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美術手繪漫畫簡單的作品

  培養學生的美術繪畫技能是美術教育的目標之一,在中學美術教育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美術手繪作品,從技能的高度提高學生的美學素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中學美術注重主客體的交融性及學習主體的實踐性。

  








  中學美術注重主客體的交融性

  學習的過程是主客體交融的過程,就是學習主體對知識客體融會整合的過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教材內容則是固定的、靜止的,具有自閉性、被動性,甚至排他性;為學生主體增加了障礙和困難;學習主體與教材客體成了1對矛盾。

  開展體驗性學習,教師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閉的、被動的教材內容活起來,就是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內涵,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機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學內容成為開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滿活力的各種學習活動。

  如在“誰畫的魚最大”教學中,創設學生捉魚的機會,體驗魚的活力與手感;通過觀看海洋熱帶魚的視聽體驗,豐富了學生對各種美麗的熱帶魚的認識;通過動手繪畫漂亮的大魚的體驗,學生獲得了成功的愉悅體驗,口語交流的體驗。

  有機地創設體驗學習情景和體驗學習氣氛,體驗學習的契機。使學生對認知活動產生興趣,產生愛意,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去體驗和感悟,能動地擁抱知識,認識知識,學習主體與知識學習活動融為1體,在主客體的交融體驗學習中,知識融入了學生的生命之中,使學生嘗試到每1次學習體驗都是生命意義的昇華和對生命價值的體驗,而獲得對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中學美術注重學習主體的實踐性

  實踐是認知的基礎,實踐是體驗性學習的基本方式,體驗性學習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觸覺、聽覺,從而獲得感知認識,完成對客體的認知。

  如在“滾動樂園”教學中,學生在把玩、撫摸水果的過程中,通過手的觸覺,體驗到水果圓的實體,果皮的細嫩、光滑、舒服;通過鼻子對水果的嗅覺體驗,聞到了水果的清秀與芬芳。

  通過滾動水果的觀察、視覺體驗,不但認識了圓,而且發現滾動的水果與靜止的水果的區別;通過動手繪畫體驗,才發現平面上的圓與生活中的圓有很大的差別,但又互相聯絡。開展體驗性學習活動,是在感知覺體驗認識的基礎上,進1步調動思維和情感的體驗,逐步獲得對知識的感悟和認知。

  在美術教學中,開展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果按人體的功能可分為感觸覺體驗,視覺學習體驗,動手實踐體驗,思維想象體驗,情感審美體驗。

  按認知客體內容可分為,對物體媒材效能、特徵的體驗,對雙基知識的認知過程體驗,對作品塑造的體驗。按體驗性學習的型別可分為:觸控感覺體驗,視聽情景體驗,活動參與體驗,實踐創造體驗,情感體驗,成功體驗,挫折體驗,評價交流體驗,審美體驗等等。

  學習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把教材內容融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需求,選擇適當的方法和切入點,創設恰當的體驗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和諧地學習活動中體驗感悟和認知。

  如“讓我的飛機上藍天”的教學,教師利用送1件看不見、摸不著的禮物給學生的懸念,吸引學生,創設了聽聲音猜禮物的體驗,學生從聲音中辨別是飛機,於是進行了動手製作飛機的體驗,最後讓自己做的飛機在藍天上飛翔。

  在和諧的體驗學習過程中,小學生不僅僅獲得了學習的興趣,還獲得了製作飛機成功的喜悅,當飛機在藍天翱翔時,也放飛了孩子們的理想。身心愉悅,神物交融,這是多麼鮮活的生命體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