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學習技巧指導

  學會了學習方法,一定會把高中物理學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何學高中物理

  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複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準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說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說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的首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積累: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蒐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資訊,這些資訊有的來自一道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蒐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鬥爭的過程,但是要通過反覆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絡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絕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複勞動,不加思考地機械記憶,其結果只能使記憶的比遺忘的還多。

  綜合: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絡,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絡,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謂提高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解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某一題目,首先要看是什麼問題——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還是原子物理,然後再明確研究物件,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應用相關物理概念,規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級,二級結論,才能順利求得結果。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確,題目中既給的條件或隱含的條件看不出來,或解題既用的公式不對或該用一、二級結論,而用了原始公式,都會使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受到影響,考試中得高分就成了空話。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高中物理學習技巧

  一、知識框架認可

  學習物理時,大多物理生採用的是大海撈針式的學習方法,他們往往做了大量的習題,但對其需要的掌握的基礎知識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會考查哪些知識點,他們只求知道要考哪些題型。要是題目稍加變化,他們就束手無策,不知所措。所以,很多學生雖然做了大量的習題,考試卻並不理想。

  鑑於此,學生應該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做題時,做到有的放矢,透徹理解大綱所要求的考查的範圍和重要的知識考點。這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盲目地去做那麼多的習題,讓人苦不堪言。

  要重視並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有機聯絡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節,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

  二、用規律、性質解題

  大多物理生解題時,習慣層層展開,不知道如何去整體處理一類問題。只有找準解題所需要的規律和性質,找對切入點,這樣才能一蹴而就,使問題簡單化,輕而易舉地解答習題。應該站在高處看問題,高屋建瓴。平時多進行專項訓練,找準重要規律和常用考查手段。

  三、避深難,重基礎

  很多學生大量地練習高難習題,花費大量心血,其結果是往往考一道很簡單很基礎的習題,卻不知道如何回答,甚至認為題目不可能有這麼簡單。很多教師也是給學生鋪天蓋地地佈置大量習題,拼命加碼也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承受,其結果往往是使學生產生畏難厭學情緒。特別是物理這門學科,很多學生還沒接觸就覺得可怕。

  四、強化橫向聯絡,拓寬知識面

  物理學與生活實際聯絡緊密,而很多學生卻缺乏常識,往往讀不懂題目所要展示的情境意義。所以,學生應該大量閱讀有關自然科學的書籍,特別是與物理有關聯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