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一模語文試題答案

  一模考試可以讓你粗略知道自己哪部分知識點還理解不夠透徹,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西城一模語文試題

  本試卷共10頁,150分。考試時長150分鐘。考生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併交回。

  一、本大題共7小題,共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題。

  有些外國人頗為羨慕中國人有私章。他們覺得在小小的一塊石頭上刻上自己的名姓,或陰或陽,或篆或籀,或鐵線或九疊,都怪有趣的。抗戰時期,聞一多在昆明,以篆***zuàn***刻圖.

  章為副業,當時過境的美軍不少,常有人登門造訪,請求他的鐵筆。他照例先給對方起一箇中.

  國名字,告訴他們那幾個中國字既是諧音,又有吉祥高雅的涵義。對方已經樂不可支,然後就.

  會約期取件,當然是按潤例計酬。雖是 ***甲*** ,卻也不輕鬆,視石之大小軟硬而用指力、腕力或臂力,積年累月地捏著一把小刀,伏在案上於方寸之地縱橫排奡,勢必至於兩眼昏花,肩聳背駝,手指磨損。對於他, 。

  在字畫上蓋章,能使得一幅以墨色或青綠為主的作品,由於硃色印泥的襯托,而顯得格外生動,有 ***乙*** 之妙。據說這種做法以酷愛文化的唐太宗為始,他有自書‚貞觀‛二字的聯珠印,嗣後唐代內府所藏的精品就常有‚開元‛‚集賢‛等鈐記。一般而言,收藏家或鑑賞家.

  在字畫名跡上蓋個圖章原不是什麼壞事,不過一幅完美的作品若是被別人在空白處蓋上了密密麻麻的大小印章,卻是 ***丙*** 。最討厭的是清朝的皇帝,動輒***zhé***於御題之外加蓋什麼.

  ‚御覽之寶‛的大章,好像非如此不足以表示其佔有慾的滿足。最迂***yū***闊的是一些藏書印,.

  如‚子孫益之守勿失‛、‚子孫永以為好‛、‚子子孫孫永無鬻‛之類,我們只能說其情可憫,其愚不可及。

  明清以降,文人雅士篆刻之風大行,流落於市面的所謂閒章常有奇趣,或摘取詩句,或引用典實,或直寫胸意。有時候還可於無意中遇到石質特佳的印章,近似舊坑田黃之類。先君嗜.

  金石篆刻,積有銅器銘文、碑石拓片很多,印章亦不少,喪亂中我僅攜出數方,除‚飽蠹樓藏書印‛之外盡屬附章。有一塊長方形壽山石,刻詩一聯‚鷺拳沙岸雪,□□□□□‛,不知是誰的句子,也不知何人所鐫***juàn***,我覺得對仗工,意境雅;書法是陽文玉筋小篆,尤為佳妙,.

  我喜歡它文字凸起有稜、圓融秀麗之貌。還有一塊白文‚春韭秋菘‛,我曾蓋在一幅畫上,後來注這幅畫被一外國人收購,要我解釋這印章文字的意義,我當時很為難,照字面翻譯當然容易,說明典故卻費周折。南齊的周顒家境清貧,‚文惠太子問:‘菜何味勝?’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春韭秋菘代表的是清貧之士的人品之清高。早韭嫩,晚菘肥,菜蔬之美豈是吃牛排吃漢堡麵包的人所能領略? ***取材自梁實秋《圖章》,有刪改***

  【注】排奡***ào***:形容文筆剛勁有力。

  1.文中加點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篆***zuàn***刻 副業 B.動輒***zhé*** 諧音 ....

  C.迂***yū***闊 胸意 D.所鐫***juàn*** 嗣後 ....

