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飼養方法

  育肥牛牛肉鮮嫩味美、營養豐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隨著牛肉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育肥牛養殖步入旺盛時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飼養方式:舍飼及山區放牧加補飼兩種育肥方式

  1、舍飼育肥可分為持續育肥法和架子牛育肥法兩種。 持續育肥法是牛從斷奶以後,一直用肥育日糧催肥到15-18月齡,活量達到350-400千克左右出欄屠宰的方法。此法的優點是出欄年齡小,肉質好,缺點,飼養期長耗料多,成本高,效益微。目前在農村很少採用。?架子牛育肥法:一般犢牛斷奶後,在低營養水平下,養到12-18月齡後,再供給較高的營養水平日糧,集中催肥3-6個月,活重達到400-500千克左右出欄屠宰。此法適用於農區舍飼或山區常年放牧所產的架子牛育肥,優點耗料少,成本低,可增加週轉次數。

  2、山區放牧加補飼肥育,肥育牛長到18月齡,體重達到350千克左右出欄。此法簡單易行,以當地天然草場放牧為主,花錢少,效益高。

  二、育肥牛的飼養日糧配合技術要求

  1、育肥牛日糧組成主要是精料和粗飼料。依粗飼料營養成份的含量,按幹物質計算,精粗飼料的比例為1:2-3。

  2、精飼料需含有蛋白質飼料和能量飼料各2-3種,粗飼料至少含2種。

  3、3 日供育肥牛飼料的總量,按幹物質計算為活重的2%左右,而對架子牛可按活重的2.4-3%計。

  4、日糧配合:日糧是指一晝夜一頭育肥牛所採食的一組混合飼料,一般包括青飼料、粗飼料、精飼料和新增劑飼料。

  5、育肥牛日糧配合:以飼養標準為基礎,結合本地飼料資源靈活應用,酌情修正。在首先滿足對能量需要的基礎上,再考慮對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肉牛對營養的需要以百分比表示,能量為86-93%,蛋白質6-12%,礦物質和維生素為1-2%。

  6、 飼料的組成要符合牛的消化生理特點,合理搭配,以粗飼料為主,搭配少量精飼料,日糧中粗纖維的含量不得低於13%。

  7、日糧的組成要多樣化,適口性好,符合肉牛採食能力,既能滿足對營養的需要,又能使牛吃的下,吃的飽。肉牛的採食量每100千克體重2-3千克幹物質/日頭。飼料應儘量就地取材,就地生產,降低成本。

  8、日糧的配合原則和方法:先查營養表和飼料營養成份表,初步確定日糧中飼草的種類和用量,一般每100千克體重給予1-1.5千克乾草,3-4千克青貯飼料。補充和平衡:將肉牛的營養需要減去飼草提供的養分量,差數即為精料補充的養分量,同時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若用尿素提高日糧粗蛋白質水平,用量不可超過精飼料量的3%,飼餵後不能立即大量飲水,以免引起中毒,造成死亡。

  9、農戶採用拴系飼養,一牛一槽或兩牛一槽,一牛一樁,限制活動,減少熱量消耗,促進增膘長肉。

  三、育肥牛的飼餵方法

  1、舍飼育肥牛和出欄前,應進行集中短期催肥,嚴格按照營養標準搭配日糧,滿足增重需要。

  2、堅持草淨、料淨、槽淨、水淨。

  3、堅持日喂三次,每次間隔不少於6小時,將日喂量平均分次供給。飼餵定時定量。

  4、育肥牛每天至少飲水2次,飲足為止。

  5、草料飼餵順序:先草後料,或者草料混合飼餵。 4.1.3.6 放牧育肥的山區利用天然草場放牧時,一定要吃飽,否則要補充乾草和混合飼料。精料補充喂量日頭約1-2.5千克。

  四、育肥牛的管理

  1、堅持“六淨”

  草淨:無泥土、鐵釘、電線、塑料薄膜和已經變質的飼草。

  料淨:不喂發黴變質或受有毒農藥汙染的飼料,不含砂石、金屬和塑料薄膜等異物。

  圈淨:勤出糞,保持圈舍空氣新鮮。

  槽淨:堅持每天清掃,特別是夏天每次喂完後,清掃一次,防止草料殘渣在槽內發酵或黴變。

  牛體淨:堅持每天刷拭1-2次,保持牛體清潔、乾淨。夏天要防治體外寄生蟲牛蠅。

  水淨:飲水清潔乾淨,對盛水缸要定期清洗。

  注意:育肥前要驅除體內的寄生蟲,在發生傳染病的地區要及時注射疫苗,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確保牛健康;在育肥過程中進行“五看”,一看吃草快慢;二看反芻情況;三看糞便形狀;四看精神狀態;五看行走步態。兩觸控,一摸耳根;二摸鼻鏡。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採取措施。

  育肥牛飼養技術要點

  1 合理選擇牛種

  各養殖戶應結合當地牛種生活情況,合理選擇最優的牛種育肥,建議選擇身強體壯、健康無病的純種西門塔爾、利木贊或安格斯肉牛,或以上優質肉牛與本地黃牛的雜交一代,以公牛為優選,不僅生長速度快,而且飼料利用率高、牛肉品質優,育肥經濟效益較高。

  2 整改環境設施

  牛舍環境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肉牛的生長速度,為給肉牛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應及早對舊牛舍進行檢修,除錯好裝置、器械等,並經常清潔牛舍和運動場,定期消毒、滅蟲,保持牛舍安靜,確保舍內採光良好、通風順暢,適當配置溫溼度調節裝置,保持舍內溫度在10~21 ℃,以促進肉牛快速生長。

