新疆春小麥種植技術

  小麥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那麼新疆春小麥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土地準備。選前作小麥畝產300公斤或玉米畝產600公斤左右的地塊。最好是每畝施2-3噸農家肥,秋翻整地,春翻地應在犁地前每畝撒施25公斤專用複合肥。

  二、適時早播和合理密植。早播根系發達,發苗早,幼穗分化開始早,時間長,有利於形成大穗,提早成熟。播種量應達到23公斤/畝,使基本苗達到36萬株/畝,收穫穗數在35-40萬株/畝。

  三、肥水管理。由於春麥幼穗分化早,苗期生長勢強,發育程序快,肥水管理必須突出“早”。第一水應於2葉齡期開始並追施尿素10公斤/畝,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是決定小麥粒數的時期,雖需肥水少,但不能缺肥水,否則,即使以後強化管理也不易挽回。

  四、其他措施。為增加豐產的可靠性,應及時防治麥田雜草,在抽穗揚花前噴藥防蟲、防病。另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也有一定增產效果。

  春小麥種植方法

  一、整地與施肥

  東北地區春季乾旱、水分不足是限制春小麥產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小麥整地應以秋整地為主,且耕翻時間越早越好,以利於接納降水,有利於前茬殘留根葉的腐爛,熟化土壤。耕翻深度因土壤型別而定,黑土層深厚的土壤以25-30釐米為適,黑土層淺的以20釐米左右為宜。同時結合整地,增施有機肥是提高地力、改良土壤結構、保證持續增產的必要措施。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播種時公頃施尿素75-120公斤,磷肥75公斤,鋅肥20公斤,沙土地和缺鉀的地塊施75公斤鉀肥做基肥均勻撒施地面,施肥深度以7 -10釐米為宜。

  二、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保證小麥增產的基本措施之一。旱作應選擇前期生長緩慢、分櫱早,後期生長髮育迅速抗旱能力強的品種;水澆地應選擇耐肥水、矮稈抗倒的品種。目前我縣種植的品種主要有遼春9、小冰麥33等品種。

  三、種子處理

  在播前7-10天,選擇晴天晒種2-3天,以減輕病蟲害,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為防止小麥黑穗病的發生,可每100公斤麥種用20%多菌靈1公斤,用水稀釋成藥液,在20-30度溫度下浸3-4小時即可。

  四、適時播種

  我縣小麥播種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完成播種。種植方式有壟作撒播和平坐條播兩種。播種深度3-4釐米,要求深淺一致,灑籽均勻,播後及時鎮壓。

  五、田間管理

  1、苗期田間管理

  ***1***澆水與追肥:二葉一心時期澆頭水,要澆足、澆透,結合澆水每公頃追施尿素225公斤。頭水過後要適當蹲苗防倒。

  ***2***及時化控和化學除草:對旺長麥田,當小麥4.5—5葉期小麥撥節前期開始進行化控,公頃噴矮壯素2.25—3公斤,控制第一、二節間的長度,可有效的預防後期倒伏,對雙子葉雜草較多的麥田,可用72%2,4-D丁酯乳油每公頃600-750毫升,加水375-450公斤在雜草出齊後噴霧防治。

  2、撥節至孕期穗期水肥管理

  ***1***澆水:這段時期澆水時間應選擇早晚澆水最佳,澆水要及時均勻,無積水,對密度過大麥田推遲澆水時間。

  ***2***根外追肥和預防乾熱風:孕穗期間每公頃可用1.5-2.25公斤尿素加3公斤磷酸二氫鉀或噴施寶等葉面肥,進行葉面追肥,可有效的提高小麥的籽粒重量,預防乾熱風的危害,延長葉片的功能期,提高產量。

  3、病蟲害防治

  ***1***白粉病、鏽病防治:小麥拔節期若田間溼度過大,易發生白粉病和鏽病,應及時進行防治,可公頃用粉鏽寧450-600克,噴霧,每次間隔10-15天,連續噴2-3次。

  ***2***麥蚜的防治:在小麥灌漿期如麥蚜較多時,可用斃殺2000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3***粘蟲的防治:在小麥生長期間,如有粘蟲發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等藥液進行田間噴霧防治,力爭早防早治,將幼蟲消滅在低齡階段。

  六、及時收穫

  當小麥進入蠟熟末期時及時收穫,預防冰雹、大風等自然災害造成減產,要求快收快晒。

  七、效益分析

  1、投入成本

  小麥公頃用種量300斤,成本1500元;化肥投入1000元;整地播種費用600元,收穫費用800元。公頃總計投入3900元。

  2、產量收益

  小麥公頃產量8000斤,每市斤按1.5元計,公頃收入12000元。去掉成本,公頃純收入8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