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之我見

     我們學校地處邊遠的山區,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小學,由於學生原有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英語的習慣都較差,導致初中英語的習慣也較差,筆者從學生實際出發,遵循教學規律,對如何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用心探索。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整體素質,就是要讓全體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的訓練,獲得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和保持學習動力,培養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優化課堂教學當成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盡最大可能為學生創造運用英語的情景,指導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一、貫徹課堂教學交際化原則  
        1. 五分鐘會話
        每堂課安排五分鐘左右時間進行會話,內容有值日生彙報、自我介紹、家庭情況、談論天氣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運動員等。讓學生自由用英語交談,允許學生模仿課文內容適當增減,自由發揮。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通過問答形式作簡要的複述。在開展會話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引發他們的聯想思維,由單一的討論內容過渡到綜合內容,把幾個不同內容的話題串聯起來,既複習了舊知識,又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我特別注意,輪到中差值日生時,鼓勵他們大膽實踐,並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有點滴進步就給予表揚肯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 加強聽說訓練,培養學習興趣
        每篇課文的生詞、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讀的好材料,教師不能老是採用“跟我讀”的形式,而是要注意創造情景,讓學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語感,顯示說話者不同的語言心理。同樣,語調的不同,重音的移動,也體現了說話者不同的心理狀態。經過訓練,學生在以後朗讀中就會注意正確使用語音、語調和重讀、弱讀及升調,這樣朗讀繪聲繪色,津津有味,整個課堂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3. 對話使用,角色表演
        結合課文內容,每教授一個情景句型,讓學生用當天所學的知識自編一個簡短的情景對話,到講臺前表演。如學到My family這課,我發動學生每人帶張“閤家歡”照片,整節課在熱烈的氣氛中學會並運用所學的句型,提高了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    
        4. 運用直觀教具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充分利用圖片、圖表、實物、錄音機等教具,生動形象地開展教學和交際活動。利用實物和圖片教單詞,學生能更好地記住詞義,並能反覆利用它們複習,其趣味性、直觀性較強。例如,用提問的方式猜物品,讓學生將實物與英語句子連起來,練習聽、說。教師呈現事先準備好的盒子,讓學生猜盒子中物品的形狀提問:“Is it round?”如果是“蘋果”,教師回答:“Yes, it is.”以下依次是:“What colour is it? Can I eat it?”寓教於樂,引導學生多使用教具,結合列出圖表,做到快記、巧記。   
        二、狠抓基礎,注意密度   
        一方面,突出知識重點,狠抓基礎;一方面,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密度,把握節奏。 
備課先備人,平時注意瞭解和分析每個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有的防矢,合理安排好45分鐘教學內容和程序;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並在同一水平基礎上對內容從多視角理解,多角度開展操練運用,即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從聽、說、讀、寫不同角度展開。如教學“時態”這個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的語法時,自始至終在情景中進行教學,突出了時間狀態和不同的謂語動詞,讓學生練習理解運用,並設疑、釋疑、解惑,讓學生積極思考,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的狀態。
      三、溫故知新,克服遺忘
        注意在課堂上經常復現舊知識,讓學生反覆操練,由易而難,順利完成一個個學習目標。具體方法是:學習——複習——再複習。複習時要做到系統性、針對性、綜合性,採用“滾動式”,擴大語言輸入。“滾動式”就是重複教材中的重點,用以前學過的詞語操練新句型或採用已學過的句式學習新單詞。例如,國際音標是初一年級教學的重難點,學生普遍感到拼讀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我將黑板闢出一個“音標角”,每天寫上10個註上音標的生詞或句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當堂鞏固,注重反饋   
        教學時要處處考慮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教學評價的得失作為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尺度。學生經過一段學習活動後,要進行歸納分析,以鼓勵表揚為主,滿腔熱情地幫助學生,及時處理反饋資訊,當堂鞏固。如果時間許可的話,還可引導學生對一些易出錯的地方,如人稱變化、謂語動詞的形式變化、某些習慣表達的異同進行歸納分析,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注意培養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是要讓學生“會學”。因此,筆者重視對學生的課外學習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   
        (1) 早讀課,堅持聽新教材的課文錄音,加強聽力訓練,讓學生模仿地道的英美人的語音、語調。    
        (2) 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英語長期計劃和短期安排,每天堅持搞好課前預習,發動家長幫助督促實施。    
        (3) 搞好課外閱讀。對一些自學《跟我學》等教材的學生,每週給他們輔導一次,持之以恆。我校獲獎的學生基本出自於這個群體。    
        (4) 強調作業的獨立完成,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做作業實際上是新舊知識的運用過程,一定要養成自覺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5) 培養學生認真聽課,初步運用英語思維和理解。    
        (6) 從音、形、義幾方面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記憶力,打好語音基礎。    
        (7) 用聯想對比、歸納演繹等記單詞和語法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