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晨讀資料

  語文晨讀課是語文學科組織教學的重要環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呼 喚 激 情

  激情,是春的蓬勃,夏的熱烈,秋的輝煌,冬的坦蕩。

  激情是一種真——一種敢愛敢恨,而且愛憎分明的真,它決不暖昧、猥瑣、瞻前顧後。

  虛偽狡詐者,與激情背道。他們總得藏著掖著什麼,唯恐稍不留意,便露出廬山真面目,被人識

  破裡面的陰險與詭計。

  患得患失者,同激情陌路。他們的“陰晴風雨”總與利害牽手。談笑之間,先權衡利弊,掂掂斤

  兩,把好“分寸”之關——千萬不要“因小失大”。

  激情是一種美,——一種豪放大氣的美。

  奔騰的內熱噴湧而出,形成壯觀的火山爆發,那是地球沸騰的熱血!咆哮的海水驚濤拍岸,跌宕

  出波峰浪谷,那是大海淋漓的抒情!

  激情與創造攜手,激情與活力同行。喬丹的凌空一躍,定格那矯健的陽剛之美;李白的仰天長吟,唱出那曠達、壯闊之情。激情是藝術的母親,但詩意的人生卻不是藝術家的專利。激情,屬於每個季節的生命,屬於永不衰老的心靈。

  激情是徐悲鴻筆下馳騁的駿馬——揚蹄萬里,一往無前;激情,是貝多芬指間奏響的“命運”—

  —鏗鏘激越,不屈不撓!

  激情,是你我對生命深深的眷戀,對未來無限的嚮往。它引導我們披荊斬棘,灑潑明天壯麗的畫

  卷??

  願激情永駐,生命長青!

  精 神

  大寫的人,要有大寫的精神。

  天行健,宇宙之精神;地勢坤,大地之精神;剛直無言,高山之精神;博大有容,大海之精神。

  有明月星辰相輝映,天空才燦爛輝煌;有寶貴精神作支柱,人生才豐富多彩。

  精神的失落,比災難與不幸更可怕;精神的復歸,比金錢和財富更可貴。

  偉大的民族,必有偉大的精神,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究本究源的探索精神,推陳出新的創造精

  神,經世致用的責任精神,服務社會的人文精神,剛柔並濟的辨證精神,博菜眾長的包容精神。

  偉大的人物,必有偉大的精神;大其心,可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可受天下之善;誠其心,可結

  天下之友;專其心,可治天下之學;靜其心,可悟天下之理;恆其心,可成天下之業;平其心,可論天下之事;定其心,可應天下之變。

  偉大的時代,必會出現偉大的精神戰士。為真理而求索,為真理而鬥爭,用生命之光點燃真理之

  火,用沸騰之血譜寫真理之歌。

  思 想

  思想,是最奇異的宇宙之花。有思想的人類,是最有力量的萬物之靈。

  思想是知識之劍發出的光芒,是智慧之樹結出的鮮果,是驚濤激起的浪花。 高山有思想,以其不辭杯土;大海有思想,以其能納百川;巨人有思想,以其胸藏萬匯。

  思想與浮躁無緣,與淺薄無緣,與平庸無緣,與怠惰無緣。

  思想者的偉大寫於平凡之中,從司空見慣中發現美麗,從理所當然中看出荒謬,從麻木不仁中想到覺醒,從一般常識中悟出真理??

  思想有新舊之分,與是具進者為新,逆時而動者為舊。

  思想有深淺之分,探事物只本質者為深,觀事物之皮毛者為淺。

  思想有高下之境,站在巨人之肩者為高,拜在權威之腳者為下。

  沒有思想家出現的時代,是缺少生氣的時代,沒有思想出現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出現了偉大的思想家,卻不去尊崇和擁戴的民族,更是矇昧的沒有希望的民族。

  經 歷

  經歷是人生的財富。

  豐富的經歷,豐富的人生;傳奇的經歷,傳奇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條河,經歷豐富,才能源遠流長。偉大的一生,像黃河一樣跌宕起伏,像長江一樣神奇壯美。

  人生就像一座山,經歷奇特,才能蔚為大觀。偉大的一生,像黃山一樣奇峰迭出,像泰山一樣大氣磅礴。

  經歷是人生的硎石,生命的鋒芒在磨礪中閃光;經歷是人生的礦石,生命的活力在提煉中釋放。 經歷就是體驗,經歷就是積澱。沒有體驗,就沒有生存的質量;沒有積澱,就沒有生存的智慧。 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都有獨特的求索經歷、奮鬥經歷、坎坷經歷、磨難經歷??

