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來課堂實錄***2***

  喂出來課堂實錄第二課時

  ***師指導朗讀,特別是讀好最後一句以體會洞的“功勳”。學生很有興趣***

  師***沉痛地***:但是,“洞變”還是發生了!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從“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樓頂上工作”到完。

  ***生讀。“鉚”讀錯了,老師糾正,板書注音字型並組織齊讀該詞***

  師:年輕人的聲音出來了,小石頭出來了,接著,還會有些什麼東西出來呢?我們生存的世界會接著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一聽當時洞變時候的錄音,聯絡課文,發揮想像,然後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麼?

  ***師放一分鐘音訊——地震、狂風、暴雨、閃電齊作……***

  生:我看到山崩地裂,天空變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漏洞,垃圾從這個漏洞中傾瀉而出,整個世界黑沉沉的一片。

  生:我看到閃電撕裂了世界,傾瀉而下的各種垃圾頓時就把世界掩埋了。

  生:裝著原子能反應堆的大箱子也爆炸了,無數的嬰兒變成了畸形,許多城市馬上被毀滅了。

  生:我聽到了人們到處躲避的哀嚎,哭聲震天。

  師:告訴我孩子,此刻你在哪裡?

  生:我也被垃圾掩埋了,我在痛苦地掙扎著和家人生離死別。

  生:人們的祕密都曝光了,倖存的人們的生活陷入了尷尬。

  生:黑雲壓城城欲摧,世界末日到來了!

  ***老師的點評略***

  ……

  師:報應來了,世界末日來了,人類的悲劇降臨了。我們不禁要問:誰之罪?

  【投影展示】

  誰之罪?

  師:同學們,此刻,與洞有關的各色人物都被推上了審判臺。現在,孩子們,你們就是律師,你們就是法官,請重新鑽研文字,有理有據地討論這個問題:誰應該成為被告?

  【投影展示】

  村裡人***年輕人、老年人、村長、村民們……***、

  看熱鬧的人

  新聞記者

  學者

  投機商人

  政府官員

  職位較低的工作人員

  城市裡的居民們

  小姑娘

  有的人

  警察

  罪犯

  一位工人

  ***生自由閱讀討論***

  生:我認為投機商人應該成為被告,因為填洞公司就是他成立的。

  生:我覺得村人們也有罪,就是他們同意把洞賣給商人的。他們為了一點點私利把洞出賣了。

  生:那村長也有罪,他開始不想賣,但最終沒有能夠堅持原則,他動搖了。他立場不堅定。

  生:我認為那些新聞記者也有罪,他們沒有能夠及時向大家傳播正確的資訊,他們根本就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有一個記者看到這個洞深不可測,就“一聲不響地解掉了紮在自己腰間的那根結實的繩子”。他被嚇住了。

  生:我認為學者有罪,他沒有搞清楚這個洞到底是怎麼回事,就說要趕快把它填掉,他要不下這個定論,商人也不敢來買。

  生:我覺得政府也有罪,因為是有關政府部門給商人發了營業許可證,填洞公司才敢營業的。

  生:對,還有那些政府的外交部、國防部的官員們,他們都輕鬆地往這個洞裡扔東西。他們當中居然沒有一個人意識到這樣做的後果!他們才是罪魁禍首。

  師:你會寫“罪魁禍首”這個詞嗎?請你把這個詞寫到黑板上。

  ***學生上黑板寫,但是寫錯了“罪”和“首”***

  生:那城市裡邊的居民們也一個跑不了,他們都往這個洞裡丟東西,他們都有罪。

  ……

  師:看來,同學們都很嚴格,都是鐵面包公鐵血法官。既然大部分人都罪責難免。那麼我們繼續深入探討一個問題“誰是罪魁禍首”。“罪魁禍首”這個詞語容易錯,大家看黑板,看看剛才的同學寫對了沒有。

  ***師組織修改朗讀。強調:“罪”容易寫成“最”,“首”容易寫成“手”,“禍”的偏旁容易寫錯***

  【投影展示】

  誰是罪魁禍首?

  生:我認為商人是罪魁禍首,他們要不是利慾薰心,他們要是稍微有點兒良知,也不會把事情搞得這麼糟。

  師:嗯。我們把這個商人特別揪出來。請找出成立填洞公司前後這個商人的想法的句子。

  ***生找***

  【投影展示商人言行的句子】

  有的人反反覆覆地打量著這個洞,眼睛裡露出貪婪的目光,心裡不住地盤算著:是否可以從中牟取什麼利潤,要不趁早出高價買下這個洞的專利權?

  ***指導學生個人和集體表情朗讀,通過朗讀去感受商人急切牟取利益的心理***

  師:這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商人嗎?從哪些詞語你可以看出來?

  生:從“反反覆覆”地“打量”、“貪婪”、“盤算”中我感受到這個商人很精明,也很奸,是個奸商。

  師:可不可以把“盤算”換為“計算”?

  生:不可以。“盤算”是個貶義詞,顯得商人心中有鬼。

  師:可不可以把“牟取”換為“賺取”。

  生:不可以。“牟取”也是個貶義詞,有以不正當的手段賺錢的意思。

  師:商人只以經濟利益為最高追求目標,這叫做“利——”

  生:利慾薰心!

  ***師板書提醒學生積累這個詞語***

  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商人賺取利潤本沒有錯,但是,如果昧著良心賺取利潤,那就是社會的罪人了。

  生:我認為學者是罪魁禍首。如果不是他說必須要把洞填掉,商人也不敢來買。

  【投影展示學者表現的句子】

  學者心裡不禁有些發虛了,他裝著鎮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樣子關掉了擴音機,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吩咐道:“趕快把它埋掉!”

  雖說事情還沒有弄清楚,但還是趕快處理掉為妙,免得堂堂學者當眾出醜。

  師:同學們,5月12日,人性之光在廢墟上閃爍,穿越災難的夜空,有多少故事讓我們淚流滿面。一場令人痛絕的災難,無意間讓人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和詮釋。天災拉近了心靈的距離,抹平了群體的差距,消弭了不同價值觀的歧義。猝然一場災難,讓一個爭議了數千年的哲學命題有了一個當代性的結論:人之初,性本善!

  同樣是一個洞,但是,我們從中窺見的,乃是人性的光華和人類的希望。

  同學們,讓我們最後深情地呼喚“喂——出來”,讓善良出來,讓智慧出來,讓堅韌出來,讓仁慈出來,讓幸福出來……

  ***和學生一起一遍遍地深情朗讀“喂——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