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議論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議論文有哪些解題技巧呢?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1、論點***證明什麼***

  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率分論點***

  ⑴明確:分論點可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

  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

  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

  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

  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

  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湖,歸結出中心論點;

  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

  ⑴論據的型別:

  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

  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

  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

  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

  ①舉例論證***例證法*** 事實論據記敘

  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 道理論據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④比喻論證比喻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

  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

  ③聯絡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4、議論文的結構

  ⑴一般形式:

  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型別:

  ①並列式 ②總分總式③總分式④分總式⑤遞進式。

  5、駁論文的閱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

  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論據;

  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6、常見考點

  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

  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

  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誌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箇中心論點。

  第五、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援什麼,這就是論點。

  ②、議論文的論據考點: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一般全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絡。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係的部分。明確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準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原意。

  ③、議論文的結構、層次考點:結構有:並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高中語文議論文學習方法

  初學這些議論文的操作方法,

  可以從模仿開始。以一篇文章為例。最典型的是吳晗的《談骨氣》 :

  1.引論部分:開篇提出論點:我們中國 人是有骨氣的。

  接著,用孟子的話解釋論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本論部分 :用三個事例分別證明論點:文天祥 的富貴不能淫;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貧賤不能移,聞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3.結論部分:解釋當今無產階級的骨氣併發出號召。

  三個部分之間都有過渡:在引論和本論之間有“我們祖 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 事蹟,還有他積極的教育意義。”引出下面三個事例的敘述。本論和結論之間有“孟子的這些話,雖然在兩千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在,還有他積極的意義。”進行過渡。

  在第一和第二例之間,有“另一個故事”“還有個例子”進行過渡。這些過渡句,使文章渾然一體。

  三個部分分別回答了三個問題:引論部分解答 “是什麼”的問題;本論部分解答“為什麼***有骨氣***”的問題;結論部分回答“我們怎麼辦”的問 題。

  三個事例都是概括敘述的,每個事例的後面都有幾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闡明瞭事件所包含的意義,把事 例緊 緊地扣在論點上,是論點和論據聯絡的紐帶,否則就就事論事,論點和論據脫節了。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它通過列舉事實材料和運用邏輯推理,來闡發,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表明對問題的觀點和態度。各行各業的人為了接受或表達思想,都需要經常閱讀和寫作這種文體。

  一篇議論文,通常包含論點、論據、論證三大要素。論點是議論文所闡發的思想觀點;論據是文中用來證明論點的根據;論證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關係的揭示。這三者的緊密關係,構成了一篇議論文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