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文要養成哪些習慣

  語文是一門包羅永珍的語言文字學科,學習的時候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按照閱讀學的原理,閱讀效率等於閱讀時間乘上閱讀的認識水平。如果是考試,閱讀時間對大家是同一的、公平的,可以說是一個常量。而閱讀的認識水平則因人而異,各人的差異極大。要提高閱讀的認識水平,當然要靠平時的多讀和考時的讀準。而這點又往往是我們容易忽略的。平時閱讀量甚少,即便讀了,其實也不是“讀書”,而是“看書”,關鍵之點是沒有讀出聲音來,亦即沒有朗讀,正因為沒有朗朗上口的朗讀,缺乏出聲的吟誦,所以沒有語感,缺乏語感或語感不強,要進行閱讀和寫作是有困難的。

  精思的習慣

  讀書的同時必須學會思考。要眼到、口到、心到,不能“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只有精思,才能有自己獨到的感受、獨到的理解、獨到的體驗和評價,才能產生新的疑問,有新的發現,有新的發展。

  博覽的習慣

  我們說某人學識淵博,“淵”是指高深,“博”是指廣泛,語文學習最講究“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要涉獵,以開闊視野,形成知識網路。所以希望多讀有益的課外書,廣泛的瀏覽各種報刊雜誌,學會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資訊,學會粗讀、通讀、跳讀等方法。閱讀量增加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會提高的。

  勤查工具書的習慣

  語文是一門包羅永珍的語言文字學科,學習中離不開工具書。工具書用好了,學習就事半功倍。常遇到學生問“老師,這個字怎麼讀”這樣的問題,我一般不會告訴他。我請他自己去查字典,培養他的能力,自己查工具書認識的,印象也自然深刻些!也希望大家今後少問這樣的簡單問題。

  有意識積累的習慣

  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閒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準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並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為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熟讀和背誦的習慣

  古代的學校,誦讀之聲不絕於耳,他們日日誦,天天讀,讀得搖頭晃腦,讀得唾沫橫飛,讀得喉乾舌燥,所以古時候有“手肘成胝,口舌成瘡”之說。學習語文,必須養成熟讀背誦課文的習慣。因為一方面,只有在反覆的誦讀中才能實現識字悟意的目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另一方面,只有在反覆的誦讀中才能深刻的感受漢語所特有的審美表現力。比如,漢語的抑揚頓挫的節奏感,那和諧悅耳的韻律感,不通過誦讀是很難品味出來的。其他諸如詞彙美、句式美等,都要在反覆誦讀中予以體會。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學課本中的每一篇範文都要熟讀成誦,特別古詩古文。常說語文學習“要死要活”,就是要“死背”。自己不讀不背,光聽老師講得天花亂墜,是學不好語文的。中學時代,是青少年記憶力最佳時期,多讀多背,能開闊視野,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智力,錯過“季節”要補救,就來不及了。

 

 

  語文學習方法推薦:

  一、語文學習的五大原則

  1、 循序漸進。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不能急於求成。每天制定好計劃,哪怕只做一點兒但只要堅持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每天可以認真的練幾個字,每週背幾首詩能認真的練幾十個字,每週能熟練的背幾首詩,看幾篇文章,每學期讀一本名著。

  2、 熟讀精思。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於質疑問難,最終解決問題。

  3、 自求自得。端正讀書的態度,就是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讀寫結合。

  4、 博研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機結合。

  5、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注意觀察日常的生活,在生活中領悟語文,把語文學習帶出課堂。

  二、語文學習的要求

  1、運用想象和聯想。想象和聯想伴隨著語文學習的始終,聽說讀寫都離不開想象和聯想。比如:再看課文《春》的過程中可以聯想到以前學過的描寫春的古詩詞,再現課文的內容和情景。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的把語言文字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悟結合起來。這樣的鍛鍊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把它運用到寫作中,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在課堂上老師對課文的理解是老師的理解,融入了老師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而同學們也許會有自己的理解,是站在一個未成年人的角度來理解課文,也許學生的理解會更好,所以學生要敢於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些課堂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鍛鍊他們都種能力。所以,同學們應該多思考,多提問,多研討,使課堂活動豐富多樣,精彩紛呈。

  3、養成自控式的良好學習習慣。語文學習尤其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字要規規矩矩的寫,課文要仔仔細細的讀,練習要踏踏實實的做,作文要認認真真的完成;要用心聽講、作業書寫規範、獨立完成作業、主動制定學習計劃、多讀、多背、多思考、經常練筆、看報等。這些都會幫助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文水平。

  三、語文學習的技能

  學會快速閱讀。在實際學習中,許多同學不甚閱讀,更不用說大量的閱讀課外書籍。長期下去造成的結果是不會讀書,沒有形成熟練的閱讀技能,對學習的發展造成嚴重障礙。這裡我所講的閱讀技能並不是指能簡單的讀,而是指在閱讀的同時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閱讀的能力,是指能夠根據文章的不同的文體、內容、表現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書中內容的一種技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多讀書,注意瞭解不同閱讀材料的特點和閱讀技巧,加強讀思結合,並且有意識的加快閱讀速度,逐漸形成閱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