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定式思維

  思維定勢”屬心理學概念,是人們從事某項心理活動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也是人們長期形成的一種習慣思維方向。具體思維是人類本質的特徵,是人一切活動的源頭,也是創新的源頭。有了創新思維才能開始創新活動,有了創新活動才能產生創新成果。要想擁有創新思維,首先就要打破思維定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思維定勢的成因

  心理學上的“心理定式”,就是用過去形成的經驗來衡量新的事物。人們在認知人或事時,總是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知識、認識來判斷,而在主觀上有一定的定型。心理定勢指的是對某一特定活動的準備狀態,它使人以一種已有的固定看法為根據去認知一個新的事物。

  當然定勢思維並不總是讓人“上當”,它首先具有積極的作用,就是幫助人們按型別來記憶事物,判斷事物。頭腦裡積累一定的知識、經驗,可以使我們在認識同一類新的事物時,更加省力,更加容易,不再需要長時間的摸索

  打破思維定勢的事例

  日本的東芝電氣公司1952年前後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7萬多名職工為了開啟銷路,費盡心機地想了不少辦法,依然進展不大。有一天,一個小職員向當時的董事長石阪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在當時,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公司生產的電扇自然也不例外。這個小職員建議把黑色改為淺色。這一建議引起了石阪董事長的重視。經過研究,公司採納了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個月之內就賣出了幾十萬臺。從此以後,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電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統一的黑色面孔了。

  此例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只是改變了一下顏色,大量積壓滯銷的電扇,幾個月之內就銷售了幾十萬臺。這一改變顏色的設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淵博的科技知識,也不需要有豐富的商業經驗,為什麼東芝公司其他的幾萬名職工就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為什麼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的成千上萬的電氣公司,以前都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這顯然是因為,自有電扇以來都是黑色的。雖然誰也沒有規定過電扇必須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襲,漸漸地就形成了一種慣例、一種傳統,似乎電扇都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為電扇。這樣的慣例、常規、傳統,反映在人們的頭腦中,便形成一種心理定勢、思維定勢。時間越長,這種定勢對人們的創新思維的束縛力就越強,要擺脫它的束縛也就越困難,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東芝公司這位小職員提出的建議,從思考方法的角度來看,其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突破了“電扇只能漆成黑色”這一思維定勢的束縛.

  進行創新思考,必須警惕和擺脫思維定勢的束縛作用。無論是在創新思考的開始,還是在它的其他某個環節上,當我們的思考陷入了困境時,往往都有必要檢查一下是否被某種思維定勢捆住了手腳。

  一個人的創新思考陷入了某種思維定勢大都是不自覺的;而跳出一種思維定勢,則常常都需要自覺地作出努力。

  在亞利桑那新開的一家印第安珠寶店裡,女老闆為一批脫不了手的綠松石珠寶發愁。當時正是旅遊旺季,她的綠松石雖然價廉物美,卻總也賣不掉。最後,在去外地進貨的前一天晚上,她氣急敗壞地寫了一張紙條給售貨員,“此盒內物件,價錢乘以二分之一”。她打算虧本也要賣了。幾天之後,她從外地回來,發現那批珠寶果然賣光了。但令她驚訝的是,不是以一半的價錢,而是以兩倍的價錢賣掉的,因為售貨員沒有看清她寫的字,以為“二分之一”是“二”。許多顧客都有這樣的心理,認為價錢高的東西是好的,價錢低的東西是差的。顧客也許對這些寶石並不瞭解,而盲目地相信價錢高的東西質量就高,而顧客也許正想買的就是高檔貨呢,所以寶石成功地賣了出去。

  如何打破思維定勢?

  1、張開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只運用了大腦想象區大約15%的空間,開發這個空間應該從想象開始。

  2、培養髮散性思維

  一個問題假如存在著不止一種答案,通過思維的向外發散,找出更多妥帖的創造性答案。當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用途的時候,充分運用發散性思維可以給出我們如此多的答案:建築房屋、鋪路、剎住停靠在斜坡的車輛、砸東西、壓紙、墊高、防衛的武器……

  3、發展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是指不經思考分析的頓悟,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表現之一。在學習過程中,直覺思維可能表現在許多方面,比如大膽的猜測,急中生智的回答,或者新奇的想法和方案等。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要及時留住這些突然闖入的來客,努力發展自己的直覺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