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

  讓幼兒通過數的比較遊戲,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幼兒能夠以量為基礎感知不同數的大小,會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給10以內的數排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數的比較和排序

  活動目標:1.通過數的比較遊戲,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2.幼兒能夠以量為基礎感知不同數的大小,會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給10以內的數排序。3.通過動手操作,幼兒喜歡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演示板一套。

  2.思維學具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律動音樂,幼兒有序取思維學具入座。

  一、複習匯入

  教師請幼兒一起從1數到10,再從10數到1,複習10以內數的正數和倒數。

  二、操作探索

  遊戲一:比較量的多與少

  1.教師向幼兒閃看兩張數字卡片***如6、8***,每次閃看後讓幼兒在思維板上擺放相應數量的思維體。

  2.教師和幼兒一起手口一致地點數,比較兩組思維體的多少,並用語言表述,如:“1,2,3,4,5,6,第一排是6個思維體;1,2,3,4,5,6,7,8,第二排是8個思維體。8個思維體比6個思維體多,6個思維體比8個思維體少。”

  3.讓幼兒從數字卡片中找出數字6和8,擺放在相應數量的思維體旁邊。

  教師:“請小朋友猜一猜,數字‘6’和數字‘8’,誰大?誰小?”

  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教師:“為什麼?”

  引導幼兒說出“8個思維體比6個思維體多,8比6大;6個思維體比8個思維體少,6比8小。”

  遊戲二:數字比大小

  教師向幼兒出示任意兩張數字卡片,讓幼兒說一說哪個數大,哪個數小,是通過什麼方式知道的。

  引導幼兒思考後再動手操作,通過量的比較獲得大小的概念。

  遊戲三:最大數,最小數

  教師向幼兒出示三張數字卡片,讓幼兒想一想最大的數是誰,最小的數是誰。

  如果幼兒說對了,請幼兒說一說為什麼***如“2、5、7”三個數,幼兒可以說“2個、5個和7個相比,7個最多,2個最少,所以7最大,2最小”***;如果幼兒說錯了,可以用思維體在思維板上為幼兒演示,引導幼兒通過比較量的多少找出大數和小數。

  遊戲四:學習數的排列

  1.教師:“請聽題。”

  幼兒:“訓練耳朵。”

  教師:“請快速拿出下列數字卡片:1、8、3、9、6。預備——開始。”

  幼兒操作。

  2.教師:“請把這些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擺成一排。”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請操作正確的幼兒說一說他是怎樣排出來的。

  3.教師在思維板的1-5排插放相應數量的思維體,讓幼兒將這些思維體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移至6-10排,驗證正確的排列順序為1,3,6,8,9。

  篇二

  《按規律排序》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學習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序,能用語言表述排序規律。

  2、培養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3、能與同伴合作練習,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各種不同顏色的串珠;彩筆。

  活動過程:

  一、 活動開始

  談話匯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家來了好多的客人,你們高興嗎?***高興***,老師今天也很高興,。你們看我今天特意的化了妝,還想戴上我心愛的項鍊,我有兩條項鍊,我不知道戴上哪一條最漂亮,請小朋友幫我挑選一條好看的,好嗎?

  二、基本活動

  1、老師戴上一串純色的項鍊,讓幼兒欣賞;

  提問:老師的這條項鍊漂亮嗎?***漂亮***都是什麼顏色的珠子串成的?***紅色的***

  2、老師再戴上另外一條項鍊,***是按規律排序的,一個紅的,兩個黃的,一個紅的,兩個黃的……***,再讓幼兒欣賞,並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給老師照相,看看老師漂亮不?

  提問:老師的這兩條項鍊哪一條最漂亮?***按規律排序的這條最漂亮***;

  3、引導幼兒學習,探究用串珠排序的規律;***點名讓幼兒反覆口述珠子的排序規律……***。

  4、啟發幼兒思維,發展思維的多樣性。

  老師昨晚在打太極拳的時候,不小心把鏈子上的珠子丟掉了幾顆,我也不知道是掉的是什麼顏色的,請小朋友用你的火眼金睛的小眼睛,幫老師找回來,***讓幼兒開動

  筋想問題***給找對珠子的幼兒發給小紅花進行鼓勵。

  5、出示本節課活動內容,動手按不同的規律排序,拓展幼兒思維。

  小朋友,我們的媽媽快過生日了,用我們的靈巧的小手,給媽媽畫一條美麗的並按規律排序的項鍊,獻給我們敬愛的媽媽,好嗎?

  三、活動結束

  1、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品、圖形都是按規律排序的,小朋友請你留心觀察,自己去發現。

  2、小朋友把我們手中畫好的項鍊,可以獻給客人、獻給夥伴、獻給老師或我都可以,我們都會誇獎你是最棒的。

  篇三

  排序

  活動內容:排序

  設計意圖:

  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絡的過程。根據大班幼兒年齡及認知水平特點,本節課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複習所學規律,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現遞增遞減的新規律;運用多元化的材料,讓幼兒在自主的環境中學數學、用數學,促進幼兒觀察、比較和判斷推理的能力,產生關注生活及周邊事物的積極情感態度。

  活動目標:

  1.瞭解排序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發現遞增遞減的規律。

  2.引導幼兒學習自由排序,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 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3.輕鬆愉悅地參與活動,充分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圖片

  2.操作材料:皇冠、項鍊、披風、腰帶;瓶蓋、回形針、夾子、 花片、木珠、吸管等;一個鈴鼓

  3.輕音樂、歌曲

  活動過程:

  一、通過展示PPT匯入,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有的規律東西

  ***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找出規律***

  第一張:高、矮的樹

  第二張:橋上的燈光

  第三、四張:手鍊

  小結:你們都太棒了,一下子就找出它們的規律。這些有規律的東西看起來怎麼樣!這些有規律的排序能點綴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很美。

  二、教師以參加“舞會”的形式,用已裝飾好的皇冠、項鍊、腰帶、面具裝扮自己激發幼兒動手裝飾的興趣

  ***一***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皇冠、項鍊、披風、腰帶發現規律

  ***二***介紹裝飾材料及操作要求。

  1.介紹裝飾材料

  2.提出要求:

  ***1***請你們用你喜歡的規律進行裝飾,還可以用剛才新發現的規律進行裝飾。

  ***2***操作時要保持安靜和桌面的整潔,聽到鈴鼓聲回位置坐好。

  三、教師巡視指導幼兒裝飾。

  重點指導:1.引導能力弱的幼兒大膽創作

  2.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利用遞增遞減的規律進行創作。或嘗試探索新規律。

  四、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作裝飾。

  ***一***幼兒介紹自己是按什麼規律進行裝飾。

  ***二***教師小結: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小朋友按照剛才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等特徵有規律的裝飾,把自己打扮的很漂亮,現在我們就去參加舞會吧!

  五、帶幼兒參加“舞會”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用裝飾好的腰帶等物品裝扮自己參加“舞會”,要 求開心大膽展示動作並保護好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