  人生的真諦在經歷中探尋,人生的價值在經歷中實現。

  詩云:自古人才有磨難,從來懶漢無偉男。人生真諦在何處?只在經歷不平凡。

  韌 性

  韌性,大意志也。事業憑韌性而漸進,人才藉韌性而玉成。

  “積土成山”為韌;“水滴石穿”為韌;“春蠶吐絲”為韌;“皓首窮經”為韌;“面壁十年”為韌;“臥薪嚐膽”為韌;“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為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為韌??

  至柔至剛為大韌。無形無色之水,無邊無際之氣,無影無蹤之風,無名無慾之草,無聲無息之根,皆藏鋒守拙,以柔弱勝剛強。

  “韋”,熟牛皮也;“刃”,刀鋒也。故“韌”乃剛柔相濟也。人之處事,柔而不剛,難以有始;剛而不柔,難以有終。剛柔相濟,方能有始有終,善始善終。

  人生常處逆境,百鍊成鋼化為其指導:一曝十寒,一事無成;百折不撓,終必成功。

  處冰山之境,就做一朵耐寒的雪蓮;處沙漠之境,就做一隻堅實的駱駝?

  ***二***

  光碟行動

  【文題呈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每一棵菜,都凝聚了農民的汗水與心血,我們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堅決不浪費一粒米、一點菜。而節儉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高品質的表現,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消滅浪費,快快加入到光碟行動中來!

  在我們身邊,上演著許多與光碟行動有關的故事,相信你對光碟行動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請仔細回憶,認真品味,以“光碟行動”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

  【寫作指導】

  微熱議:

  1月16日,國土資源報副社長徐俠客在微博發起光碟行動,倡導網友珍惜糧食,加入行動。微博一經發布得到不少名人和媒體的支援。1月22日,《新聞聯播》報道該活動,號召大家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一時間,“光碟”成為媒體報道最熱的詞語之一;“今天,你吃光碟子裡的食物了嗎”成為大家討論的重點;以光碟為主題的公益活動也引發眾人關注,晒出自己吃得一乾二淨的盤子也成了風尚。不剩飯菜,珍惜糧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光碟行動”更是在微博上引發眾多媒體和網友激烈討論。

  微連結:

  “有一種節約叫光碟,有一種公益叫光碟,有一種習慣叫光碟!所謂光碟,就是吃光你盤子裡的東西!”徐俠客發起這一活動之後,迅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援。1月20日,就內參作出批示,“要求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也展開專題宣傳。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從今天午飯開始,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著走!加入“光碟族”,一起對“浪費”說不!

  學生優秀習作:

  “光碟style”來啦

  2013什麼最流行?你也許會說是鳥叔的江南style,錯了,是風靡全國的“光碟行動”。“今天,你光碟了嗎?”成了當下最流行的問候語。所以,就把這股強勁的節儉風喚作“光碟style”吧,呵呵。

  勤儉節約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甚至整個人類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環境中生存發展,都必須堅持勤儉節約。“勤儉節約則國昌家盛,驕奢淫逸則亡國家敗”,“勿以儉小而不為,勿以奢小而為之,”先賢們的聲聲教誨飽含著血淚,更飽含著智慧。

  可隨著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國人開始盲目追求享受,奢侈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無論是親朋好友聚餐還是公務商務宴會,總要點上滿滿一桌子的菜,有些宴會完全是在講排場、比奢侈,酒酣人散,剩下不少食物白白倒進了泔水桶。

  相比於過去,我們的條件確實好多了。然而,不要忘了,我們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物件、幾千萬城市低保人口尚在溫飽線上掙扎;不要忘了,我們還是世界農產品進口大國,資源短缺問題,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不要忘了,我們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後,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目前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相當於2億畝耕地的產量,可以養活2.5億國人。面對這些驚人的數字,想想那些依舊生活在飢餓邊緣的無助老人,那些奔走在垃圾堆之間撿拾菜葉的流浪兒童,誰還能忍心再去酒店餐桌上做一場場無關真情的秀?為什麼“秀”?“秀”給誰?好好問問自己的良心吧。

  放眼國外,不少富裕國家的國民,幾乎把節儉意識貫徹到了所有的生活領域,養成了富而不驕,富而不奢的習慣。甚至他們的領導人也處處體現著節約精神。以德國為例:在德國,縫補是平常事。在德國,家庭有汽車,就跟我們有自行車一樣平常,但是,德國人卻盛行搭車。在德國的食堂吃飯,不管男男女女,盤子裡的飯菜,全都吃得乾乾淨淨,顆粒不剩。德國默克爾,出訪期間,住的是普通套房,吃飯都是和隨行人員一道在大廳吃自助餐。這種行為不但沒有引來嘲笑的聲音,相反,得到的是普通大眾的真心讚美。從中我們或許可以體會到:節儉不是寒酸,而是高素質的表現。

