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保健吃什麼好

  夏季天氣炎熱,食慾下降,還需要注意飲食養生,夏季養生保健食譜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夏季養生保健食譜

  冬瓜薏米煲水鴨

  準備材料:冬瓜500克,薏米30克,水鴨250克,生薑2片。

  做法和功效:先將水鴨洗淨切成塊狀,與薏米、生薑一起放入砂鍋內,加入水,先用武火煮15分鐘改成文火,然後熬煮1~1.5個小時,放入適量的鹽和雞精即可。這款湯可以清熱解暑,冬瓜是解暑神器,可以利水消痰,美味又健康的一道菜。

  黃芪銀花粥

  配料:生黃芪50g、金銀花40g、粳米50g。

  製法:將配料洗淨,將生黃芪、金銀花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中,放入砂鍋內,加入1000ml水,煮沸20min,將紗布袋及藥渣撈去,放入洗淨的粳米,煮爛成粥。

  服法:佐餐食用,分2次服完。

  運用:此膳能清暑熱,解溼毒,夏季感受暑溼之邪,發熱,四肢倦怠,噁心厭食者可選用此膳。

  荷葉茯苓粥

  配料: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亦有療效***。

  參芪山藥杞子粥

  配料:太子參60g,生黃芪40g,淮山藥40g,枸杞子30g,粳米50g。

  製法:將太子參、生黃芪切成薄片,將淮山藥打碎,將粳米洗淨,一併放入砂鍋內,放入1000ml水***清井水最好***。煮至米爛粥成。

  服法:佐餐食用,分2次服完。

  運用:此膳能健脾,補肺,益肝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所致的活動後氣短,咯痰量多者可選用。

  海鮮冬瓜湯

  材料:鮮蝦、海虹、花蛤、冬瓜、蔥姜、香菜、鹽、雞精、香油。

  做法

  1、所有材料洗淨。冬瓜去皮去籽切成塊。蔥、香菜切段,姜切絲;

  2、鍋裡放入清水、蔥段、薑絲燒開,分別下海虹、花蛤汆至開口撈出;

  3、再將鮮蝦入鍋汆至蝦身彎曲,蝦殼變紅後撈出;

  4、將鍋中的湯汁過濾後再重新放入鍋中,加入冬瓜塊燉煮約10分鐘左右至冬瓜酥軟;

  5、將汆燙過的鮮蝦、海虹、花蛤放入冬瓜湯裡,調入鹽和雞精;

  6、煮開後滴入香油,撒上香菜段即可。

  冬瓜最大優點是很好的減肥食材,而且還有抗衰老的作用,久食可保持面板潔白如玉,潤澤光滑。

  夏季養生小常識

  1、該睡不睡肝火旺

  中醫大師認為,作息經常顛倒和長期熬夜的人,往往情緒也不會很穩定。因為在11點至凌晨1點的時候,是臟腑氣血流動的時間。要是在這段時間內,血迴流到肝臟即將儲存精氣的時候,如果人不睡覺,等於強迫自己的肝繼續分解工作,精氣無法被貯藏,肝盛陰虛,陰陽失和。解毒、儲存和分解膽汁是肝臟主要工作,長期虐待肝不給休息,肝火上升,易疲倦、氣虛體弱。

  中醫藥古籍《內經》提到人體三寶,“精、氣、神”,精足則氣充,氣充則神旺。反之,氣弱則神傷,精神容易不濟,情緒也大受影響。養精蓄銳,就是這個道理。別總熬夜,適當午睡利健康。良好的睡眠質量,對解除“苦夏”十分重要。

  2、運動量別太大

  儘量從事溫和運動,太激烈的運動造成大量流汗,運動消耗性大,流失大量體液等於流失大量體力,心情也易煩躁不安。打太極、氣功或元極舞都是不錯的靜心運動。選擇和緩的運動,保持呼吸平緩從容不迫,身體內極細微的血管或經絡,才有機會得到足夠養分。聽音樂散步。要保持恬靜的心理狀態,不要過於激動,更不要發怒急躁。煩躁、心境不佳時可通過散步、聽輕快的音樂等方式來舒緩負性情緒。

  3、不吃太“濁”食物

  夏天要吃清爽食物,太濁的食物易加速心火旺,增加身體重量,精神昏沉。中醫古籍記載,“常吃水裡遊的傷精,吃地上走的傷氣,吃天上飛的會傷神”。料理方式也儘量清淡,避免油炸、煎烤,甜食熱量高應少吃。

  4、少吃冰涼食物

  夏季我們以為冰涼食物就可以降溫,卻忽略了體內溫度更高***有時高達37度***,突然喝下冰水往體內澆,五臟六腑可受不了。要消暑又鎮定神經,不妨喝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或含水量多的水果。不過,胃寒者少喝,可以多喝開水。體質屬熱而虛的人,不妨食用銀耳、蓮子或百合等涼補,祛熱補氣。

  5、先“氣和”再“心平”

  中醫養生很注重“氣和”,氣順了,轉化為足夠的活動能量,身心獲得舒展放鬆,心自然而然平靜下來。

  6、養身也修性

  養生專家都強調“身心要雙修”,當身體不好易影響心理,心理一急躁,身體就慢慢衰弱。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逐步調節自己的脾氣、習氣和個性,情緒比較能穩定。從情緒養生的觀點來看,真正的修行,不是不要七情六慾,而是要能完美駕馭大起大落的情緒。

  7、多喝涼白開,膳食多樣化

  由於夏天的氣溫很高,人體的消化液分泌逐漸減少,胃酸降低,食慾神經受到了一定的抑制,飲食營養的調理沒有規律和水分的補充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絡,同時還必須要注意膳食的多樣化。一些新鮮的涼拌菜,加些蒜泥、薑末、醋等調味品,既可增進食慾,又能預防腸道傳染病,吃時切忌一次過量和過涼。

  8、思想宜清靜

  盛夏酷暑炎熱,人們容易悶熱不安和睏倦煩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和,心靜自然涼。

  9、飲食宜清淡

  炎夏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多乏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

  主食以稀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可適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但,冷飲要適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陰而損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抑制、殺滅病菌,預防胃腸道疾病。

  10、住房宜清涼

  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開啟,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大大高於室內,必須把門窗緊閉,拉好窗簾,或再加上_層紙紗,拒熱於室外。這樣,陰涼的室內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午睡、休息就會舒服。

  11、遊樂宜清幽

 

  炎夏不可遠途跋涉,應該就近尋幽。早晨,曙光初照,三氣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鍛鍊,吐故納新。傍晚,當太陽下山之後,可漫步徜徉於江邊、湖畔,那習習的涼風,會使你心靜似水,消除一天的疲勞。

  食物

  1、綠豆:綠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熱解毒之效。綠豆湯是民間最常用的消暑與解毒良藥,夏季常吃綠豆粥消暑養胃最佳。綠豆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心、胃熱盛及癰腫、丹毒等證,對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飲服綠豆,均有解救作用。

  2、苦瓜: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壓之功,對中暑、痢疾、惡瘡等有防治作用。苦瓜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苦瓜還含有一種叫“多肽-P”類似胰島素的物質,有降糖功效,是防治糖尿病的佳品。苦瓜如烹調得法,淡淡苦味中帶有清香,別有一番風味,是夏季大眾喜歡的蔬菜。

  3、楊梅:夏季養生吃楊梅最好,楊梅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之功效,多食不僅無傷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不僅可直接參與體內糖的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而且還有降血脂,阻止癌細胞在體內生成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