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楊氏之子教案及原文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為了方便語文教師做好教案,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楊氏之子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五年級下冊語文楊氏之子原文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

  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楊氏之子教案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自行進行文意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出示文言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1、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幻燈出示文章***仔細讀一讀這篇課文,和平時讀的課文感覺有什麼不同嗎?

  文言文和我們平時學習的課文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難理解。

  小結:文言文語言很簡練,有時候一句話只有一個字,但包含的意思很多。讀文言文的時候要善於想象,把一個字變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話變成好多好多話,這樣你就能讀懂。

  2、那你能讀懂題目的意思嗎?誰來說說?***姓楊人家的兒子***

  課文中的小孩姓楊是楊氏之子,你姓什麼?在古代你就是——

  文言文看似很短,但不像我們平時的課文那麼好讀。怎麼讀好它呢?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看。

  二、藉助停頓符號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讀。

  剛才老師注意聽了一些同學的朗讀,有些同學讀時磕磕絆絆、一頓一頓的。而有些同學讀得流暢通順,說說你有什麼方法嗎?生交流。

  2、確實讀文言文我們要注意恰當的停頓,請同學們按照這樣的停頓方法,自己試著再讀一讀。***讓學生在書上做好停頓記號***

  幻燈出示: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文中共有五句話,老師請五個同學讀。正音,注意學生的停頓。

  第二句: “詣”是生字,會讀了,你能說說它的意思嗎?***這個“詣”是拜見沒錯,但它不是拜見一般的人,專門指拜見他尊敬的人或他的長輩。***

  第三句:“為”讀四聲,這裡省略了誰為誰?

  第四句、第五句:都有一個“曰”,要讀出說的語氣。

  第五句:“應”讀四聲,表示很快接著別人的話。“禽”是生字,在這裡是鳥的意思,有一個成語叫——飛禽走獸,不是家禽的意思。

  4、誰願意來讀一讀全文。

  三、自解意思,初述大意

  1.師:真了不起,剛接觸古文,就能把古文讀得這麼好,這麼流暢。像這樣的古文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讀懂它?

  預設方法一:先把每個字的意思搞明白,再弄懂每句話的意思;

  預設方法二:看註釋;

  預設方法三:聯絡上下文理解;

  預設方法四:看課文插圖理解;

  預設方法五:也可以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

  預設方法六:……

  2.師:請你試著用這樣的方法讀一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哪個字,哪個詞或者哪一句話?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在旁邊做個記號,等一會我們來交流。

  3.師:你讀懂了嗎?會說每句話的意思了嗎?老師來考考大家:***課件出示***

  孔君平詣其*** ***父

  此*** ***是君家果

  *** ***為***  ***設果

  師:短短的時間裡這麼難理解的文言文句子居然能自己讀懂它,實在讓人佩服!但是到底懂不懂,下面這個環節就見分曉了。

  四、讀懂課文,體會“聰惠”

  1、這個姓楊人家的兒子怎麼樣?請同學們讀第一句,你瞭解到了什麼?***姓楊人家的兒子是樑國人,當時只有九歲,非常聰明。***

  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們瞭解到了楊氏之子生活的國家,以及年齡、性格特點。“甚聰惠”的“惠”通“慧”,“甚聰惠”的意思是非常聰明。

  那麼,從哪兒看出來這個小孩非常聰明呢?

  2、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體現“楊氏之子”聰惠的語句。幻燈出示: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那他聰明在哪兒呢?

