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主觀題解答技巧

  政治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試卷分為客觀題、主觀題兩大類。主觀題包括簡答題、分析說明題。儘管是開卷,但要考好主觀題,除了需要紮實的基本功,還需要考生掌握必要的解題技巧。

  高二政治主觀題解答技巧一,劃分層次,明瞭題意

  從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的命題形式看,其多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現,在解答此類試題時,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審讀材料。在一般情況下,題目所給的材料較長,想一下切要害,把握主旨非常困難,如果我們採取劃分層次、明瞭題意的方法,應不失為解決此問題的良策。材料雖長,但有層次,審讀材料要讀出它的層次,化整為零,使問題簡潔明瞭。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解題的嚮導和資訊源,讀懂材料,明瞭題意,應是我們解答主觀性試題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二,審清設問,明確任務。

  題目的設問是指示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如果對設問搞不清楚,模稜兩可,就會使我們作答出現不到位或答非所問的現象。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題目的設問,在審設問的內容時,一要審清設問指示我們要解決問題是什麼,二要審清投問我們用什麼理論來解答問題。

  三,分析判斷,確定應用的理論。

  在明瞭題意與設問內容後,我們就要讓背景材料與設問有機結合,並在材料與設問的啟示下,科學判斷,確實應用的理論。

  四,理論與材料相結合。

  基本理論知識確定後,必須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進行作答,使理論與材料緊密結合。理論因材料而活,材料因理論而貴,二者相得益彰,相互論證。

  五、分類說明:

  ***一***依據類

  依據型問題的問法一般是讓你說出“做這樣一件事的依據是什麼?”答案基本上是課本上的基本觀點、原理。答依據題不要答重要性或意義。

  ***二***體現類

  體現型的設問有“體現了什麼?”、“怎樣體現?”“從材料中概括出什麼道理?”等。?一般來說,它的設問是上述材料體現了所學政治學科的知識點。

  應把教材中所有與材料相關的知識點一一羅列,然後將這些知識點與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加以比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個要點。答題時,可先把材料中的關鍵句組合摘抄***有分有合***,後說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麼原理、觀點或知識點。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麼原理、觀點或知識點,然後列出材料的相應措施或做法。

  ***三***為什麼類

  為什麼型的設問有“為什麼說?為什麼要?”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必要性***、意義***重要性***,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性。***四***意義類

  此類簡答題是針對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義來設問的,一般用“積極影響”、“經濟、政治意義”、“意義”作引導詞。答題時一般採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於…;有利於…”這樣的排比句。

  ***五***怎麼辦類

  “怎麼辦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樣”等字眼來設問。“怎麼辦型”的設問一般來講都是給定了主體是誰應該怎麼辦,如:黨、國家、政府、公民、企業、個人等,並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內容。解答這類題目時,一定要認真審查給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尋找措施。?

  ***六***啟示類

  啟示型的設問有“給我們什麼啟示”,它包括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啟示等等。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一般先提出理論依據,然後再提出應該怎麼辦,針對材料中的問題,尋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

  ***七***認識類

  認識類簡答題,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這一材料中的現象、事件或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一般用“談談你對……的認識”、“如何認識……”、“如何看待……”、“如何評價……”、“如何分析……”等。

  這種題型有兩類:一類是對某種已定型的某種現象、制度、做法的認識。一類是對某些具有爭議性的現象和觀點的認識。

  回答第一類,實際上是一種論證。要運用相關知識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幾個角度去回答。

  第二類實際上具有辨析的性質,回答這類問題,要針對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方面,進行點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