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視英語口語的原因有什麼

  現在的學生在學習英語口語的時候通常都會開小差,不想學習,這有什麼原因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不重視英語口語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不重視英語口語的原因

  ***1***缺乏說好英語口語的基礎:

  許多學生只注重和考試相關的語句、詞彙等內容,並花大量時間去做相關練習,而把跟筆試成績沒有密切關聯的口語放到一邊。不注重培養英語思考的能力。

  ***2*** 缺乏對相關國家背景的文化的瞭解

  許多學生對於相關的國家背景的文化了解甚淺,甚至根本就不瞭解,而老師講課是對於這些也並沒有著重注意,只是一筆帶過的介紹一下,導致學生缺乏對相關國家背景的文化的瞭解。

  ***3***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通常表現在:羞於開口;怕開口,認為自己不會說。在還沒有開始,就否定的自己。

  ***4***受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影響

  老師會花大量時間細緻的分析文中的句子結構,對提高學生在筆試中取得高分有很大幫助,但對提高學生口語方面的作用卻微乎其微。

  ***5***教材陳舊

  教材裡所學的東西往往與自己沒有關係,甚至都很難和自己的現實生活有聯絡。

  ***6***發音不過關,聽力不好,聽不懂正常語速下的英語

  有人說,中國人的英語說得再好,也可以使母語為英語的國家的人一下子聽出來,因為中國人根本掌握不了英語的節奏,更何況好多人的英語發音並不過關,又怎麼能教導孩子英語的發音呢,從而導致孩子也無法聽懂正常語速下的英語。

  ***7***環境因素制約

  此環境因素的制約並不是說必須要有外教或者要跟外國人交流等,只是孩子們缺乏的是一個周圍說英語的環境,如果孩子的周圍都是說中文的人,又怎能要求他們去講英語呢。

  ***8***對英語口語的要求不高

  雖然英語考試時,也有英語聽力考試,但是對於口語方面,從英語考試中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對英語的口語要求並不高。

  ***9***英語詞彙量不夠

  孩子們掌握的英語詞彙量不夠,有時候,孩子想用英語描述一件事或者說一句話的時候,因為英語詞彙量的匱乏,他們根本沒辦法使用英語表述出來。

  ***10***傳統考試的制約

  孩子們現如今學英語大多都是為了應對考試,為了增加自己的分值,由於傳統考試的不注重口語,導致孩子們對於口語方面也不是很重視。

  提高英語口語的方法

  1.掌握音標——打好基礎

  音標是英語學習中最基本的要素,學好音標可以幫助你正確發音。很多初學者都不重視這個環節,以至於學了多年英語仍要回過頭來重新學習音標,怎知一些發音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了,糾正起來可要下一番功夫。不管你處於哪個學習階段,要記住,音標不可丟!那麼,音標如何學習?開始張口練習是關鍵!

  首先,反覆練習朗讀音標,感受每個音標的發音特點和區別,尤其是母音;單個音標可以準確讀出之後,接下來就是讀單詞,練習子音母音結合後的發音;最後就是句子的練習了,找一些簡單的日常對話來朗讀。建議大家將自己的朗讀錄下來,回過頭去聽,找出讀得不好的地方加強練習。音標——單詞——句子,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發音練習最基本的步驟。

  2. 跟讀模仿——提高發音

  有時候發音不正確,即使開口說英語,外國人也聽不懂,這也是導致交流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發音的一個方法就是:跟著錄音讀。先是一句一句地讀,再一段一段地讀,直到發音能和錄音一樣,並且能與錄音同步朗讀後,再接下去。

  剛開始練習時,可以選擇簡單的教材,比如“英語口語900句”系列,包含各種不同的情景和大量基本句型。模仿起來不會太吃力,發音好掌握。內容雖然簡單,但是很實用。因為日常對話中不會用到太複雜的詞彙,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英語交流中地道的用法。在大量的跟讀模仿之後,這些單詞句型也會紮根在腦海深處,與外籍人士的交流中,不知不覺地“溜”出來。

  3. 清晨朗讀——創造環

  語言環境很重要,如果能處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那麼只需融入周圍的日常生活即可。但是,當我們大部分人還是生活在非英語國家時,我們就需要自己創造環境。創造環境的方法之一就是早讀。早讀能讓我們調動身體的英語學習細胞,保持學習的勁頭。

  清晨、上班或工作前,花20-30分鐘,選出一篇與自己專業相關或者喜歡的文章,跟著錄音朗讀,為大腦上發條,為你開啟一天的英語學習之旅。熟讀一篇文章,同時也能積累大量詞彙、句型等等,讓你不知不覺中“背”下了這些表達,在今後的交流中,就能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