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常見考點及命題趨勢

  解讀

  問題一:生物高考的重點在哪裡?

  這個問題要看考生的目標是什麼,如果考生的目標是理綜中生物拿到75分以上,那三本必修及兩本選修內容全部都是重點,因為生物的知識考查的比較雜,在高考說明中囊括了必修和選修的所有內容。但是如果考生的目標沒有那麼高,那還是有一些高考必考內容的,

  必修一:細胞結構***以選擇題居多***

  細胞代謝***包括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通常以選擇和大題的形式考查***

  細胞的增殖與分化***選擇題及實驗題形式考查***

  必修二:基因分離與自由組合定律及伴性遺傳***每年高考必出大題,通常是雜交實驗形式***

  減數分裂***大題及選擇題,一般與遺傳定律及有絲分裂關聯***

  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一般以選擇題形式考查***

  必修三:神經調節***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

  體液調節***一般以選擇題或實驗的形式考查***

  免疫調節***這幾年高考的熱門考點,通常是以大題或實驗形式考查***

  生態系統***這幾年高考的熱門考點,通常以選擇和大題的形式考查***

  選修:植物組織培養、微生物培養、基因工程、單克隆抗體***關於選修在高考中通常不會考的太難,一般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名詞,所以關於選修大家也不用研究的太深***

  問題二:北京高考的趨勢是什麼?

  從總體上說,關於生物的考察從原來的基礎型開始逐漸向能力型轉變,對四大能力的考察越來越多,在這裡再重申一下高考的四大能力所包括的內容:

  1、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包括三個層次,第一是對核心概念的本質的理解,例如: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是指在生物體內含量萬分之一以上的,這樣的話就非常容易讓大家聯想到微量元素就是在生物體內含量萬分之一以下的,但這樣定義微量元素是錯誤的,微量元素是指在生物體內含量特別少,但又是生物體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那我們如何理解這句話,比如說,在化妝品中一般都含有鉛,所以鉛這種元素是人體內含量萬分之一以下的,但由於不是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所以,並不屬於微量元素。第二是建立知識的內在聯絡,把知識系統化,比如說,我們在學習免疫的時候,靶細胞就是指被病毒或細菌侵入了的細胞,但如果在選擇題中出現這句話就是錯的,因為我們在體液調節的時候,把激素作用的細胞也稱為靶細胞,所以只說靶細胞就是指被病毒或細菌侵入了的細胞就不夠全面了。第三是能運用生物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判斷,關於這一點實際上還是對核心概念本質的理解,因為如果不真正意義上理解知識的本質,是沒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

  2、實驗與探究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第一是對書上的18個重點實驗的原理、過程以及操作要熟悉。第二是要對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這也是北京實驗題常考的形式,給出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要求對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第三是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實際上也就是實驗的設計,關於實驗設計一直是高三考生最為頭疼的部分,在實驗設計中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問題,

  北京考察純的實驗設計題很少,對實驗能力的考察還是主要集中在前兩個能力的考察上,但實驗設計是全國高考的一個趨勢,很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年內在北京的試題中出現。

  3、獲取資訊的能力:實際上指的就是資訊題,在題幹中給一段知識,這個知識是我們沒有學過,或者是學過但沒有學得那麼深,但是一定與我們學過的知識是存在聯絡的,我們要根據題中所給資訊和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實際上就是考察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綜合運用能力:理論聯絡實際,用所學的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

  為什麼現在的高考對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呢,實際上還是源於高中與大學的脫節,生物是一門實驗科學,大部分的結論是通過實驗得出的,但很多考生在進入大學以後,對於實驗的設計,對於實驗操作以及結果分析確實非常弱,所以現在在高考中越來越注重實驗能力的考察。另外,就是在大學中生物中要寫一些學術論文,這就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和相關文章,並從中提取有用的資訊,所以高考中加入了資訊提取能力,所以說,關於能力的考察是動用高考指揮棒的功能,讓學生從中學起就建立一種生物學能力,是有利於學生髮展的,也是高考未來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