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集體備課計劃

  對於一年級的備課組教師們來說,計劃的制定是一份必要的工作!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集體備課計劃,歡迎閱讀!

  ***一***

  一、指導思想

  集體備課就是利用集體的智慧與知識,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勢,通過教學資訊的交流與互補,在課前對教材、對學生、對教法、對學法、對課程資源等進行充分的準備與整合,以及課後對上課情況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進策略,從而達到共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集體備課是教師掌握教學規律,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業務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必須強化集體備課,發揮群體效應。

  二、合作原則

  1、合作原則:新課程改革在倡導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要求教師合作探究,形成研討氛圍,發揮“集團效應”的優勢。“一種思想與另一種思想交換,可以形成兩種思想。”集體備課作為教師合作研討的一種有效形式,對於發揮教師團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初期,教學中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集體備課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師個體研究勢單力薄的情況,發揮集體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學中的不足和失誤。

  2、繼承和發揚原則。我們要避免純粹的“拿來主義”,對於網路教育資源和現有的教案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有舍取、有

  選擇的吸收和利用,形成自己的特色。

  3、共性與個性結合原則。主教案是集體智慧的成果,操作性強,但由於每位教師所面對的個體不同,必須因材施教,要有針對性的個性教案,在課堂上做到二者有機結合,避免出現“模式教育”。

  三、“集體備課”的程式

  ***一***定時間:週二下午第一節課。 ***二***定地點:一年級辦公室。 ***三***定內容:

  1、研究教材:按照課程標準和教學基本要求的規定,認真鑽研教材,領會教材意圖。備課時,要儘可能地多收集、閱讀資料。可以上網查詢各種備課資料,取長補短,將新的教學理念結合班級、學生、教師***本人***、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等情況進行資料的整合、取捨,實現最優化。明確所教章節的內容在本學科及該專業培養中所處的地位;瞭解本章節的內容與其他章節以及其他學科之間的關係。然後確定本章節在講課時的深度、廣度及講授範圍,突出重點,注意難點,力求少而精。

  2、研究學生:備課時應充分考慮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生的年齡、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還應備好學生上課時可能會提出的各種問題,做到“胸有成竹”。

  3、研究教法:第一、選擇教學方法時,在考慮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要兼顧各個方面,所選擇的教法要富有教學哲

  第2/4頁

  理,能隨機應變。第二、要有創新意識。教師講課的方式要有“新意”,要在“新”、“奇”上下功夫。要注重激發學生興趣,不斷創設學習情境,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給予學生寬闊的思維空間。第三、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有趣,富有鼓動性。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有賴於教師富有鼓動性的教學語言。

  4、研究學法: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不同的學法及不同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自學自悟、討論交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不懂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5、課後對上課情況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進策略。 ***四***定中心發言人。

  每個集體備課小組的每一次集體備課應該有一位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應該有詳細的準備,其他組員略簡,結束時交教導處。

  四、“集體備課”的活動要求。

  1 、教師要按照規定的時間,按時到達指定的地點,進行集體備課,不得遲到或缺席。若因特殊情況,確實不能進行集體備課,必須提前請假,並安排好補備時間。

  2、集體備課期間,參加集體備課的教師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做與集體備課無關的事情,保證集體備課的質量。

  3、集體備課結束前,備課組長要將下次集體備課的內容和中心發言人確定好,以便提前作好準備。

  ***二***

  指導思想:

  貫徹執行學校工作精神,以“鞏固特色,提升質量”為重點,將小先生制融入課堂,發揮“勵進小先生”特色專案的優勢,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具體工作:

  1.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熟悉教材內容,明確各部分知識在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及相互關係,不僅體現本冊教學任務,還注意知識的前後聯絡,有的放矢組織教學工作。在掌握本冊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鑽研教材編寫意圖,明確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難點,把握教學進度。

  2. 在各自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堅持集體備課,做到“四定三提前”,具體要求如下:每次活動保證全體成員出席,不遲到,不早退。“四定”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備人;“三提前”即提前告知備課主題、準備人提前準備教學設計和說課稿,提前一天通知本組全體成員。備課組長開學初與教研組長共同商討,共同確立研究主題。集體備課前圍繞主題,主備人完成一份教學設計和一份說課稿。集體備課時共同研討,共商策略,共同完成二次修改***需手寫***和集體備課研討記錄,記錄每位教師就相關教學環節所提出的一些改進意見以及就相關主題的所思所想。集體備課後一週內要將共同打造教學設計在組內展示,在下一週的教研組活動時研討、評課,形成一份精品案例,一學期共要有4份這樣的案例。

  3.校特色“勵進小先生”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在備課環節中,注重“勵進小先生”的培養。

  4. 組內進行實踐課的交流,推選一名教師進行微型課的實踐。

  5.對學生作業的佈置進行討論。***主要集中在智慧園及兒童樂學園的題目上***

  6.為參加新燕杯課堂競賽的老師磨課,進行集體研討。

  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制訂備課組工作計劃。

  2.備好開學兩週的教案和智慧園題目的確定。

  3.第一、二單元“精品課例”的研討。

  4. 針對近期所學內容的作業進行反饋。

  十月份:

  1.進行備課抽查與反饋,重點工作在於二次修改和課後反思上。

  2.第三、四單元“精品課例”的研討。

  3. 為參加新燕杯、紅楓杯課堂競賽的老師磨課,集體研討。

  4. 針對近期所學內容的作業進行反饋。

  十一月份:

  1.期中考試並分析試卷,透過試卷命題再次來明確相關教學要求。

  2.第五、六單元“精品課例”的的研討。

  3.組內進行實踐課的交流,推選一名教師進行微型課的實踐。

  4. 針對近期所學內容的作業進行反饋。

  十二月份:

  1.積極開展數學周相關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與用處。

  2.第七、八單元“精品課例”的研討。

  3. 針對近期所學內容的作業進行反饋。

  一月份:

  1.制訂複習計劃,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

  2.做好備課組工作總結。

  備課組人員:

  一年級:鍾振霞、徐雲、張曉豔 二年級:倪倩、顧麗麗、林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