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快速閱讀的簡單方法和技巧總結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它是語文學習的第一步,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所以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基礎知識的學習也是有法可循的,一步走步穩,即將步步不穩,我們要學會將學習、積累、訓練三方面結合起來,達到理解、掌握與鞏固的目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掌握好的閱讀方法,能在短時間內把握作品的寫作主旨,結構安排及表現手法等,較好地完成對文章的理解、賞析和吸收。下面簡介幾種常用的閱讀方法:

  1. 三步通曉法。

  第一步是“粗讀”。

    這個階段主要完成三個任務:

  1 、瞭解文章體裁、作者、出處以及寫作年月、背景等。

  2 、查工具書弄懂生字、生詞的表面意思。

  3 、捕捉段落主句,迅速準確地從全域性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主旨。如《挖薺菜》一文是通過挖薺菜、吃薺菜的不同感受的敘寫,表現兩代人之間的不同心態以及作者的希望。

  第二步是“細讀”。

  這個階段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找出表現中心思想所選用的材料。如《挖薺菜》一文,為表現主題所選用的材料是:

  1 、“饞丫頭”;

  2 、被趕下水;

  3 、挖吃薺菜;

  4 、懷念薺菜;

  5 、帶領孩子們挖薺菜。

  二是掌握文章的結構佈局。如《挖薺菜》是運用夾敘夾議表達主題的寫法。

  第三步是“精讀”。

  這是對文章的品讀咀嚼、欣賞吸收。這個階段主要完成兩個任務:

  1 、研究文章寫法手法對錶現主題的作用;

  2 、掌握絕妙之處,摘抄背誦優美段落。仍以《挖薺菜》為例,這個階段就應當仔細分析作者為什麼採用對比的表現手法?採用夾敘夾議的表達方法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還應探討作者以“饞”字落筆有什麼好處,最後還要對文章的警句、點睛之筆摘抄、賞析和背誦。

  2.對照比較法。

  將新讀的文章與以往讀過的同類文章或不同類文章的同類手法作一番對照比較。這樣,學得快,記得牢,事半功倍,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當然,“溫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因此,既要比較其“同”,更要對照其“異”。如《蘇州園林》與《中國石拱橋》兩文,都抓住說明物件的特徵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這是“同”。前文的特點是從幾個方面說明事物,後文的特點則是選材的代表性和語言的準確性,這是“異”。對照比較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如文章的語言、筆法、結構、描寫、風格等均可作比,找出同異後,列表作記,加深理解,加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