  2.在文中***甲******乙******丙***三處依次填入詞語,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雕蟲小技 妙筆生花 畫蛇添足 B.雕蟲小技 畫龍點睛 大煞風景

  C.舉手之勞 妙筆生花 大煞風景 D.舉手之勞 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

  3.在第一段結尾橫線處填入一句話,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篆刻已不復是謀生苦事,而是文人雅事了

  B.篆刻不但是文人雅事,而且是謀生苦事了

  C.篆刻已不復是文人雅事,而是謀生苦事了

  D.篆刻不但是謀生苦事,而且是文人雅事了

  4.在文中方格處填入下列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日色冷青松 B.蟬翼柳塘風

  C.禪房花木深 D.梅柳渡江春

  5.文中涉及一些中國文化常識,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潤例:過去請人作詩文書畫的酬勞稱之為潤筆,而將所定的標準就稱為潤例或潤格。

  B.閒章:中國傳統文人常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來鐫刻成章,內容廣泛,意趣盎然。

  C.金石:中國古代以前朝的銅器和碑石為研究物件,涉及文字、歷史、書法、文學等。

  D.陽文:指採用刀刻等傳統技術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圖案。

  6.下列文句所表現的精神品格與“春韭秋菘”不同的一項是***3分*** ..

  A.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

  B.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五柳先生傳》***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陋室銘》***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

  7.下列對圖章功用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A.使畫作更生動 B.表明藏書歸屬

  C.推動字型演變 D.展現文人雅趣

  二、本大題共5小題,共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

  東平憲王劉蒼,建武十五年封東平公,十七年進爵為王。蒼少好經書,有智思,顯宗甚愛重之。是時中興三十餘年,四方無虞,蒼以天下化平,宜修禮樂,乃與公卿共議定南北郊冠冕、.

  車服制度及光武廟登歌、八佾舞數,語在《禮樂》《輿服志》。

  四年春,車駕近出,觀覽城第,尋聞當遂校獵河內,蒼即上書諫曰:‚臣聞時令,盛春農事,.

  不聚眾興功。動不以禮,非所以示四方也。‛帝覽奏,即還宮。

  蒼在朝數載,多所隆益,而自以至親輔政,聲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歸職,帝不聽。其.後數陳乞,辭甚懇切。五年,乃許還國。 肅宗即位,尊重恩禮逾於前世,諸王莫與為比。后帝欲為原陵起縣邑,蒼聞之,遽上疏諫,帝從而止。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問。蒼悉心以對,皆見納用。

  六年冬,蒼上疏求朝。帝以蒼冒涉寒露,遣謁者賜貂裘,使大鴻臚竇固持節郊迎。帝乃親自循行邸第,豫設帷床。蒼以受恩過禮,上疏辭曰:‚臣聞卑高列序,上下以理。陛下親屈至尊,

  注降禮下臣,每賜宴見,中宮親拜,事過典故,臣惶怖戰慄,誠不自安。此非所以示群下、安臣

  子也。‛帝省奏嘆息,愈褒貴焉。 .

  蒼還國,疾病,帝馳遣名醫,使者冠蓋不絕於道。明年正月薨。元和三年,幸東平宮,帝追感念蒼,謂其諸子曰:‚思其人,至其鄉;其處在,其人亡。‛因泣下沾襟。初,蒼歸國,驃騎時吏丁牧、周栩以蒼敬賢下士,不忍去之,遂為王家大夫,數十年事祖及孫。帝聞,皆引見於前,既愍其淹滯,且欲揚蒼德美,即皆擢拜議郎。

  論曰:孔子稱‚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若東平憲王,可謂好為嘆息嗚呼遠隙以全忠釋累以成孝夫豈憲王之志哉!

  ***取材於《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注】中宮:皇后居住之處,借指皇后。

  8.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分***

  若其辭至戚去母后豈欲苟立名行而忘親遺義哉蓋位疑則隙生累近則喪大斯蓋明哲之所為嘆息嗚呼遠隙以全忠釋累以成孝夫豈憲王之志哉

  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蒼以天下化平 以:認為。 .

  B.尋聞當遂校獵河內 尋:不久。 .

  C.上疏歸職,帝不聽 聽:允許。 .

  D.帝省奏嘆息,愈褒貴焉 省:反省。 .

