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光的反射教學設計

  一種光學現象。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介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光的反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認識光反射的規律,瞭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2.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瞭解什麼是鏡面反射,什麼是漫反射。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2.通過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位置的關係,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的探究活動體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資訊收集和處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密切聯絡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並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初中光學內容主要有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折射現象,光的反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並有廣泛的應用。本節是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學習平面鏡成像的前提條件,因此,本節課內容在光學中處於基礎地位。對於光的反射,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本節內容的難點是從實驗現象中總結出反射規律,以及應用光的反射規律來解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作光路圖的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光的反射規律是光學中的重要規律,是理解平面鏡、球面鏡作用的基礎,也是本章的重點知識。

  教學重點: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反射規律。

  教學難點:用光的反射解釋一些簡單現象。

  三、教學過程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教學反思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學部分的重點內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繼光的直線傳播規律之後的又一重要光學規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應用,因此,如何上好這節課,這節課能達到什麼效果對後續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學用書》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提出了詳細要求。這些要求看似簡單但要想真正完成並不容易。我平時上課自認為教材很熟,備課時常常走馬觀花,粗枝大葉。

  課堂上學生實驗的實驗器材的準備和改進也著實讓我費了一番心思。實驗中的鐳射燈的光束效果不明顯,所以想到了用香火製造煙霧;煙霧需要收集並儲存所以想到了空盒子,並且就地取材把實驗室中的光的反射演示儀的空盒子倒置過來即可;由於涉及到角度問題,想到在盒子的背面貼上自畫的量角器,並且自制量角器的位置也反覆斟酌改動多次。

  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學生在輕鬆中學到了知識。我在感動的同時也對自己做了一下反思。一 探究實驗中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關係時沒有設計相應的表格,只是讓學生大體對比了一下,甚至有的學生只做了一次實驗就輕易地得出了結論;二 反饋練習少且針對性不強,這點在學生的課後作業中很容易就看出來了。三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沒有畫出詳細的光路圖來解釋。沒能讓學生頭腦中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概念。四 課堂的各個環節不連貫,備課不精益求精,只是浮在表面上。五 沒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層面和接受能力,對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考慮不周全。六 沒有板書設計,在授課時很容易造成板書凌亂,沒有條理。

  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充分在準備,備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充分考慮到課堂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好應變。

  二、心中有教案,但不以教案為中心教學,以課堂上生成的東西為主,提高自己的課堂應對能力,努力使課堂教學成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