  3 確定育肥方式

  目前,養殖戶普遍採用的育肥方式包括犢牛持續育肥、架子牛短期育肥和淘汰牛短期育肥,各養殖戶應結合自己的銷售渠道、當地的銷售價格和市場需求情況,選擇適宜的育肥方式,確定肉牛育肥目標,同時制定實現育肥目標的實施方案。

  4 科學配制飼料

  育肥期的飼料配方應依據肉牛分階段營養需要進行設計,犢牛正處於生長髮育旺盛階段,應提供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架子牛和淘汰牛則應提供能量水平較高的飼料。育肥前期,營養水平不宜過高,粗料水平保持在55%~65%,精料水平保持在35%~45%;育肥後期應提高營養水平,粗料水平保持在20%~30%,精料水平保持在70%~80%。根據當地的飼料資源,合理擇取粗料,注意粗料應切短後飼餵,而精料粉碎則不宜過細,同時確保飼料清潔衛生、適口性好。

  5 把握飼餵技巧

  在飼料營養全面的基礎上,設計合理的日喂量,對節約飼料成本、增加肉牛體質量有著重大意義。每頭牛每天的飼餵量,應根據其體況、體膘、增重設計、育肥目標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與此同時,要注重肉牛的健康飲水問題,一般處於正常生長時期的育肥牛每天的需水量為30~40 kg,切忌讓育肥牛飲用髒水或處於缺水狀態,否則將嚴重影響飼料的消化和肉牛的健康。合理的飼餵順序為:先草後料,先料後水。另外,適量的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肉牛快速增重也有較大幫助。

  6 加強飼養管理

  根據所選牛種的年齡、性別和育肥方式,採取不同的飼養方式。架子牛育肥儘量採取拴系飼養方式,按肉牛的大小和強弱分欄飼養,以便控制肉牛的採食量,並能減少鬥毆、爬跨等現象。規模化育肥儘量採取圈養或散養的方式,按肉牛的性別、體質量和月齡進行分組,小圈飼養,供足全價日糧,保證一定的運動時間,以利於發揮每頭牛的增重潛力。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應堅持“五定”、“五看”、“五淨”、“三觀察”的原則,即“定人、定時、定量、定期稱質量、定時刷拭”,“看採食、看飲水、看反芻、看糞尿、看精神”,“草料淨、飲水淨、飼槽淨、圈舍淨、牛體淨”,***

  7 科學免疫保健

  育肥牛較易感染疾病,各養殖戶在做好日常保健、驅蟲、健胃工作的基礎上,應參照國家制定的防疫程式,做好育肥牛免疫接種工作。一旦發現疑似感染疾病的肉牛,應立即隔離,並及早確診,選擇排洩快、藥物殘留少的藥物及時進行鍼對性治療,於休藥期進行銷售,保證食品安全。

  8 適時出欄銷售

  育肥牛的出欄時間,應結合其品種、體質量、肥育度及市場需求而定。通常公牛以18~23 月齡、500~600 kg以上 出欄較為適宜。或者判定肉牛的採食量,當採食量下降到正常量的1/3 或更少,則應考慮出欄;也可根據肉牛坐骨端、腹肋部、腰角部等是否有沉積的脂肪以及脂肪的厚薄,來判定其膘情,一般來講,育肥牛的膘情達到中等或中等以上,即可考慮出欄。

  防疫豬病要切斷傳染源和傳染途徑豬病,特別是傳染病,是養豬生產的大敵。養豬一般都比較密集,一旦發生傳染病,會波及大批豬群甚至全場豬群,引起大批豬死亡。即使不死,也會導致生產緩慢,甚至形成僵豬。另外,豬場在採取檢疫、隔離、封鎖、消毒等補救措施時,也得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何況很多傳染病發生以後,是無藥可治的。所以,做好預防工作,將會換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傳染病的發生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豬群3 個環節,缺一不可。在防疫中,切斷任何一個環節,傳染即告終止。因此在豬群防疫中要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淨化易感豬群。

  傳染源是指患傳染病的豬和隱性感染的豬。這些豬的糞尿,咳嗽、噴嚏時噴出的泡沫、唾液、血液、生殖器排出的分泌物等,都可能帶有大量的病原體,而成為汙染外界環境的主要來源。因此,一旦發生傳染病,應立即控制傳染源。首先要做到及時隔離,將病豬與健康豬群隔離飼養,一切用具、飼料等也應嚴格分開;二要嚴格封鎖。把疫病控制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嚴禁發病的豬、被汙染的飼料及糞尿汙物傳播出去;三要徹底消毒。對病豬所在的圈舍、用具進行消毒,來往的人員也要嚴格消毒;四是要實施緊急防疫注射,對未發生病狀的豬儘快進行疫***菌***苗注射。

  一般把病豬的病原體經一定方式侵入其它易感豬所經途徑稱為傳染途徑。傳染途徑可分為直接接觸傳染和間接接觸傳染2種。直接接觸傳染是由病豬與健康豬接觸而引起,間接接觸傳染是通過媒介物***如購進帶菌毒的病豬,飼餵被病原體汙染的飼料、水等***間接地傳給健康豬而引起的。切斷傳染途徑最好的辦法是遏制病原體的擴散,進行定期嚴格消毒。對疫區進行封鎖,對病死豬要深埋或銷燬,對病豬汙染過的地方進行嚴格消毒,如圈舍、墊草、用具及飼養員的衣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