  10.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A.動不以禮,非所以示四方也

  不依據禮法而採取的行動,不是用來昭示四方的做法

  B.尊重恩禮逾於前世,諸王莫與為比

  ***肅宗***尊奉恩禮超過前代,歷代帝王中沒有人能夠與他相比

  C.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問

  從這以後,朝廷每有疑而難決的政事,總派人***前往***徵求***劉蒼的***意見

  D.中宮親拜,事過典故

  皇后親自***向臣***行拜禮,***臣所接受的***禮遇超越了常例的規定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A.劉蒼作為皇親被封王,但其影響大、有聲望靠的是自身才智。

  B.劉蒼多次向帝王提意見,非但沒有觸怒帝王,反而很受器重。

  C.劉蒼經歷艱辛朝見君王,肅宗到郊外迎接以示對劉蒼的尊重。

  D.丁、週二位輔佐劉家幾代人的事實,側面顯示出劉蒼的魅力。

  12.文中說:“若東平憲王,可謂好禮者也。”結合文意,概括東平憲王的“好禮”表現在哪些

  方面,請作簡要說明。***6分***

  三、本大題共1小題,共13分。

  1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①-③題。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① 周邦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

  ②新淥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③④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

  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注】①此詞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縣令期間在無想山消夏時所作。 ②濺濺:流水聲。

  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時飛來,秋社時飛走。 ④尊,通“樽”,酒杯。

  ①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風老鶯雛”三句,寫夏初風物,取景典型,饒有特點,給人成熟飽滿之感。

  B.烏鳶樂、溪水喧,作者筆下的景物蘊含活力,呈現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態。

  C.“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句有暫時拋開個人榮辱,向酒杯中找尋寄託的意味。

  D.“歌筵畔”三句,寫在絃歌與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現出渴望歸隱的決絕態度。

  ②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麼手法?這樣寫有何妙處?***6分***

  ③用古代詩文原句填空。***4分***

  上片末尾,周邦彥由自身遭遇聯想到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述境況。二人所處環境均為低溼之地:周邦彥是‚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白居易則是‚住近湓江地低溼, ‛。二人仕途所遇也均有困頓之感:周邦彥是‚憔悴江南倦客‛,被外放為官;白居易則是‚ ‛,被貶為江州司馬且困居九江。故周邦彥憑闌,大有二人同為苦命之人的感慨,這就應了白居易所說的‚ , ‛。兩位詩人隔空交會,可謂宦海漂泊,古今同一。

  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4—17題。

  漫話“漁樵”

  ‚漁樵‛中的‚漁‛和‚樵‛,本意分別為‚打漁‛和‚砍柴‛,是農耕社會時期極其常見和平凡的兩種勞動;它們合在一起時則指兩種身份,即漁父和樵夫。有意思的是,這兩類勞動者在中國歷史中被一些文人合二而一,並被賦予了高雅、曠達甚至超凡入聖的品性,每每具有哲人的智慧。就說《屈原列傳》中的那位漁父吧,在屈原表明自己不會聽從勸告,寧死也不願讓光明純潔蒙上世俗塵埃的意思之後,他只好笑著拍打船槳唱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其中就包含一種與世推移的思考,足可見得這不是一般的漁父,他的舉止和言談都有不同尋常的高雅。《觀棋爛柯》的傳說,則將樵夫的隱逸高超流傳於世: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見童叟下棋,站在一旁觀看,一局終了,拾起斧頭欲去,斧柄已經腐朽,回到家裡,無人相識,原來已經過了百年。這和那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真可謂異曲同工,彷彿都在表明‚漁‛和‚樵‛有著一般人所不具備的‚特異功能‛。除開傳說,真實的漁父和樵夫還有的是,像姜子牙、嚴子陵就都曾是‚釣叟‛,朱買臣得志之前也曾經砍柴賣柴,有了這些青史留名的‚漁‛‚樵‛,也就難怪‚漁樵‛要與高雅以及學識聯絡在一起了。

  漁和樵本來是兩碼事,為什麼被文人、被歷史這樣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樵夫和漁父和山水最親近,所以就很自然地被看成超然物外、遠離名利卻又旁觀興亡成敗的理想人物。在一些士大夫筆下,他們儘管大字不識,卻德才兼備,博古通今,而且在飲酒食魚之中享用無盡的自由,甚至於被推崇為‚不識字漁樵士大夫‛。歷史的真實是,漁樵和士大夫屬於截然不同的兩個階層。那些漁樵,苦於生活的基本需要,風裡來雨裡去,‚君看一葉舟,出沒***裡‛可謂漁父生活的寫照,而‚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則是歷史上樵民的普遍心態。這樣的‚漁樵‛,其實是很難有財力學問、閒情逸致去飲酒品茗、說古道今的。

