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工藝畢業論文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化學工藝事業已逐漸成為我國產業總體結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化學工藝選修課分析

  1專業課程教學情況調查

  為了解目前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選修課的教學情況,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寫了《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專業課程調查問卷》,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06、07級兩個年級491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開課時間、學時安排、授課內容、授課深度、教材選擇及學習收穫等幾個方面。

  1.1開課時間調查

  開課時間的調查主要是為了理順專業課與專業選修課之間在教學內容上的前後銜接關係。一方面,在課程內容上,專業選修課應該與對應的專業課銜接上,另一方面,專業選修課與對應的專業課教學時間上不能相隔太長,相隔時間太長,專業選修課不能達到加深對專業課的理解、拓展專業素質的目的。目前,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資料處理與實驗設計》、《催化作用原理》、《能量利用過程原理》和《化工專業外語》等四門主要選修課程依次安排在第4~7學期,每學期一門。選修課開課時間調查結果見圖1,認為選修課開課時間合適的同學佔60.12%,需要提前的佔29.55%,只有10.32%的同學認為部分課程需要推後開設。

  1.2學時與授課內容調查

  學時與授課內容的調查,主要是瞭解講課內容能否達到拓展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目的,同時瞭解學時配置的合理性。中國的大學教學經過了多年的改革與實踐,一些硬性的改革的設定,比如對總學時的控制,使得專業選修課的學時偏少。通過這個問題的調查,可為學時與教學內容的配置提供合理依據。選修課學時安排及授課內容的調查結果見圖2,認為選修課的學時安排及授課內容合適的同學分別佔58.62%和55.10%,需要增加的分別佔33.06%和37.17%,認為需要減少學時和授課內容的同學不到10%。總體來說,各選修課的學時安排及授課內容在原有學時及授課內容的基礎上,可以結合目前的學科發展情況,適當增加一些新的內容。

  1.3授課深度和教材調查

  授課深度和教材的調查,主要是為了掌握專業選修課教學質量問題。專業選修課由於掛上了“選修”的帽子,容易使人誤解為不重要的課程、可有可無的課程。實際上專業選修課作為教學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是為了某一專業領域的知識系統而專門設計的供對該領域感興趣的學生選修的“必修課”,一旦選定就應該像必修課一樣對待。對任課教師來說,由於學生對專業選修課的學習態度不夠積極、缺乏積極性,故對講課的深度不作過高要求,對教材的選取也比較隨意。通過問卷調查可以掌握專業選修課的教材更新需求,選用更加合適的教材。選修課授課深度及教材選用情況調查結果見圖3,認為選修課的授課深度及教材選用合適的同學約佔54%,授課深度需要加深的佔32.65%,需要適當減小授課深度的佔13.06%。認為選用教材基本合適及不合適的同學均佔23%左右。

  1.4學習收穫調查

  通過對課程學習收穫的調查,可以全面地反映教學效果,檢查授課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同時也能夠反映任課教師對教學大綱的執行情況,以及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認可程度。教學收穫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否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二是學生是否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求知慾望。通過對多門專業選修課學習和掌握情況的調查,可以分析出哪裡是專業選修課程設定的薄弱點,哪裡是課程體系的缺口。選修課的學習收穫情況調查結果見圖4,認為通過選修課的學習有很大收穫的同學佔31.33%,認為有一定收穫的同學佔63.65%,認為沒有收穫的同學僅佔5.02%。

  1.5課程設定調整調查

  在調查問卷的最後,對學生期望增開的課程進行了調查。通過對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專業選修課的學習,以及相關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訓練,畢業班的學生基本上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具有了初步專業就業能力。因而通過其自身的檢討,可以更加合理地發現現有課程體系的不足之處。通過一些專業選修課程的增減或者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優化現有課程體系,實現專業選修課程的系列化、系統化。調查結果表明,認為需要開設新選修課的同學佔56.82%,不需開設的同學佔43.18%。這次調查的結果反映出,各選修課無論從開課時間、學時安排、授課內容、授課深度、教材選擇等各個方面來說基本上是合適的,絕大部分學生通過專業選修課的學習,取得了較大的收穫。總體來說,各選修課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專業選修課系列化、系統思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經過了近60年的發展,尤其是隨著近年高校課程體系的調整和教學改革的研究,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專業選修課課程體系,能夠較好地適應石油化工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需求。然而這次調查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對於這些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優化,以提高選修課在學生專業知識體系中的作用,為培養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保障。

