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美術畫畫水彩圖片賞析

  小學美術繪畫技能的掌握時符合小學美術繪畫教學新課程發展背景的。下面是小編向你推薦整理的和小學美術繪畫的具體結合及課程探究,希望你滿意。









  小學美術繪畫的具體結合

  在繼續教育中開設綜合繪畫課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服務於中小學教師的具體教學工作,使其在進行美術課課題設計時能夠靈活應用綜合繪畫技法,而不侷限於傳統手段。培訓教師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課題,請參訓教師結合中小學教學實際來進行共同設計,並引導參訓教師獨立進行課題設計。

  在現有美術課本中,課題開放、適合進行綜合繪畫創作的不在少數,這是教材編寫者更新思路的結果。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美術》課本為例,可供選擇的課題相當廣泛。例如三年級下冊第14課“變幻無窮的形象”,課題本身是常見的,但拓展空間大,可以結合綜合繪畫課題進行某種材料的具體操作。

  出於對學生年齡等方面因素的考慮,這種材料應當具有安全、易得、易操作的特點,譬如紙質材料,可以使用繪畫手段同時輔以拼貼,並引導學生注意紙張固有色彩、紙張自身厚度、吸水性、粗糙程度等對作品效果的影響,當然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例如:毛線、膠帶、布料等。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對使用材料進行介紹和推薦,並引導學生利用材料自身屬性,發揮想象力進行創造。

  高年級課題的設計具有更大空間,五年級下冊第14課“旅遊節”課題本身是開放性的,要求學生調查當地旅遊資源並製作宣傳小冊子。教師可以使用PPT等手段簡單介紹相關內容,並佈置學生使用綜合手段來製作。具體制作過程中,應當以一個鮮明的主題來引導,例如人文景觀、自然景觀、飲食文化等。學生可以選擇相應主題,採用各種手段來表達:可以以繪畫為主,亦可以以其它手段為主。但應當注意:首先,所選材料要與主題相符,可以更好地表現畫面主旨,這是學生理解力和想象力的體現;其次,製作效果要完整,這裡可以體現學生對於材料的控制力和具體操作水平。

  中小學美術繪畫課程探究

  在綜合繪畫主題性創作中,輔導教師應當注意幾個問題:首先,綜合繪畫突破了傳統畫種在工具和材料運用上的侷限性,在表現手段和繪畫效果上具有極大的拓展性,但我們更應當注意到綜合繪畫中使用的材料本身具有的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從而認識到綜合繪畫的優勢不是在於材料本身,而是在於使用多種材料後所承擔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負載,要避免為材料而材料的創作路徑。其次,由於綜合繪畫創作的特點,所使用的材料有可能價格高昂,很難承受,所以在創作構思階段輔導教師就要更多考慮到製作成本的可接受性,可以介紹更為經濟的具有相似效果的替代品或者拓寬思路,尋找更合適的途徑。

  想象力和創造力對於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綜合繪畫並不是唯一的或者必須的路徑,但綜合繪畫能使藝術和我們的生活更緊密地連線,並能使我們理解生活中隨處可見卻又被忽略的美,從而有機會、有能力運用想象力和創造力賦予這些非傳統的材質以藝術的美感。

  在中小學美術教師繼續教育中開設綜合繪畫課程順應了當代藝術發展的規律——從單純的架上繪畫到綜合手段的運用,而參訓教師即使未能深入理解,亦能有所認識,從而對現當代藝術有更多理解,改變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對於技巧的過度重視的現狀,並在教學中積極實踐,使更多的中小學生有機會施展自己莫測的想象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