  之所以有‚不識字漁樵士大夫‛,是和文人即知識分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分不開的。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就是‚士‛,也即一般意義上的‚文人‛,其進身之階往往是儒家道統下的‚學而優則仕‛。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仕途坎坷,一些人雖然屢有作為,也往往因為正直、犯顏而屢屢遭遇不平。儒家固然主張‚入世‛,卻也並不排除‚出世‛即退隱的必要,孔子就曾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況且,在服膺儒教的同時,還會接受道和佛的影響,自給自足、遺世獨立也就成了他們的第二天性。這樣一批知識分子,無論怎樣廉潔正直,怎樣熱衷事功,自我寬解,力求曠達,也難免時有退隱避世的虛無之感,託身漁樵、寄情山水也就成了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 ***取材於劉禹軒《漫話“漁樵”》,有刪改***

  14.下列有關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漁樵”一詞中的“漁”和“樵”,最初只是指平常的打漁和砍柴兩種勞作,後來才逐漸

  被賦予新的內涵。

  B.屈原不為漁父的勸說所動,選擇用死來捍衛光明純潔,顯示出他和那些有與世推移處世

  思想之人的不同。

  C.在中國歷史上,“漁樵”是一個具有特異功能的群體,晉人王質以及武陵漁人就是這一

  群體的代表人物。

  D.一些青史留名的漁父和樵夫,加強了人們對漁樵身份的美好想象,讓漁樵與高雅以及學

  識聯絡在了一起。

  15.下列有關漁樵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解釋漁樵文化的成因,可以從理解孔子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入手。

  B.對所謂的“不識字漁樵士大夫”的推崇,美化了漁樵文化中的漁樵勞作。

  C.漁樵文化內涵的最後確定,有賴於漁父樵夫社會身份和地位的不斷提高。

  D.漁樵文化中本來就兼有儒家的仕、隱觀念,與道、佛等還有一定的聯絡。

  閱讀下面連結文字,完成16、17題。

  蘇軾的內心與漁樵文化保持著緊密的聯絡。他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往黃州,經歷了人生中的最黑暗時期。但是,也正是人生中的這一次遭遇,讓蘇軾更加接近真實的社會,更加接近真實的自己。這一時期的蘇軾,彷彿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加明白,自己所傷懷的功業無成,其實是因為建功無門。此外,蘇軾的黃州生活經歷,除了與黃州一帶名士山川之間深得心意的交遊,甚至還曾躬耕於黃州東坡,可能確實過了一段‚漁樵‛生活。他那兼有自謔、自得意味的自號‚東坡居士‛據說也即由此而來。由此看來,被貶黃州時期的作品中時時出現的‚主‛‚客‛,既是文學體式的一種標誌,其實也是蘇軾自覺省視個人命運的心理反應。應該說,被貶黃州同時成就了蘇軾的文學高度和哲學高度。 ***取材於肖亦若《被貶黃州的蘇東坡》,有刪改***

  16.用古代詩文原句填空。***選填其中4句,每句1分******4分***

  連結文字中說,被貶黃州同時成就了蘇軾的文學高度和哲學高度。從文學而言,創作於這一時期的《前赤壁賦》無疑是其思想最為斑斕的一種呈現,其中就有句子直接關涉到漁樵:‚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① , ② ,舉匏樽以相屬。‛《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雖然有對‚千古風流人物‛的景仰,最後還是難免夢一般的喟嘆和逃避:‚ ③ , ④ 。‛難得的是,身居黃州的蘇軾,在回望來路時仍能以‚ ⑤ ,歸去, ⑥ ‛來剖明內心的曠達與超然。

  17.如何理解蘇軾內心的“漁樵”觀?結合《漫話“漁樵”》以及連結文字,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6分***

  五、本大題共4小題,共21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題。

  窮 人 樹

  一

  密林深處,陽光從樹梢上篩落下來,投下一地斑駁。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已經脫離了同伴,進入一個無人之境。我希望在這與世隔絕的瞬間,聽到他的聲音,我甚至希望看到他穿著白色長衫的身影、飄著白色鬍鬚的臉龐。

  這是什麼?土路一側,雜亂無章的林間空地裡出現了一排整齊的青草,大約有三四米長吧,高不過30公分。難道,他就在這裡?

