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舍飼養管理操作規程是怎樣的

  保育舍飼養員通常所做的工作有哪些?是怎樣的流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保育舍飼養管理操作規程。

  保育舍飼養管理操作規程:環境控制

  豬舍溫度:每天剛上班時和下班前,檢查調整斷奶乳豬保溫或睡眠區域溫度,第一週用暖箱或保暖篷布把溫度保持在32°C,之後每週降低2°C。

  豬舍溼度:控制範圍在55%~75%之間為宜。

  通風:檢查進氣口及排風扇是否正常運作,保證豬舍合適的通風量。

  保育舍飼養管理操作規程:飼餵管理

  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生理需求,制定科學的用料方案,為了換料不產生應激,必須把原飼料和新飼料以相應比例混合飼餵。

  保育舍飼養管理操作規程:衛生管理

  1、舍內衛生管理

  豬舍地面:每天清理2次,採食與睡眠區保持無糞便無雜物。

  料槽滴水設施:飼養全程使用滴水設施,滴水速度保持在120滴/分鐘, 斷奶前3周除正常的滴水外還要人工進行加水6~8次,保證仔豬能吃上溼拌料。

  水廁所:每天徹底清掃欄舍,保持欄舍清潔乾燥;水廁每3天換一次。

  2、豬舍外圍衛生管理

  每週必須對豬舍外圍進行一次徹底大掃除,疏通下水道、消毒蓄水池等。

  保育舍飼養管理操作規程:健康檢查

  1、檢查方式及工具:肉眼觀察,體溫計或紅外線測溫儀進行測量。

  豬的正常體溫為38~39.3℃***直腸溫度***。不同年齡的豬體溫略有差別, 保育豬一般為39.0℃;一般傍晚豬的正常體溫比上午豬的正常體溫高0.5℃。

  2、檢查內容:

  看毛色:健康豬皮毛光滑,面板有彈性,若皮毛乾枯粗亂無光,則是營養不良或病豬。健康豬的面板乾淨,毛色發亮,具有彈性。若面板表面發生腫脹、潰瘍、小結節,多處出現紅斑,特別是出現針尖大小的出血點,指壓不褪時為病態。

  看食慾:健康的豬食慾旺盛,如食慾突然減退,吃食習慣反常,甚至停食是病態表現,若食慾減少,喜歡飲水,則多為熱性病。

  看眼睛:健康豬兩眼明亮有神,病豬眼睛無神,有淚帶眼屎,眼結膜充血潮紅。

  看鼻液:無病的豬鼻沒有鼻液,有病的豬鼻流清涕,多為風寒感冒, 鼻涕粘稠是肺部有熱的表現,鼻液含泡沫,是患有肺水腫或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看鼻突:鼻吻突清亮光潔溼潤為無病豬,若干燥或龜裂,多是高熱和嚴重脫水的表現。

  看糞便:健康豬糞便柔軟溼潤,呈圓錐狀,沒有特殊氣味,若糞便乾燥、硬固、量少,多為熱性病,糞便稀薄如水或呈稀泥狀,排糞次數明顯增多,或大便失禁,多為腸炎,腸道寄生蟲感染,仔豬排出灰白色、灰黃色或黃綠色水樣糞便並帶腥臭味,為仔豬白痢。

  看尿液:健康豬尿液無色透明,無異常氣味,病豬尿液少且黃稠。

  看睡姿:健康豬一般是側睡,肌肉鬆馳,呼吸節奏均勻。病豬常常整個身體貼在地上,疲倦不堪地附睡,如果呼吸困難,還會像***坐著。

  聽叫聲:健康的豬隻叫聲清脆,病豬叫聲嘶啞、哀鳴。

  測體溫:健康豬體溫一般是38~39.3℃,體溫過高,多系傳染病,過低則可能營養不良、貧血、寄生蟲病或瀕死期。五、轉豬前準備1、豬舍消毒:清潔豬舍及各種飼養工具,待豬舍乾燥後在整個豬舍噴灑消毒液,並在仔豬入舍前空置7 天。

  2、豬舍生產裝置檢修:檢查飲水線、料線、保溫通風降溫設施以及生產用具等。

  3、時間安排:按照公司生產計劃,提前通知接收方人員,落實好進豬數量,轉豬時避開惡劣天氣。

  4、保健藥物的準備:抗應激藥物如多維、VC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