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聽說的提升技巧

  導語:我們都知道語文聽說讀寫這幾個方面的能力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培養和提升這個能力對我們今後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請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個學習方法,然後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之道,並迅速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關於“聽”

  語文概念的“聽”是指有意識地用耳朵“接收”事物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聽”是人們獲取資訊的一個重要手段。然而在你的印象中,似乎“聽”是生來就會的,只有外語才需進行聽力訓練。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誠然,只要不是聾子,無意識本能的“聽”無人不能,但主動收集具有價值資訊的“聽”,不經專門訓練,恐怕是難以做到的。惟有通過這樣的“聽”,方能逐漸培養捕捉資訊、篩選資訊、儲存資訊、運用資訊的能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聽”是基礎,沒有高質量的“聽”,就不會有高質量的 “說”、“讀”、“寫”。

  1、範讀欣賞法

  “聽”的內容相當廣泛。在課堂上,主要是聽教師講解,聽同學發言等。而聆聽教師、同學***或音帶***聲情並茂的課文範讀是其中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你在“聽”中可以加深領會課文的意思,真切感受作者的情感,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彙。因此,你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適宜朗讀的抒情散文、哲理詩、小說等經典課文,多“聽”。一遍不行,可以兩遍、三遍。或在匯入新課後,以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覺;或在授課結束時,回味語言的魅力,感受思想的震撼。 “聽”能彌補你閱讀的不足,使語言更加形象化,還能激發你想象、聯想的能力。如果我們再根據課文內容配之以相關的音樂,則將會使你“聽”的效果錦上添花,更加美妙。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契訶夫的《變色龍》、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這樣的名家名篇,要是不盡情地“聽”,那該是何等的遺憾!

  2、廣播薰陶法

  課堂教學上的“聽”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僅僅侷限於上課的“聽”,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堂四十分鐘“聽”到的資訊量是極其有限的。所以,除了在課餘注意有意識地“聽”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有價值的“聲音”外,你還應充分利用在家中洗漱、用餐或小憩的零星時間,堅持每天收聽電臺的簡明新聞或文學節目,並要求抓住中心,記住要點,邊聽邊想。這樣經年累月,潛移默化,不僅為你的“說”、“寫”積累了素材,而且起到了關心時事、陶冶情操、純正語言的一舉三得的作用。

  關於“說”

  語文概念的“說”是指對某一事物的口頭表達能力。說話能力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瞧,語文中的“語”字組成的本身就意味著“吾言”,即“我說”。那麼,何以變“要我說”為“我要說”呢?

  1、即興演講法

  你平時滔滔不絕,正經場合卻訥訥無言,其實你完全可以把這些有趣的話與同學一起分享;假如你向來沉默寡言,則不妨就造成如此性格的原因向大家作一個解釋說明。這樣一來,就逐漸形成一個“我要說”的良好的說話氛圍,以至可將其發展成課前的即興“一分鐘演講”。其方式,自由命題,抽籤決定,兼而有之;其內容,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無所不可。由於說話環境寬鬆,即使從不發言的“老聽眾”的你,也有望克服怯場心理,破天荒地上臺演講,在鍛鍊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你戰勝了自我,增強了自信。

  2、辯論爭鳴法

  在課堂教學中,辯論最能激發你的積極思維,刺激你的語言細胞。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你可針對某些事關課文理解的關鍵問題,大膽發言,各抒已見,辯論爭鳴。正所謂問題越講越清,道理越辯越明,當你能夠面對眾人侃侃而談,或與人爭得面紅耳赤之時,“說”的訓練已開始不知不覺地漸入“自由王國”的絕妙佳境,你對課文的分析理解也達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嶄新高度。此外,千萬莫忘平時的各種辯論會也是你不可錯過的展示自己、大顯身手的最佳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