  我停住腳步,四下打量,沒有墓碑,沒有墓室,只有幾束野花,那是剛剛和我擦肩而過的外國人從附近採來的。

  我只能相信,就是這裡了。

  我走近那一排像哨兵一樣列隊的青草,彎下腰,我把我的手掌按在青草附近的泥土裡。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許想感受一下歷史中某個時刻的溫度?應該是。

  同行們陸續趕到。大家按照中國民間的習俗,鞠躬。

  青草下面,是19世紀俄羅斯最傑出的作家、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二

  東翼樓是托爾斯泰最後的住所。我們看到了追求‚平民化‛的托爾斯泰當年種地的農具、做鞋的工具,還有一些簡樸的生活用品。

  東翼樓的門前,有一棵小樹,單薄瘦弱。據說,當年來尋求托爾斯泰幫助的窮人常常在這棵樹下聚集,托爾斯泰寫作之暇便在樹下的長椅上同農奴們交談,幫助他們尋求自由之路。所以,這棵樹被人命名為‚窮人樹‛——當然,此樹已非彼樹,這棵樹是那棵樹的後代,不變的只是位臵,它的名字仍然是‚窮人樹‛。

  晚年的托爾斯泰為了擺脫榮譽和財富,曾經稱自己為T〃尼古拉耶夫──我不知道這個名字的含意,而此時,我突發奇想,也許,這個名字的含意就是‚窮人樹‛。

  在東翼樓裡,我們幸運地聽到了托爾斯泰講課。那是從一個半世紀以前留下的一臺留聲機裡複製下來的。翻譯告訴我們,內容都是托爾斯泰晚年勉勵孩子的話:快樂生活,學習知識,做有用的人。

  三

  1910年10月28日清晨,托爾斯泰莊園仍然沉浸在睡夢之中。托爾斯泰躡手躡腳下樓,拎上簡單的行裝,和他的私人醫生一起,消失在夜空之中。在火車站,他潦草地給妻子寫了一封信:‚我做了我這個年齡的老人通常做的,我離開了這種世俗的生活,為了在孤獨和平靜中度過我的有生之日。‛

  但世界不允許‚它的‛托爾斯泰屬於自己,屬於他本身的、省察的意志。普通百姓也不能容忍托爾斯泰離開他們,拋棄他們。對於托爾斯泰行為的阻止,可以說是全民皆兵,聲勢浩大。 茨威格說,是上帝及時地派來了增援部隊——死神將托爾斯泰從人間的包圍中解脫出來,讓他回到他想達到的理想境地——在逃亡途中他罹患感冒,在11月4日夜裡,這棵蒼老的‚窮人樹‛又一次振作起來並呻吟道:‚農民,農民究竟怎樣生活?‛

  11月7日,比所有人都更明白地看過這個世界的眼睛熄滅了。托爾斯泰最後說的話是,人類所有的哲學只有一句話──愛與和平。

  從東翼樓到墓地,直線距離應該有一公里以上。托爾斯泰下葬那天,他生前的同盟者、受惠者、崇拜者、反對者、政府的工作者„„從四面八方趕來。以東翼樓門口的‚窮人樹‛為起點,托爾斯泰的遺體由幾千人用雙手託著,接力傳遞,送到了墓地。今天我們已無從看到那種朝聖般的場景,但我們的內心依然能夠感受到在那一段時空裡凝聚的情感。

  四

  一張似乎是托爾斯泰留在人間最完整形象的畫像:白鬚如瀑、身著白色長衫的矮個子老人,赤裸雙腳,立在土地上,他的雙手插在腹前的腰帶裡,長衫的口袋裡沉甸甸地裝著一本紅色封面的書本,露出一角——應該是《聖經》,晚年的托爾斯泰主張讓靈魂主宰肉體,使自己走向道德完善。

