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萬花筒教學設計

  萬花筒,一種光學玩具,將有鮮豔顏色的實物放於圓筒的一端,圓筒中間放置三稜鏡,另一端用開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觀測到對稱的美麗影象。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綜合·探索”領域。

  在孩子們的生活中,萬花筒這種玩具是他們比較熟悉和喜愛的。教學採用貼近孩子們生活的實物入手,有利於他們進行了解和創作。教材出示的圖片旨在引導學生在玩耍萬花筒的過程中,學會探究萬花筒成像的奧祕,發現其圖案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萬花筒成現出的美麗圖案是靠玻璃鏡子反射影象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鏡子組成一個三稜鏡,再在一頭放上一些彩色玻璃碎片,這些碎片的影象經過三面玻璃鏡子的反射,就會出現對稱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這就是萬花筒物理成像原理。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萬花筒的圖案,感受其形式美,學會運用繪畫、剪貼等形式進行創作表現,激發其創作靈感。

  二、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可採用以下環節:玩萬花筒玩具——探索萬花筒成像奧祕——觀察萬花筒圖案特點——欣賞中心對稱的圖案——創作豐富多彩的萬花筒圖案作品——作品展示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一起玩萬花筒,探究體驗萬花筒成像的奧祕以及圖案的特點,學習掌握中心對稱圖案的形式美感,並採用繪畫、拼貼等方法進行創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

  ***一***引導階段

  1. 教師與孩子一起玩萬花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萬花筒的平面鏡成像原理。

  3. 出示課題:萬花筒。

  ***二***發展階段

  1. 探討萬花筒成像原因,總結萬花筒中美麗圖案的特點。

  2. 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中心對稱這個成像特點,師生一起總結出中心對稱,並展示大量的萬花筒圖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其形式美感。

  3. 教師示範萬花筒繪製方法:***1***畫基本形;***2***畫細節;***3***塗色完成。

  ***三***學生創作

  1. 通過採用繪畫的方式,創作出各種萬花筒的圖案作品。

  2. 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與評價階段

  1. 學生展示創作的圖案作品,介紹自己的創作意圖,體會創作的成就感。

  2. 學生評價,教師點評。

  ***五***課後拓展

  播放大量中心對稱的美術作品,提問並啟發孩子思維:還可以採用哪些表現手法創作出漂亮的萬花筒圖案呢?學生各自發表自己意見,提出更多方式進行創作,相互帶動思維的拓展。

  第二課時

  ***一***引導階段

  展示萬花筒成像圖片,提出疑問:小小的萬花筒,為什麼能有千變萬化的圖案呢?

  1. 師生把教具萬花筒拆開,跟學生一起觀察萬花筒的內部構造,瞭解萬花筒是利用三稜鏡成像原理,通過光的反射產生影像的原理,充分感受探索學習的樂趣。

  2. 學生選擇自己在萬花筒中觀察到的某一圖案,簡單畫一畫。分小組把自己畫的圖案放在一起觀察交流,並總結出萬花筒圖案中心對稱的特點。

  3. 欣賞大量的萬花筒圖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其形式美感。

  ***二***發展階段

  1. 教師採用剪紙的方法,示範製作出簡單的中心對稱圖案。

  2. 學生觀察總結表現方法:***1***對摺,找到中心點;***2***剪出圖案;***3***開啟後成型。

  3.啟發學生在自己剪出的簡單圖形上,運用繪畫、剪貼等方式進行再加工,使萬花筒的圖案更加豐富。

  ***三***學生創作

  1. 學生獨立地運用剪紙、拼貼和添畫的方法,創作出豐富多彩的萬花筒圖案。

  2. 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工具使用的安全。

  ***四***展示與評價階段

  1. 學生展示創作的圖案作品,介紹自己的創作意圖,體會創作的成就感。

  2. 學生評價,教師點評。

  ***五***課後拓展

  展示中心對稱的形式在美術領域的運用,如標誌設計等,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思維。

  ***六***收拾與整理階段。

  引導學生整理好製作工具,尤其是剪紙的同學,應注意環境衛生。

  四、評價建議

  1.學生能否主動愉快地參與鏡面反射的體驗活動,發現萬花筒千變萬化的奧祕。

  2.學生能否充分體會中心對稱的形式美感,並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剪貼或添畫出類似萬花筒圖案的作品。

  五、教研提示

  如何拓展中心對稱圖案的表現形式。

  三年級美術萬花筒圖片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