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預防哪些易中毒食物

  日常很多食物有由於一些因素的影響,就很有可能變成有毒的食品。那麼你知道有哪些飲食禁忌嗎?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六種易中毒的食物,一起來注意一下吧,千萬要遠離這些食物。

  警惕六種易中毒的食物

  避免發黴甘蔗

  民諺曾說:“清明蔗,毒過蛇”。這段時間是甘蔗銷售末期,甘蔗早已不新鮮,但卻仍然有不少市民在購買。

  挑選甘蔗的時候,一定要挑選新鮮乾淨沒有黴斑的,去掉皮之後的顏色發白而不是發紅的,沒有酸黴的味道和酒糟味道的蔗肉榨汁。黴變的甘蔗會使人中毒。

  預防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中含皁甙和血球凝集素,徹底加熱可破壞這兩種有毒物質。若加熱不徹底,毒素留存極易導致食物中毒。

  四季豆是一種四季都能吃到的蔬菜,所以,四季豆中毒一年四季均會發生。

  因此,四季豆必須充分加熱,在外用餐時,若發現上桌的四季豆色彩鮮綠,則要先淺嘗一口,沒有臭青等異味時,方可放心食用。

  遠離發芽馬鈴薯

  馬鈴薯在發芽或未成熟時,因為含有毒物質龍葵素,攝入後易引起中毒。

  市民應注意把馬鈴薯儲藏在低溫無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使用發芽多、皮肉變色的馬鈴薯製作菜餚,芽較少者,可挖去芽及芽眼周圍部分。

  家庭食用青皮馬鈴薯時,應完全削去0.2釐米以上厚度的皮肉並煮熟煮透,燒煮時加入少許醋,能夠破壞毒素。

  小心野蘑菇

  春季是引起毒菇中毒的高發季節。每年均有相當一部分人因採食野蘑菇中毒甚至喪命,因此,不要隨意採摘、進食野生蘑菇,尤其是顏色鮮豔的,也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蘑菇,避免吃到有毒蘑菇。

  鮮木耳也易中毒

  春季是木耳瘋長的季節。有人認為,剛採摘的木耳鮮嫩可口,但專家提醒大家,新鮮木耳含有一種卟啉類光感物質。

  人食用後,會隨血液迴圈分佈到人體表皮細胞中,受太陽照射後,會引發日光性皮炎。

  這種有毒光感物質還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導致咽喉水腫。

  新鮮黃花菜不宜多吃

  鮮黃花菜裡含有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鹼就有毒了。因此,食用鮮黃花菜前一定要先經過處理,去除秋水仙鹼。

  可以將鮮黃花菜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後用清水充分浸泡、沖洗,後再行烹調。食用鮮黃花菜,每次不宜多吃,最好不超過50克。

  八類美食有害健康

  松花蛋

  製作松花蛋需要用一定量的鉛,多食可引起鉛中毒,還會造成缺鈣。

  臭豆腐

  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極易被微生物汙染,同時含有大量揮發性鹽基氮及硫化氫等,這些都是蛋白質分解的腐敗物質,多食對人體有害。

  味精

  每人每天味精攝入不應超過6毫克,過多攝入會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限制了必需的鈣和鎂的利用,可造成短時期頭痛、噁心等症狀,對人的生殖系統也會帶來不良影響。

  方便麵

  方便麵中含有的食品色素與防腐劑等,常吃對身體不利。

  豬肝

  1000克豬肝含有膽固醇高達400毫克以上,而膽固醇攝入量太多會致動脈硬化,並加重心血管疾病。

  烤牛羊肉

  牛羊肉在燻烤過程中會產生如苯並芘這樣的有害物質,這是誘發癌症的物質。

  醃菜

  醃菜如醃製得不好,會含有致癌物質亞硝酸胺。

  油條

  油條中的明礬是含鋁的無機物,天天吃油條,鋁就很難由腎臟排出,從而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產生毒害,甚至引發老年性痴呆症。

  立秋多吃養肺防燥食物

  1.冬瓜

  冬瓜含水量最高,並且幾乎不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少,故熱值低,屬於清淡性食物,含水量高達96%以上。

  由於冬瓜性涼,能清熱解暑、利尿通便,有助於人體清廢排毒,連皮一起煮湯,效果更明顯。

  肥胖者、維生素C缺乏者、妊娠水腫、腎臟病水腫、腳氣、糖尿病患者尤為適用。但服滋補藥時不宜食冬瓜,久病不愈者或陰虛火旺、脾胃虛寒及便溏洩瀉者應慎食。

  2.苦瓜

  苦瓜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在瓜類蔬菜中較高,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高達84毫克,居瓜類之冠。

  苦瓜中還含有粗纖維、胡蘿蔔素、苦瓜苷、磷、鐵和多種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能清熱解暑、清心明目、解疲乏。苦瓜中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兒童生痱子,用苦瓜煮水擦洗,有止癢、祛痱的功效。但孕婦、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3.絲瓜

  絲瓜汁被稱為“美人水”。這是因為絲瓜中含有防止面板老化的維生素B1和使面板白皙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面板、消除斑塊,使面板潔白、細嫩。

  它性味甘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等功效。

  立秋以後更應當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增加纖維和水分,所以此時不宜以肉食為主,即便“貼秋膘”也要注意葷素營養搭配。

  此外秋季空氣中溼度小,面板容易乾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