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美食導遊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中國西北邊陲,首府烏魯木齊,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美食也不在話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歡迎參考!

  篇1:哈密瓜

  哈密瓜,色、香、味俱佳,瓜肉肥厚,香甜清脆,含糖量高***最高者達21%***,“色黃明如緞”、“瓜熟時到口即融,無滓”。哈密瓜鬆脆汁多,甜而不膩。

  哈密瓜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漢代,哈密一帶就普遍栽培哈密瓜,不過當時不叫哈密瓜,只稱“甜瓜”。至清初康熙年間,“自康熙初,哈密投城,此瓜始入貢,謂之哈密瓜”。

  哈密瓜現有黃蜜寶、紅蜜寶、金蜜寶、早金、西域一號、洋香瓜、華西蜜二號、農抗黃金龍、新蜜11號等多個品種。

  哈密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東起駱駝圈子,西至柳樹泉農場;北起水管處園藝場,南至南湖鄉,位於哈密盆地中部,地理座標為東經90°08′至96°23′,北緯40°43′至43°43′,東西長150公里,南北寬35公里的狹長地帶;伊吾縣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伊吾河下游淖毛湖區域***含下馬崖、葦子峽***,東起下馬崖阿熱買力村,西至淖毛湖開發區,北起長城公司,南至葦子峽喬爾喬村,地理座標為東經94°32′至95°00′,北緯43°00′至43°50′;巴裡坤縣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三塘湖鄉區域,東起岔哈泉村,西至下湖村,北起下湖村,南至上湖村,位於城東北74公里處,地理座標為東經93°09′至94°49′,北緯43°50′至45°43′;吐魯番市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東起二堡鄉的火焰山村,西至艾丁湖鄉的也木西村、-子村、西然木村、亞爾鄉的西溝村、交河古城以東,北起勝金鄉幸福村、紅星村、紅柳河園藝場的一碗泉以南,南至恰特卡勒鄉的曙光村,艾丁湖鄉的紅星渠以北;兵團農十三師221團東起交河古城,西至大旱溝,北起312國道,南至艾丁湖,地理座標為東經87°65′至90°10′,北緯42°30′至43°13′;鄯善縣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東起七克臺鎮的亞坎村,西至312國道和吐峪溝鄉與二堡鄉的交界處,北起天山腳下的柯柯亞村,南至迪坎鄉的迪坎村,地理座標為東經89°29′至89°54′,北緯42°31′ 至42°47′;托克遜縣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東起郭勒布依鄉紅山村,西至阿拉溝,北起312國道,南至覺羅塔克山以北,地理座標為東經87°14′ 至89°14′,北緯41°21′ 至43°18′。

  篇2:新吐魯番葡萄

  新疆吐魯番是葡萄的故鄉,也是葡萄的王國。據史書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就發現這裡種值葡萄。由於這裡氣溫高、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葡萄的生長和糖份的累積。

  吐魯番的葡萄,似珍珠,象瑪瑙,晶瑩剔透,甜嫩多汁,令人垂涎欲滴。這裡的品種繁多,現有無核白、紅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個優良品種,堪稱“世界葡萄植物園”。

  利用熱風,自然蔭成的葡萄乾,碧綠甘美,酸甜可口,倍受人們的青睞,暢銷國內外。

  篇3:庫爾勒香梨

  庫爾勒市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天山南麓,是一個肥沃的綠州。這裡出產的香梨最為有名,素有“梨 鄉”之美稱。庫爾勒香梨,維吾爾叫“奶西姆提”,它以皮薄、肉脆、汁多、味甜、 酥香、爽口,耐貯藏,營養豐富等特點馳名中外。印度人稱它是“中國的王子”, 其珍貴由此可見一斑。

  據晉代葛洪撰《西京雜記》記載:“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此“梨”指 的就是庫爾勒香梨、庫爾勒地區栽培香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地域範圍

  庫爾勒、尉犁、輪臺、庫車、新和、沙雅、阿克蘇、阿瓦提和分佈在這些地區裡的國營園***團***場

  特定品質

  庫爾勒香梨皮極薄,去皮硬度4.8kg/cm2,帶皮硬度13.0 kg/cm2,庫爾勒香梨帶皮***後沒有任何殘渣感覺,採摘時,從樹上掉下來,即成碎片,***消融,甘甜酥脆,回味悠長。果實含水量84.5-86%,可溶性固形物13.4-15%,汁液豐富,味美甘甜、酥脆爽口,是目前國內外梨品種都無法媲美的。

