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寶寶養生常識

  秋季天氣開始變涼,是進補的好時機。當然這個時機也是很多疾病高發的季節,特別是一些老年人還有幼兒容易引發疾病。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面板

  媽媽在給寶寶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後,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寶寶的嘴脣容易乾裂。媽媽應先用溼熱毛巾敷在寶寶的嘴脣上,使嘴脣充血,然後塗抹潤脣膏。寶寶鼻腔內的黏膜比較容易乾燥,媽媽可用棉籤蘸生理鹽水滋潤鼻腔。

  打針

  秋天要打好預防針,以防範冬春季節的傳染病,如流腦等。因為疫苗注射後至少也要一個月,體內才能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故秋季不可忘了預防接種,漏掉者應及時補上。

  水

  秋高氣爽,寶寶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寶寶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在幼兒園裡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通常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奶汁中的水分是夠寶寶需要的,如果母乳充足,即使在夏天也不用另外補水。

  清潔

  清晨起床,要用柔軟的毛巾或紗布浸溫水給寶寶擦臉,臉部清潔完畢後,要及時塗抹嬰兒潤膚露、潤膚霜進行保溼。注意五官部位的清潔,剛吃完奶或食物之後,特別要對嘴邊關鍵區域進行徹底清潔。不要用粗糙的毛巾給寶寶擦臉,更不要用鹼性大的香皂給寶寶清潔。每晚臨睡前都要給寶寶洗個溫水澡,並用嬰兒專用的柔溼巾給寶寶擦拭小屁股,不僅可以起到清潔的作用,同時還有潤膚的功效,有效防止紅屁股的出現。

  秋季寶寶養生粥

  1. 紫薯粥

  主料:大米、紫薯

  做法:米洗乾淨後用水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紫薯洗淨去皮,切成小塊;紫薯和米放入砂鍋,加足量的水,一次加足 水,後面再加的話,會影響粥的味道和粘稠度,煮開後轉小火;小火煮至紫薯化開,粥粘稠即可。中途要經常攪拌一下,砂鍋煮粥容易沉底, 焦掉。

  功效: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寶。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清理腸腔內滯留的粘液、積氣和腐敗物,排出糞便中 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保持大便暢通,改善消化道環境,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2.沙蔘銀耳粥

  主料:沙蔘50克,銀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

  做法:將沙蔘洗淨,放入陶器罐內,放入清井水,先煮30~40分鐘,去沙蔘,放入銀耳,粟米***均洗淨***,再煮1小時 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滋陰補氣的效果。

  3. 胡蘿蔔粥

  主料:胡蘿蔔100克,粳米50克,豬油10克。

  做法:取新鮮胡蘿蔔洗淨,切成碎粒,與淘洗好的粳米一道入鍋加水煮粥,粥近熟時加入豬油,再煮5~10分鐘,即 成。

  功效:適於面板乾燥、口脣乾裂、黏膜及眼睛發生乾燥的寶寶食用,還有助於寶寶通便洩火。

  4. 香蕉奶粉粥

  主料:配方奶粉4勺,白粥1碗,香蕉1根,葡萄乾10克。

  做法:將配方奶粉倒入白粥裡攪拌均勻,將香蕉切成小片,然後一半搗成泥狀,將香蕉泥加入奶粥中,攪勻,撒上 香蕉片、葡萄乾即可。

  功效: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和鎂,其他維生素和糖分、蛋白質、礦物質的含量也很高,此粥不僅是很好的強身健腦 食品,更是便祕寶寶的最佳食物。

  5. 百合銀耳粥

  主料:鮮百合50克,銀耳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百合洗淨切碎,銀耳用溫水發開後,洗淨切碎,與粳米同煮為粥。

  功效:百合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銀耳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粳米益氣健脾,三款材料煮為粥,具有 潤陰潤燥、補肺養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適用於在乾燥的秋季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