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怎樣飼養

  ,飼養鸚鵡有什麼小技巧嗎,怎樣飼養鸚鵡才能使得鸚鵡更好地長大,在飼養方面要注意哪些營養的搭配,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飼養鸚鵡的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飼養鸚鵡的一些小技巧

  餵食幼鳥時的錯誤

  擔心幼鳥飢餓而過量餵食。在自然界中,父母鳥必須輪流外出覓食來哺育雛鳥,所以雛鳥不可能被喂到素囊滿脹,因此雛鳥的餵食應該採取少量多餐的模式,而且餵食之前,應先確定上一次喂的食物均已消化完畢,避免舊食物的積留、發酵而造成嗉囊炎。

  只餵食葵瓜子

  一般而言,鸚鵡類都喜愛享用葵瓜子,然多數鳥友卻以此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為會減少鸚鵡採食的樂趣與能力,而且只餵食葵瓜子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質,容易導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飼料儲存的問題

  飼料儲存不當而導致食物變質,甚至產生毒素,鳥友不察覺而繼續餵食,愛鳥當然會出問題。所以建議依照自己所飼養的數量來選擇飼料,大包裝當然會較便宜,然飼料的儲存期限不長,只以此點做考量反而會因小失大。除了飼料應儲存於乾燥、甚至冷藏的環境之外,邀請幾個同好一起共享是個好方法,不但成本較低,風險也低,還可以嘗試多種類的產品。

  市面上有相當多的鸚鵡商品,讀者皆可多多嘗試,若礙於預算,可聯合幾個鳥友一起選購,畢竟每隻鳥喜愛的食物不見得相同。在此僅介紹幾種常見而且容易取得的食物供讀者參考:

  水果類:如蘋果***絕大多數的鳥都喜愛***、柳橙、番石榴、木瓜、蓮霧等。

  蔬菜類:葉菜類蔬菜可嘗試,紅蘿蔔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筆者也會使用一些處理過的食物,如煮熟的米飯、土司、麵包等,可以先給予這些容易取得的食物做測試,最好將這些測試的結果記錄下來。

  常有鳥友反映說愛鳥挑選食物,將飼料撥灑一地的情況。這不是浪費飼料以及清掃工作的問題,而是希望愛鳥養成好的習慣。筆者常使用的方法是:在固定時間給予固定的食物量,食物量遠較之前的量少,讓愛鳥瞭解此時的食物就是這麼多,如撥掉了,就得等下餐,漸漸地會比較珍惜食物而改變其行為,這需要家人一起配合;如果是脾氣很大的鸚鵡,建議不要一下子將量減少太多,循序漸進才好。

  養殖鸚鵡飼料中的營養搭配

  飼養鸚鵡,現在寵物店有許多廠家生產的飼料,一般營養搭配都比較合理,無須自己重新搭配。但如果平時喜歡自己配制飼料的朋友,就一定要注意合理配置好飼料中的營養成分了。主要的營養成分指標如下:

  1. 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鸚鵡肌肉、神經、血液、面板、內臟和羽毛等部分的主要成分, 一般要求含量在15%—30%左右,視實際需求而定。例如幼鳥的需求量就比較大。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分無氮浸出物和粗纖維兩種. 纖維太高營養價值會較低, 以至鸚鵡生長減慢. 太低又會減慢腸道活動. 一般需求為3%—5%。

  3. 脂肪。脂肪屬高能量物質,也是組成細胞的基本原素,脂肪還可以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如果脂肪含量太低, 可能影響維生素A D E K等的吸收,脂肪需求量一般在1%—5%左右。

  養殖鸚鵡主食的飼料有哪些

  鸚鵡的主食飼料:人類有史以來,鳥類就成為人類生活大家庭中的一員,許多野生鳥類經過人工馴化成為家禽。人們飼養的家禽如雞、鴨、天鵝、鶴、孔雀、鸚鵡等,÷還飼養了許多觀賞鳥和人工繁育鳥。穀子、稗子、稻米、黍子、綠豆、黃豆、玉米、高梁等,或者它們的加工晶可作為鳥類的主食飼料。鸚鵡主食飼料的比例和飼餵多少因鸚鵡種不同而不同,也和鸚鵡不同的生長期有關。另外,鸚鵡主食飼料的搭配與季節也有關係,必須因時、因地、因種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