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相親價目表

  這兩天,一則中國式相親的價目表讓很多年輕男女唏噓不已,沒想到爹媽擇偶比自己還嚴格!那麼,中國式相親要多少錢什麼條件?下面小編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_中國式相親要多少錢什麼條件

  在廣大中產人群中,既存在上升的焦慮,更存在害怕階層墜落的擔憂甚至恐懼,階層聯姻成為了防止階層下滑的一種方式。

  在一些大城市的公園,為子女徵婚的老人一直是一道景觀。不管是在上海還是在成都,都有媒體報道過這個獨特的群體。這一次輪到了北京,一些首都的父母也在公園裡辛苦地為子女忙碌著,不過,他們的做法,卻註定要比別的地方引起更大的爭議。媒體報道中特別提到:門當戶對是這裡的鐵律。在詳細列出的相親條件裡,戶籍、收入、房產、學歷等硬性條件被格外看重。

  他們對“門當戶對”的要求,和一些愛情至上的文藝青年一樣,都是一種“寧缺毋濫”,都很頑固,而且有一種絕望的荒誕。這些人應該知道,自己的孩子年齡已經不小,屬於婚姻市場的“老大難”。物件條件設定得越精確,可選擇的範圍也就越狹窄,為孩子找到合適伴侶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人們沿用流行詞彙思維,用“相親鄙視鏈”來形容這些老年人的行為。對這些父母來說,這不是偏見,不是偏執,而是一種理性的選擇。除此之外,他們又能為孩子做什麼呢?


  中國式相親鄙視鏈

  相親鄙視鏈,圖片來自鳳凰週刊微信公眾號:鳳凰WEEKLY

  對比媒體的報道,你會發現,那些在公園裡為孩子徵婚的上海父母,更看重的是房產,而北京父母,則更強調戶口。背後的邏輯都一樣,想通過“相似背景”家庭之間的結合,來保持目前尚可接受的生活水準。

  在相親角接受挑選的相對而言條件並不太差,大多是75後和80後的城市中產,以大專、本科學歷為主,他們或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或是有著北京戶口的外地人,多數早就在北京定居,憑藉不錯的收入或家庭背景,在房價高企的北京擁有至少一套獨立住房。

  對於中國是否存在階層固化有一個調侃,向上的道路大門緊閉,向下的渠道暢通無阻。當向下是唯一的存在的階層流動方式的時候,中產的選擇要麼是儘可能地阻擋底層向上的可能,要麼是儘可能地減少自己下滑的機會。在婚姻選擇上,恰好滿足這兩個方式,拒絕比自己低階層的物件,選擇比自己高或者階層一致的物件,換句話而言,就是階層聯姻。

  人民日報也開始討論中國階層到底有沒有固化,這本身就說明,在廣大人群中,既存在上升的焦慮,更存在害怕階層墜落的擔憂甚至恐懼,階層聯姻成為了防止階層下滑的一種方式。一張房產證還不足以固定自己的階層身份,那就兩張,如果還不能緩解焦慮,那就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讓他成為下一代的精英。

  十多年前,有一部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講述的是城市女孩和一個所謂“鳳凰男”結合後,由於家庭背景不同而產生的種種矛盾。當時,曾有一個經典的說法“你不是嫁給一個人,而是嫁給一種社會關係”。

  在漫長的中國傳統社會,門當戶對一直是結婚時所遵循的原則。這和人們對土地的依賴有關,擁有土地的人,都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自己家族的經濟力量,而佃農,當然也只能在自己所在的階層尋找。

  從100年前的新文化運動開始,“門當戶對”就成為一種受批判的“封建思想”。但是,作為一種潛在的價值觀,它總是以某種變體存在著。比如,80年代,一個工人,首要的結婚目標,也會是一個工人。到了90年代,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學歷成為一個有區分度的標準,人們也會對結婚物件的學歷提出要求,但是,會換一個好聽的說法,叫“共同語言”。

  《新結婚時代》的臺詞,放到今天,我們可以換一個說法:你不是和一個人結婚,而是和一個階層結婚。正如那篇廣泛傳播的《》一文中所言:相親角中的每個人都在守衛自己所在的階層。

  那些在公園裡為孩子徵婚的父母,就是依據自己的價值觀,發揮自己生命的餘熱,為固定孩子的階層身份,固定握在手心裡的一點利益,固定一個讓自己自豪的生活方式——他們一定以為,這固定下來的,就是幸福。

  其實他們內心的恐懼都是一樣的,不要墜落,不要下降,既然孩子已經成年,人生格局已大致確定,那就通過房產和戶口,把這尚可接受的生活水準給固定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