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分類

  我國 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實踐中,為進行巨集觀經濟調控,所採取的財政政策分別被命名為穩健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穩健的財政政策

  1、從總量上看,既不繼續大規模發行長期建設國債、擴大赤字規模,使稅收持續過快增長;也不全部停髮長期建設國債、不放棄已採取的、被實踐證明具有“穩定經濟和結構優化相結合”效果的“結構性”減稅措施,而是把握一定的力度,使長期建設國債規模、財政赤字規模、稅收增長處於一個合理的區間。

  2、從結構上看,實行“有保有壓”,一方面促進瓶頸、短缺部門的發展,另一方面控制那些偏熱行業的發展,以減少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結構性扭曲。

  實施穩健財政政策要注重投資政策導向調整、稅收政策的結構性調整、促進科技進步、構建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體系,注重與貨幣政策的恰當配合。實行穩健財政政策的核心是鬆緊適度,著力協調,放眼長遠。具體就是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調整結構、推進改革、增收節支”,既包括財政收支供需總量的調控平衡;又包括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結構的調整與均衡發展。穩健的財政政策是一個國家根本的、長期的財政政策,不是保守的或停滯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財政政策,是規模與效益、速度與質量相統一的財政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

  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背景和特定政策含義:1***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較意義而言的。2***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就我國結構調整和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3***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是一種政策型別,而是一種政策措施選擇。積極的財政政策具有階段性、定向性和複合型。所謂階段性,是指在我國出現了需求不足,投資、出口和經濟增長乏力,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劇等特殊情況下,在政策環境允許的限度內,所採取的一種階段性或暫時性的適度擴張政策。所謂定向性,是指從我國的現實情況看,在政府職能轉變尚未完全到位,企業機制轉換也尚未完成,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況下,不宜也不能實行全面擴張的財政政策,而只能實施既有利於增加投資、開拓市場、擴大消費,又有利於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促進體制改革深化的財政政策,即應該實行定向性的財政政策。所謂複合型,是指擴大內需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因此積極財政政策的運用,就其自身而言,沒有侷限於擴大財政投資這一個方面,而是以擴大需求為主旨,注重多項政策手段的綜合運用,體現了政策複合性。

  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

  加強收支管理、整頓財稅秩序、努力增收節支、控制財政赤字。具體措施是全面強化稅收徵管,使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相適應;堅持量入為出,控制支出總量,優化支出結構,保證重點需要,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使財政支出的增長低於收入的增長;壓縮財政赤字,控制債務規模;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

  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

  將財政政策劃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是根據財政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總量和結構中的不同功能來劃分的.

  ***1***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的總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國債、降低稅率、提高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2***緊縮性財政政策***又稱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總需求;主要措施有:減少國債、提高稅率、減少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3***中性財政政策***又稱穩健的財政政策***是指財政的分配活動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保持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