  ***1***“兒應聲答曰——” 說明他反應很快,思維敏捷。***不假思索地回答***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聽出了孔君平的“話中話”,聽出了“弦外之音”。孔君平並沒有說你姓楊,楊梅也有一個楊,只說了一句話“此是君家果”。小孩馬上就聽出來了,言外之意——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說明他很會聽。

  ***3***孔君平抓住楊梅的“楊”和楊氏的“楊”都是同一個字來開玩笑——“此是君家果”,小孩馬上抓住孔君平和孔雀都有一個“孔”字來反駁:沒聽說過孔雀是你家的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回答得很巧妙。他的回答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叫做——天衣無縫、無懈可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說明他很會說,善於言辭。像這樣的人,我們說他是——能說會道、伶牙俐齒、對答如流、能言善辯。

  師相機板書:會聽、反應快、會說。

  分角色讀對話。

  3、大家看,楊氏之子,第一,會聽,能夠聽出話中話;第二,反應快,思維敏捷;第三,會說,回答得十分巧妙。我還有個問題,“甚聰惠”的“惠”書上說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個意思,但作者為什麼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這個“惠”跟智慧的“慧”有何區別呢?老師查了《辭海》,發現“惠”主要有這麼幾層意思,第一是仁慈;第二是柔順;第三,跟“慧”相通,意思是聰明。***幻燈片出示***仁慈、柔順什麼意思?就是有教養、有禮貌。剛才我們討論了這個小孩的聰明。那麼,我們從哪裡可以看出小孩不但聰明.而且很有教養、有禮貌呢?請同學們輕聲地讀、細細地讀課文,每一個字都要注意思考。

  生細讀。指名答。

  ***1***“為設果,果有楊梅”,從這裡可以看出楊氏之子非常有禮貌,給孔君平準備了水果。當時的情況是——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那他就是小主人了。

  那他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種嗎? 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果有楊梅”,果子中有楊梅,證明不止有楊梅。“設果”,就是擺水果:如果只有一種水果是稱不上擺的。***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小孩非常熱情好客,端出好多水果招待客人,懂得待客之道。

  再往下看,還從哪裡能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懂事、有禮貌的孩子?

  ***2***從“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兩個字裡看出來,夫子是尊稱,說話很得體,很有教養。古人說話真是有禮貌,孔君平用了“君家”來稱呼“楊家”,表示尊重。

  ***3***“未聞”這個詞看出來他很有禮貌。“未聞”的意思是——沒有聽說。他沒有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定句進行回答。

  幻燈出示: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較一下,如果這個小孩直接這樣回答:那麼孔雀就是你家的鳥了。這樣回答就——***不得體。因為孔君平畢竟是來拜見他父親的,這樣會讓客人尷尬! ***用了“未聞”這樣——***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不讓對方難堪,又不動聲色地反駁了對方。***

  讀書就要逐字逐句地體會,就要細細地品賞。就要咬文嚼字,這樣才能把話中話都讀出來。

  4、此時,孔君平不禁會讚歎,用文中的一個詞是——甚聰惠!怪不得人們讚歎說——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5、讀懂了文章,那能背下來嗎?給大家三分鐘時間背下來。***生自由背誦課文***

  指名背誦課文,最後全班一起背《楊氏之子》。

  五、拓展閱讀。

  1、那你知道《楊氏之子》是哪本書裡的故事嗎?***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這本書裡還有一篇《徐氏之子》,幻燈出示: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講的也是一個九歲男孩的故事。

  1、請同學們讀一讀,注意恰當的停頓,做一做記號,讀好文章。還要藉助註釋瞭解意思,說一說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指名讀,並說說這個故事的大意。***徐家有個小孩,年方九歲,曾有一次在月亮地裡玩耍,有人對他說:“若是讓月亮中什麼都沒有,它是不是應該更加明亮呀?”這個姓徐的孩子說:“不對。比方說人眼中都有瞳仁,沒有瞳仁就看不見光明瞭。”***

  3、孩子的回答太妙了,妙在哪裡?*** 他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了比較,不是正面回答提問者的問題,而是藉助了某樣東西來告訴提問者他的回答。***

  五、課外作業。

  把《楊氏之子》和《徐氏之子》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

  會聽

  聰 反應快

  楊氏之子 會說

  惠 有教養

  有禮貌


的人

1.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楊氏之子同步指導

2.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4.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

5.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楊氏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