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麵條有哪些比較好吃的做法

  麵食是北方人生活中的主食,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款式和口味。南方人也很懂得吃麵條。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好吃的麵條做法,一起來看看吧。

  好吃的家常麵條做法

  燒肉豆角燜面

  主料:五花肉150克、豆角1斤、切面1斤

  輔料:油3勺、釀造醬油5勺、姜10片、蒜5瓣、八角5個、五香粉半調味匙、糖半勺、雞精半勺、

  做法:

  1. 薑切片,蒜切末,如花肉切片,豆角洗淨切段。鍋裡放3勺油,把薑片、蒜碎、八角、五香粉下鍋炒出香味。

  2. 加入肉片翻炒至變色。

  3. 加豆角進去翻炒10分鐘,直至豆角變蔫微黃。

  4.加半勺糖和半勺雞精,加醬油和兩大碗水進去,沒過豆角。煮開鍋後盛出一碗湯汁備用。

  5. 加蓋小火燉半個小時。

  6. 燉好後,把麵條抖散平鋪在豆角上。鋪好後把盛出的湯汁均勻淋在麵條表面。加蓋中火燜5分鐘,轉小火再燜5分鐘。

  7. 開啟鍋蓋把麵條翻個,原來跟湯汁接觸的翻上來,再加蓋燜2分鐘。

  8. 把麵條和豆角翻拌均勻出鍋。配上湯和小菜,每次都會吃撐,太香了!

  什錦時蔬燜面

  主料:

  麵條100克、帶殼毛豆150克、胡蘿蔔半根、幹木耳5~6朵、

  茭白1支、

  輔料:油40克、鹽1小勺、生抽20毫升、蠔油20毫升、

  做法:

  1. 燒開一大鍋水,入麵條,煮至5、6分熟,就是還有點硬芯的程度。撈起來在水裡沖涼,瀝乾備用。

  2. 毛豆剝殼,水裡煮3~4分鐘至熟,然後撈起在水裡沖涼,保持綠色。木耳提前泡發,去根切成小丁。胡蘿蔔和茭白洗淨,切成毛豆大小備用。

  3. 熱鍋冷油,下入時蔬丁翻炒1~2分鐘。

  4. 加入生抽、蠔油、鹽調味,再加入500毫升清水燒開。

  5. 加入麵條,加蓋改中火燜3分鐘。

  6. 開蓋拌炒均勻起鍋。非常清爽低熱量的時蔬燜面,食材可以根據自己口味調整,注意色彩和營養的搭配就好~

  香菇燜面

  主料:

  鮮麵條250克、香菇3朵、香腸3根、青椒1個、

  輔料:蠔油1勺、醬油1勺、蒜3瓣、香蔥2根、姜2~3片、油適量、鹽適量、

  做法:

  1.準備好鮮麵條***圓的***,250克做完約兩人份。

  2. 香菇洗淨切片,香腸切片,青椒洗淨切寬條,蔥薑蒜切碎備用。

  3. 鍋裡燒熱適量的油,下蔥姜爆香。

  4.加入香菇、香腸、青椒翻炒,調入1勺蠔油、1勺醬油炒勻。

  5. 加一碗水,水量沒過鍋裡的菜,煮開,舀出半碗湯汁備用。

  6. 麵條抖散蓬鬆鋪到鍋裡蓋住菜,蓋鍋蓋小火燜。

  7. 每隔2、3分鐘澆一次之前舀出的湯汁進去,大約10分鐘面蒸熟。

  8. 加適量鹽翻勻,加蒜末進去拌勻就可以了。香噴噴的香菇燜面就上桌了,大快朵頤吧~

  義大利麵的做法

  材料:麵條、番茄、洋蔥、蒜瓣、玉米粒、豌豆粒、火腿丁。

  做法:

  1.把玉米粒、豌豆粒入水加鹽焯熟備用。

  2.將麵條放入燒開的水中,加小勺鹽煮軟,出鍋可加少許橄欖油拌勻待用。

  3.用黃油將蒜瓣、洋蔥、火腿丁一起炒至七分熟,無黃油用普通油便可。

  4.將番茄切小塊入熱鍋煸炒,可加少許水炒至出汁成醬,再放入剛才炒好的蒜瓣、洋蔥、火腿丁。

  5.醬汁拌入麵條,玉米粒和豌豆倒入盤中即可開吃。

  營養TIPS:義大利麵比普通麵條蛋白質高,新鮮豌豆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能增強寶寶免疫力。玉米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防治寶寶便祕有益。而且義大利麵新穎美味,寶寶一定會喜歡!

  寶寶吃麵條注意事項

  1、給寶寶吃的麵條,如果是用大骨湯作為湯底,一定要去油。媽媽們給寶寶吃麵條的時候,為了讓麵條更加美味可口,一般都會用大骨湯或者是雞湯作為湯底,這時候建議一定要去除漂浮在上面的那一層油。因為寶寶的腸胃道發展不完全,對於脂肪的消化能力不好,高油脂容易造成拉肚子。

  2、新鮮切面不宜存放時間過長,以免營養成分受損。買來的切面有時鹼味很重,在麵條快煮好的時候,加入幾滴醋,可以使麵條鹼味全消,麵條的顏色也會由黃變白。

  3、寶寶腸胃消化能力還不夠好,飲食不宜過重口味,吃麵條的時候應儘量避免高油高溫過久的方式,以免上火、消化不良不舒服。

  4、一開始給寶寶食用的麵條,建議不要加入調味料,等到寶寶1歲以後,就一定要新增鹽,避免鈉攝取太低、造成電解質不平衡,但依然不建議新增過多的調味料。

  5、在五穀根莖類的食物中,由麵粉所做成的麵食,是極具變化的一種。開始讓寶寶吃麵食製品時,應先從少量開始,特別是年紀小的寶寶,咀嚼及吞嚥的能力善未發育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