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應該怎樣愛護環境

  愛護環境對於自然界來說就是要愛護、保護以及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對於下學生來說,應該怎樣愛護環境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小學生愛護環境的文章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首先,愛護環境不僅可以讓這個地球、這個世界變得更美、更乾淨,而且還可以增長地球的壽命,減少自然災害。愛護環境不是說叫你一定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應該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不應該把小吃袋扔在校門口外、把疊好的紙飛機隨意亂扔,這很破壞環境。而應該隨手拾起紙屑,隨手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只要你能做到這些,你就是愛護環境的。

  其次,愛護環境還需要我們愛護身邊的一花一樹、一草一木,它們是與我們共存的。要是說愛護樹木,我們就應該節約紙張。不要只在一張紙上隨手寫寫就把它扔掉,他是來自於樹木經過加工而製成的。而且亂扔也只能做到破壞環境。說起節約紙張,我又不得不提一下節約用水。許多人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日常生活用水中不知道珍惜,沒有意識到水對於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想起節約用水,讓我陷入了難忘的回憶***時間慢慢飛回了從前***:不經意之間在電視上瀏覽到的這樣一則公益廣告,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電視畫面上有一個水龍頭,此時正在艱難的往外滴水,滴水的速度越來越慢,越來越慢,終究就慢慢枯竭了、停止滴水了。許多人哭泣了,淚滴慢慢地滑過他們的臉。隨之出現的是這樣一句話:“如果人們不珍惜水,那麼剩下的最後一滴水將會是我們自己的眼淚。”看完這則廣告,我頗有感受,我們真的應該節約用水了!***時間又回到了現在***節約用水並不是讓你一個月不洗手、不洗澡。“節約”的反義詞是“浪費”,那也就是說,你只要不浪費,而且減少不必要的使用,你就是節約的。

  然而,愛護環境對於自然界來說就是要愛護、保護以及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動物、植物和人類一起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還要和睦相處,這就叫生態平衡。可是現在人類並有做到和動物、植物和睦相處,所以生態變得不那麼平衡。人類不應該隨意殺害動物。供我們食用的動物不說,可是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我不能不說!就像受到國家保護的動物,也是會有些不怕死的人明知故“犯”。他們有的為了賺錢,毫不留情地奪走一些動物身上值錢的部分;有的為了愛慕虛榮,貪圖榮華富貴,毫不留情地剝削擁有美麗毛皮的動物;甚至還有的為了品嚐品嚐,毫不留情地扼殺一個個動物的生命。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愛護動物麼?曰:非然也。如果我們想好好地活著,那麼我們就要讓動物們也好好地活著。如果你善待動物,不隨意傷害、虐待、欺凌弱小的動物,不傷害動物,給他們一個和我們一樣美好的環境去生活,你就是愛護大自然的。

  愛護環境相關文章推薦:

  綠色是大自然賜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建立綠色校園環境,不僅要有優美的硬體環境,更要求我們有良好的自身修養和素質,需要廣大師生員工的一腔熱忱,一份認真。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員工提出倡議,愛護綠色校園,綠色社群,珍惜一草一木,保護校園環境,共建綠色家園。

  1.樹立綠色文明觀念,自覺關心校園環境狀況,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把個人環保行為視為個人文明修養的組成部分。

  2.愛護校園綠化,立即行動起來,都來關心、支援和積極參與校園綠化建設和管理。對破壞綠化設施的行為要敢於制止並舉報。

  3.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意亂扔瓜皮果殼、食品包裝物等,不隨地吐痰。伸出你的手,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一隻廢塑料袋、一個菸蒂,為校園的整潔獻出你的愛心。

  4.支援和參與廢紙、廢塑料、廢金屬的回收利用,儘量減少生活垃圾。

  5.遵守公德,倡導文明,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衛生,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倡導師生和諧,同學友好,語言文明,行為規範,共建環境幽雅,和諧文明的校園。

  為了美化我們的校園環境,共建綠色校園,讓我們行動起來,將綠色作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用愛心去關注校園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的理念,用行動肩負起保護綠色校園的重任,愛護校園,就是愛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