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因習慣成功的故事

  習慣是行為的女兒,不過女兒反過來養育母親,並按母親的模樣生下自己的女兒,不過更漂亮,更幸運了。你知道習慣的力量有多大嗎?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富蘭克林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都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

  他發現他有13個很嚴重的錯誤,下面是其中的三項: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衝突。聰明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他能夠減少這一類的錯誤,否則不可能有什麼成就。

  所以他一個禮拜選出一項缺點來搏鬥,然後把每一天的輸贏做成記錄。在下個禮拜,他另外挑出一個壞習慣,準備齊全,再接下去做另一場戰鬥。富蘭克林每個禮拜改掉一個壞習慣的戰鬥持續了兩年多。

  難怪他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受人敬愛也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篇2

  衣著——在人們的印象中,周恩來總是那樣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殊不知,他僅有的幾套料子服裝,大都穿了幾十年,有的破損了,精心織補後繼續穿。有一次,他穿織補過的衣服接待外賓,身邊工作人員說這套“禮服”早該換換啦。他笑笑說:“穿補釘衣服照樣可以接待外賓。”“織補的那塊有點痕跡也不要緊,別人看著也沒關係。丟掉艱苦奮鬥的傳統才難看呢!”他的襯衣磨破了,換上新的領口和袖口照舊穿。1963年,他出訪亞非歐14國,到了開羅,他換下縫補多次的襯衣,隨行工作人員不便拿給外國賓館去洗,只好請我駐埃及使館的同志幫忙,並叮囑洗時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後,感動得邊洗邊流淚。至於他穿用了幾十年破舊的睡衣、皮涼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國產手錶等,已作為珍貴文物,存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飲食——周恩來的家常飯菜很簡單,主食經常吃些粗糧,副食一般是一葷一素一湯。他規定的工作餐標準是四菜一湯的家常飯菜。他說:“四菜一湯既經濟又實惠。”他在外地視察或主持會議,同大家吃一樣的飯菜,不搞特殊,離開時一定付清錢和糧票。他不僅自己這樣做,還要求其他領導幹部也這樣做。有一次,他出差到上海,聽說有的領導同志帶著夫人、孩子到地方去,所有的食宿費用都由地方開支,非常生氣。回北京後,他在全國第三次接待工作會議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後無論哪個領導到省裡去,吃住行等所有開支,地方一概不要負擔,都要給客人出具帳單,由本人自付。這要形成一種制度。”一位專機機長的回憶,頗為傳神地反映了他在飲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這位機長看他吃飯,掉了個飯粒在桌上,他連夾兩次才夾住放進嘴裡,笑著吃了。看到這種情景,這位機長後來感慨地說:“我心裡不禁百感交集。什麼叫廉潔,看看就知道了。”

  住房——建國初期,周恩來搬進了中南海西花廳,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廳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溼陰冷。身邊工作人員於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繕,但他堅決不同意。1959年底,趁他和鄧穎超出差外地時間較長,對西花廳進行了保護性維修。他回京一進門就驚訝地問:“這是怎麼回事?誰叫你們修的?!”他還說:“我身為,帶一個好頭,影響一大片;帶一個壞頭,也影響一大片。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發、窗簾、吊燈等陳設。事後,對這次“修房***”,他主動在國務院會議上作了三次檢討,向到會的副和部長們說:“你們千萬不要重複我的這個錯誤。”

  用車——周恩來對自己乘坐的轎車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後來他經常乘坐的專車是紅旗轎車。他說:“別人不坐我坐,我喜歡國產車。”國家進口了一批高階賓士車後,有關部門想給他換一輛。他不同意,嚴肅地說:“那個賓士車誰喜歡坐誰坐去,我不喜歡,我就坐‘紅旗’。”在用車問題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髮,醫院看病,探親訪友,看戲等,都算作私人用車,總要叮囑身邊工作人員照章付費,從工資中扣交。

  周恩來的基本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的儉樸作風,受到了長期在他身邊工作的人員交口稱讚。有位祕書說:“除了工作,個人一生無所他求。特別是生活的儉樸,更是眾口皆碑。”不是親眼所見是很難想象到了什麼程度。

  同周恩來接觸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對他廉潔儉樸的生活作風也是讚不絕口。宋慶齡說:“周在個人生活和作風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樣,是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

  篇3

  理査徳.羅伯茨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他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核酸生物轉換過程的科學家,並獲得了諾貝爾獎,人們稱他為生物化學上的猛士。

  理査徳.羅伯茨小時候非常聰明,學習成績不錯,大家都很喜歡他。可是小孩子總有一點兒貪玩調皮,小羅伯茨也是這樣。

  一天開會時,老師們說起自己的擔心:要是小理査德養成貪玩的習慣,以後聰明不用在正道上,那一棵好苗子就給毀了。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

  這時候,校長講話了:“這件事就交給我吧。”

  放學後,小理査德正在收拾書包,校長突然走過來,悄悄遞給他一張紙條, 神祕地衝他笑笑離開了。

  小理查德很奇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他展開紙條一看,原來是一道智力題,似乎涉及課堂上沒學到的內容。校長想考考我呢。他想。

  小理査德覺得很有意思,邊走邊琢磨,回家也顧不上玩,査了不少資料, 想了很久,直到做出來才去睡覺。

  第二天,小理査德找到校長,一臉自豪地把答案遞給他。校長看著答案點點頭,又掏出一張小紙條遞給小理查德。小理査德笑笑:“我一定會做出來的。”

  此後,校長常常悄悄遞給小理査德一些題目,要是小理査德做出來了,他會表揚幾句,然後拿出一道難一些的題目,要是做不出來,他就會放學後把小理查德叫到辦公室講解。

  小理查德覺得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不肯服輸的勁兒上來了,總是絞盡腦汁不被校長的題目考倒,平時有空也自覺地多看書學習,為下一道題做準備。到後來,每天學習看書已經成了習慣,反而覺得嬉戲玩鬧沒意思。

  許多年後功成名就的理查德回憶起這一切,非常感謝校長,是他的紙條讓自己養成了受益一生的習慣。

 

的人還:

1.有良好習慣的名人故事

2.名人學習好習慣小故事

3.成長名人故事

4.好習慣勵志小故事

5.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6.成長勵志類名人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