  茨威格在描繪托爾斯泰外貌時說:‚從這個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東西……混在人群裡找都找不出來。‛因為臉的平庸,就突顯出眼睛,高爾基的描寫最為經典:‚托爾斯泰這雙眼睛裡有一百隻眼珠。‛——凡是從這雙眼睛面前經過的一切、哪怕極其微小的事物,還有假象,無不為其洞悉。它們像X光一樣透視著社會和人間的奧祕,就是這雙眼睛日積月累的觀察,建築了《復活》《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正因為擁有這雙眼睛,所以托爾斯泰能夠擁有常人不能擁有的東西,那就是對於人的意義、人的生活、人的尊嚴的理解,還有社會的諸多問題,關於等級的形成,親情、愛情、倫理道德等等——正是因為他擁有深邃的思想,所以他肯定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屬於他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五

  站在托爾斯泰莊園門口不足百米的‚小街‛上,打量莊園內外,我突然想,俄羅斯人真是太缺乏商業頭腦了,像托爾斯泰這樣重量級大作家的故居,是幾近天賜的旅遊資源。如果——我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思維推論——可以把這裡打造成為一個旅遊重鎮,從而帶動當地的經濟。他們居然就讓它荒廢著,依然只是一個古老破舊的村莊。

  聽了我的想法,翻譯沉思了一會兒對我們說,俄羅斯人的理念是儘可能地保持名勝古蹟的生態。如果不是政府嚴格控制,各國人,尤其是中國人,早就在這裡投資了。

  哦,我說。我只說了一個字,就不再說話了。因為,我所想到的,正是托爾斯泰當年極力逃離的。我為我一剎那的念頭感到慚愧。

  傍晚,我們離開了托爾斯泰莊園。夕陽西下,岡巒起伏,奧卡河碧波盪漾,在我們的視野裡蜿蜒延伸,直到匯入落日餘暉,水天一色。我的心中湧動著那首淳樸的歌謠,那雜樹叢生的墓地和那像哨兵一樣列隊的青草,在眼前揮之不去。

  ***取材於徐貴祥《窮人樹》,有刪改***

  1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A.第一部分中先後用“難道,他就在這裡”和“我只能相信,就是這裡了”,表明自己由

  驚疑到不得不相信的心理過程。

  B.第三部分中寫人們對托爾斯泰出走的阻止,意在表明托爾斯泰不應該屬於自己,不應該

  為自己的平靜而拋棄他的人民。

  C.第四部分中引用茨威格和高爾基對托爾斯泰的描述,從不同側面突顯出托爾斯泰善於觀

  察並能夠看透事物本質的特點。

  D.全文通過對作者在托爾斯泰莊園所見、所思、所感的敘寫,表達了對托爾斯泰的敬慕,

  其中蘊含著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19.文章第五部分中說:“我為我一剎那的念頭感到慚愧。”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6分***

  20.文中兩次提到“像哨兵一樣列隊的青草”,這有什麼作用?***6分***

  21.對托爾斯泰來說,“窮人樹”具有特殊意義。作者認為“T·尼古拉耶夫”的含意也許就是

  “窮人樹”。根據文意分條概括作者如此猜想的原因。***6分***

  六、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

  22.微寫作***10分***

  閱讀下面文字,從後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富有文化傳統同時也最具形象美感的文字之一。目前,漢字書寫中的問題非常突出,這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

  ①一位初學漢語的外國朋友有興趣瞭解漢字,請寫一段文字向他介紹漢字的特點。

  要求:內容明確具體,語言簡潔。

  ②校學生會建議設立本校“漢字書寫日”,請寫一段文字闡述提交這一建議的原因。

  要求:理由充分合理,有感召力。

  ③很多人在漢字書寫中都有自己的獨特體驗,請寫一段文字來抒發自己對漢字的情感。

  要求:情感健康真摯,富有文采。

  23.作文***50分***

  紛繁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需要我們真誠面對並深入思考。

  請在‚自由‛‚英雄‛‚經典‛和‚青春‛中任選一詞,也可以自擬一詞,填入下面兩處橫線中任意一處並以其為題,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自定文體***詩歌除外***。

  ①真正的 ② 之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