  然而,在我國,一些官員大手大腳慣了,勤儉節約讓他們不自在、沒面子,不敢公然違抗,便想出各種歪招暗度陳倉。諸如有地方曝出豪華宴請由高檔飯店轉戰單位食堂,名義上是工作餐,實際上海蔘、魚翅樣樣不少。這類做法,就是套上勤儉節約的“馬甲”繼續奢侈浪費,須高度警惕。可喜的是,今年“兩會”期間,大部分代表已經自覺加入了“光碟族”。從礦泉水到自助餐,厲行節約,拒絕浪費。大會期間,沒有任何宴請活動,也沒安排集體會餐和聯歡活動,處處體現著簡約的理念,贏得了民眾的讚賞。

  還是民諺說得好:“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對於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國而言,以“光碟”為旗幟消除奢侈浪費,已時不我待。當然,節約風氣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公民意識的完全成熟,也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對“光碟行動”表示不屑,“光碟行動”還是“任重道遠”。希望這一支“光碟style”不只是一場流行風,而能沉澱為民族性格中的永恆經典。

  美文欣賞

  境由心造

  羅蘭

  一個人的處境是苦是樂,常是主觀的。

  有人安於某種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於自己目前處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另找出路,你無法斷言哪裡是成功的,也無法肯定自己到達了某一點之後,會不會快樂。

  有些人永遠不會感到滿足,他的快樂只建立在不斷追求與爭取的過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標不斷地向遠處推移。這種人的快樂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樂全憑自己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圖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並不豔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己樂於安享的花花世界!

  ***三***

  “社會良心”

  【文題呈現】

  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3年3月6日,一乘機老人突發心臟病,東方航空公司航班緊急備降三亞,將老人送醫。航班滯留三亞16小時,乘客因此耽誤了一天的旅程,部分人心生不滿,“本來備降就是為了救人,我們乘客又沒有延誤責任。”後又覺得補償方案不合理拒絕再登機,飛機只好載著其他乘客先行離去。該事件引來網上眾多關注,有的網友大讚航空公司把搶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處理及時;有的網友指責旅客冷漠、缺乏包容心;也有的網友說:“16個小時都被困在機場,誰受得了啊。”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2.不少於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佳作展示】

  請拾起你的關懷

  2013年3月6日,在東方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上,一名乘機老人突發心臟病。機組人員當機立斷備降三亞,將老人送醫。這本是一件值得稱道的好事,但部分旅客心生不滿,認為自己的行程被耽誤了,並且東航給出的賠償方案不合理,因而拒絕再登機。這又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在看到這則新聞時,我的內心湧起了深深的無力感,然而這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路邊老人摔倒之後沒有路人願意上前將他扶起的時代裡,人情涼薄、漠視生命似乎就是很正常的呀。

  但可以理解不等同於“應該縱容”。也許事件中的東方航空在處理、協調突發事件的時候確實有欠妥當,但身為旅客,難道不應予以充分的理解嗎?耽誤了一天的旅途,風景卻還在那裡等你去欣賞;耽誤了一大筆生意,往後也還可以再談;可是生命呢?走了還能再重來嗎?

  我想,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拾起我們的人文關懷。一個國家倘若對她的子民如此漠然,那經濟再發達、國力再強盛,又有何用?只怕國不國矣。

  記得前些日子有一則假新聞,說的是一名老人在菜市場摔倒,一百多位路人經過卻置若罔聞。但事實上,老人摔倒之後,在一名白衣女子的號召下,周圍人聚攏過來對老人施救。事後,央視記者採訪她,她說了這樣一句話:“誰家沒有老人?誰又沒有個老的時候?”樸素的話語卻擲地有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禮記》裡的這一句話經口耳相傳,築進了一代一代中國人的大同理想中。我從不懷疑人文關懷的存在,因為它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內心深處。人文關懷,無疑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從救助摔倒老人的“最美路人”,到伸手接下墜樓孩子的“最美媽媽”,從勇救學生的“最美教師”,再到把一生奉獻給老少邊窮地區的“最美鄉村醫生”,對生命的尊重讓他們奮不顧身,讓他們恪盡職守。生命之花最美,也最動人。

  你的心裡,我的心裡,其實都有一份關懷,對親人、對朋友,甚至對陌生人、對天地萬物。只是也許我們在追逐什麼的時候把它丟下了。我們將冷漠作為盔甲,卻不知愛與關懷才擁有這世上最強大的力量。

  拾起你的關懷吧,從一個微笑、一句話語開始,“拋卻所有外在的東西,懂得愛的人才最強大”。我相信,“最美”會越來越多,而他們中是不是也會有你的身影?

  【點評】本文評55分。本文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對航空公司備降三亞救生病老人的做法予以充分的肯定,對部分滯留乘客對航空公司也許有欠妥當的處理心生不滿、拒絕登機的做法予以否定,文章觀點鮮明,立意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