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優秀教案_核舟記教學設計

  《核舟記》全文僅400餘字,卻描述了整個核舟的全部景物。老師在進行教學之前,一定要做好教案設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課文《核舟記》優秀教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核舟記》教案一

  教學目標

  1、 學習掌握本文運用說明和描繪相結合的方法。

  2、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探明主體部分的說明順序。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樹立起關於核舟的空間概念,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

  2、品味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緻、描寫生動的特點。

  教學難點

  探究課文主體部分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檢查上節課的“拓展延伸”題。

  二、學習•研討

  ***一***、理解文意,弄清作者的寫作順序

  1、根據上節課疏通的文意,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發現,“核舟是什麼?”“核舟上有什麼?”“你在核舟上發現了什麼?”以此為話題進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學生仔細研讀課文,繪製核舟示意圖,樹立起關於核舟的空間概念。

  按照課文內容,一步步繪製核舟的簡單示意圖,看誰畫得既準確又逼真。然後選畫得最好的同學出示自己繪製的示意圖,介紹示意圖,複述課文內容。

  3、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弄清作者的說明順序。

  ⑴ 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整體思路。

  ⑵ 辨明說明順序。

  提問:在課文的主體部分,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介紹核舟的?

  4、學生齊讀2~5段。

  探究思考:

  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頭→船艙→船尾”的順序寫,而將船頭和船艙的順序顛倒,請探究這樣寫的原因。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在此基礎上稍作點撥。

  5、學生齊讀課文,根據寫作思路提示,背誦2~4段,在頭腦中完善“大蘇泛赤壁”的故事。

  6、品析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緻、描寫生動的特點

  1***、問題討論,引導學生注意作者的細緻觀察:

  提問:課文第一段介紹雕刻品核舟的主題是“蓋大蘇泛赤壁雲”,課文哪些地方說明這次水上游覽者是蘇軾和他的兩位朋友,而不是別人呢?

  2***哪些地方說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說明是“泛赤壁”呢?

  學生根據問題提示,讀課文,思考。

  三 教師小結

  我們學習《核舟記》,能如此具體而細緻地感受一件主題鮮明的藝術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遠巧妙的藝術構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藝,另一方面是藉助作者細緻的觀察。看來,寫好說明文的前提和關鍵是細緻觀察、精心構思。

  《核舟記》教案二

  第一課時

  一、匯入 新課

  以令人歎為觀止的微雕藝術匯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核舟記》,就是遠在幾百年前我國民間藝術中精湛絕倫的微雕技藝的精彩展示。***板書課題***

  二、整體閱讀,把握課文基本內容

  要求學生自己散讀課文一到兩遍,注意以下內容。

  1.本文出處及作者簡介。

  2.查字典,給文章的生字詞注音並釋義,用鉛筆標出疑難句。

  示例:①罔***wǎng***、貽***yí***、軒敞***xuānchǎng***、箬蓬***ruòpéng***、黍***shǔ***、糝***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等

  ②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等

  3.思考下列問題: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這樣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當巧妙地安置這些人物的?

  三、巡視課堂,掌握學生自學情況,以便為下面的課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據。

  四、朗讀課文,請三位同學朗讀課文

  每位同學朗讀兩段。朗讀後,各由其餘同學對該位同學的朗讀情況作評價,或指明其讀音的錯誤,或糾正其斷句不當,或稱讚其成功之處。

  五、學習課文第一、二段

  1.學習第一段。

  2.疏通重點字詞。注意以下詞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藝高明;奇巧,技藝高明超凡。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以,用;木,木頭,木材;為,制,這裡指雕刻。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罔 ,沒有;因,根據;具,具有。

  嘗貽餘核舟一:本句謂語“貽”***yi,贈***後的賓語是“餘核舟一”,是個雙賓諾。

  蓋大蘇泛赤壁雲:蓋,承上文作解說,可譯為“是”;泛,泛舟;雲,語氣詞,無義。

  3.思考以下問題:

  ①這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確:這段的主要內容是概略介紹明代雕刻匠師王叔遠技藝的精湛超凡,並交代核舟的來歷。

  ②在概略介紹中,從幾個方面說明醫師技藝的精湛超凡?

  明確:從兩個方面說明匠師技藝精湛超凡:一是匠師擅長微型雕刻,能夠在“徑寸之木”上,雕刻出宮室、器皿、人物等許多各種各樣的形狀;二是匠師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麼像什麼,無不“各具情態”。

  4.學習第二段。

  5.疏通重點詞句,注意以下詞語。

  ①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you,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奇,零數,餘數。

  ②中軒敞者為艙:軒,高起;敞,開闊;為,是。

  ③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啟,開啟;而,連線狀語與謂語;比,這裡的意思是正對著。

  ④閉之,則右刻:則,連詞,就***看見***。

  6.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①這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是如何具體說明的?

  明確:這段的主要內容是說明這個小小核舟的船艙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東西。船舶的艙頂有著竹葉做的船篷覆蓋,艙兩旁各有四扇小窗戶,這八扇小窗戶能開啟能關上,打開了便可看見雕花欄杆左右相對,關上後就能看見右邊窗戶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左邊窗戶刻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這16個字是用石青色。長僅八分多一點,高僅兩粒黃米的核舟,它的船艙部分就雕刻了工頂船篷***能看 出是用什麼東西做的***、8扇窗戶***能開能關***、左右欄杆***上有花紋***、16個字***字字清晰可見***。

  ②這段主要採用什麼說明方法?

  明確:這段主要採用數字說明方法。核舟體積有多大,長多少,高多少,船艙部分雕刻了多少種東西,各有其數,明白清楚,兩相對比,其意曉然。

  7.齊讀課文第一、二段。

  六、佈置作業

↓↓↓↓↓下頁更多核舟記優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