  文化典故

  1.相傳,古代有一個叫艾麗曼的姑娘,為了讓鄉親們吃上梨子,她不畏艱難,朝東翻越99座山,到過99個地方,騎死99頭毛驢,引進99株梨樹,在當地栽植。其中只有一株梨樹與本地的野梨樹嫁接成功。當梨樹上結的梨子成熟時,香氣濃郁,隨風飄散,鄉親高興地稱它為“奶西姆提”,意思是噴香的梨子。 2.據晉代葛洪撰《西京雜記》記載:“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此“梨”指的就是庫爾勒香梨、庫爾勒地區栽培香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篇4:伽師瓜

  伽師瓜是招待嘉賓的珍品,由於有高量多種維生素和植物纖維,維生素C含量居各類水果之冠,常食用有清痰止咳、清涼解熱、潤肺滋肝、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潤膚美容,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之功效,特別對小孩和孕婦有促進發育、強身健體功效,晚餐後食用,還能起到一定安神催眠作用。

  元代詩人耶律夢材“鮮瓜出於當年秋,可度來年又一春”的詩句,就鮮明地描繪了伽師瓜獨有的風格。據說當年香妃進京時獻給乾隆皇帝的“貢瓜”便是大名鼎鼎的伽師瓜。克拉瑪幹大沙漠邊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因而享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之世代瓜農和農業技術人員的精心培育,伽師瓜在色、香、味、質等方面早已遠遠超過人們熟悉的哈密瓜,各地瓜商也以伽師瓜之名招攬顧客。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即1750年間,伽師盛產的矩瓜就被朝廷列為貢品,譽為“西域珍品”,每年九、十月,都由地方官吏組織有經驗的瓜農精心挑選,護送進京。

  篇5:庫車小白杏

  庫車有杏鄉之稱、品種有23種之多其中以小白杏為杏中之冠,全縣種植小白杏五萬多畝,年產一萬五千多噸。 新鮮小白杏可晒製成杏幹、杏脯,品種分為黑、黃、包仁三大類。《龜茲風》提供*** 庫車***

  庫車縣被譽為“中國白杏之鄉”,地產杏子的品種不下幾十種,有銀杏、大扁杏、黃油杏、辣椒杏……而最有名當數小白杏。關於庫車杏最早的栽培歷史已經無從考證,但在《大唐西域記》裡有過這樣的記載:“屈支***龜茲,今庫車一帶***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六百餘里有葡萄、石榴、梨、李、桃、杏……”

  每年的六月,隨著第一顆熟透的杏子“吧嗒”一聲掉落在地上,庫車的杏熟季節就到了。不管是黃澄澄、甜滋滋的杏熟季節,還是綠瑩瑩、酸溜溜的青杏時節,那怕是坐在火紅的石榴樹下,庫車人都叫它“杏園子”,這與庫車久負盛名的“白杏之鄉”有關。

  庫車的“杏園子”不同於內地的“農家樂”,不是以撮麻喝酒吃農家菜為主,而是唱歌跳舞吃手抓肉的好去處,可謂民俗風情大會餐。記者一行穿過縣城邊上的烏恰巴扎,掠過道路兩旁的新疆楊,直朝“杏園子”走去。“園裡杏花紅燦燦,可別當成花兒看;人家情人對你笑,千萬不能把她戀……”歌聲隨風飄了過來,催著腳下的步子不斷加快。進了“杏園子”,是一條拱形的葡萄長廊。陽光穿過綠葉照在枝頭上橙黃透亮的杏子,空氣中散發出一股讓人直流口水的甜美清香。只有透過串串葡萄和藤蔓的縫隙,才能看到大片的果園裡不僅有綠葉閃銀光的杏樹,還有毛茸茸的木瓜……

  白杏賽蜜糖

  園子的主人正在將樹上顆顆熟透了的杏子摘下,放進籃子裡。見有人來,跳了下來,熱情地招呼我們品嚐這芳香。“吃吧!這是阿克其米西,甜得很!一下子能從牙齒甜到腰子上去呢!”主人精選了一捧上好的小白杏遞過來。他說的“阿克其米西”就是著名的庫車小白杏。果然,色澤淺黃透亮、外表光滑無毛的小白杏吃到嘴裡細膩無渣,綿甜清爽,馥郁芬芳,讓你不由得吃了一顆還想再吃下一顆,真不愧“庫車白杏賽蜜糖”的美譽。

  小白杏,是庫車六十多個杏子品種中最出名的。它的維吾爾名稱是“阿克其米西”,意為“白色蜂蜜”。這個季節去,正是瓜果成熟的時候,可以一飽口福。

  保護範圍:

  庫車縣所轄烏恰鎮、依西哈拉鎮、玉其吾斯塘鄉、阿拉哈格鎮、齊滿鎮、哈尼喀塔木鄉、墩闊塘鎮、牙哈鎮、吾尊鎮、阿克斯塘鄉、塔里木鄉、阿格鄉的215個村。地理座標為東經82°35′00″~84°17′00″,北緯40°46′00″~42°35′00″。

看過" "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