  ***1***從選修課的時間安排來看,有近30%的學生希望將部分選修課的上課時間提前。但是從課程的銜接角度考慮,這幾門課的時間安排基本合理,有的課程如《能量利用過程原理》,從與專業知識的關係方面來看,甚至需要推後,使學生在上完《石油煉製工程》等專業課,對煉油生產裝置有一個全面瞭解以後再開設,這樣講課才有針對性,學生對課程的內容掌握更深刻。因此從總的課程體系來看,有些專業課的安排應該提前,以免影響後續課程的教學。

  ***2***從學時安排來看,有1/3的學生認為,應該增加選修課的學時,比如《能量利用過程原理》,由於化學工業是用能“大戶”,因此化工節能尤其重要。通過《能量利用過程原理》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節能意識,對今後化工裝置的設計和化工生產過程的優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目前這門課的授課學時僅有32學時,學時安排非常緊張,有些內容不能充分展開講解,影響了學生對能量利用過程全面、系統地掌握。

  ***3***從授課內容來看,有近40%的同學認為應該增加選修課授課內容。從授課深度來看,有近1/3的同學認為應該增加授課深度,反映了學生想通過選修課的學習,更加深入地瞭解和掌握更多相關專業知識的要求。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加選修課的學時來增加授課內容和深度,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授課內容,拓寬授課的知識面,將該學科的前沿知識和發展情況展現給學生,適當增加授課的深度,同時對於一些易於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在講清楚基本概念的同時,通過安排學生自學、答疑來掌握,以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掌握更多的知識。

  ***4***調查表明,有接近一半的同學認為應該增加其他方面的選修課。根據面向21世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為了適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和市場經濟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和更好地因材施教,應當在達到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選修課的門類,加大選修課比例[2],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相關的選修課。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化工過程的設計、開發與生產過程中,越來越多地應用相應的軟體進行設計和模擬,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3]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於現有的課程體系比較陳舊,課程體系中除了計算機語言的學習,沒有涉及化工軟體的介紹和應用方面的課程。因此,在專業選修課的設定中,可以適當增加這方面的內容,如製圖軟體AutoCAD、流程模擬軟體Aspenplus等軟體的介紹和應用,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化工設計和模擬方面的軟體,以適應《化工設計》等實踐環節的學習和今後工作的需要。

  3結論

  通過調查表明,目前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選修課從教學效果上來說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現行的課程體系中,部分課程的順序及學時安排不盡合理,同時有必要在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增加化工應用軟體等相關課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注意除了保證基本知識點的講授以外,結合本專業要求,有選擇地調整課程深度及廣度,授課教師應加強對相關專業知識的認識,增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建立教學檔案,為今後建立系列化、系統化的專業選修課程群奠定基礎。新時期的課程體系應更符合“打牢專業基礎、協調主幹課程、拓展方向練習、豐富實踐環節”的建設目標,更有利於高素質化工專業人才的培養。致謝:感謝化學工程與工藝2006、2007級輔導員對調查工作的支援,感謝學生的積極配合,對他們的辛勤勞動表示忠心地感謝。

  範文二:本科化學工藝教學體系建立

  1圍繞專業應用型人才特點,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1.1應用型本科人才要求

  根據現代化學工業的特徵及社會對化工人才需求的趨勢,應用型高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化學化工理論基礎紮實,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外語與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適應化工、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階工程技術人才[2]。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專業能力包括7個方面: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學素養,能處理好人與環境、人與社會的關係;②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③掌握化學裝置工藝與裝置設計方法,掌握化工過程模擬優化方法;④具有對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和新裝置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⑤瞭解化學工程的理論前沿,瞭解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裝置的發展動態;⑥掌握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⑦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2]。因此,根據現代科技和生產的發展需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把握高等教育規律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特徵,制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中,合肥學院借鑑德國應用科學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成功經驗,非常重視企業的作用,將企業要求與學生的培養相結合,構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統一教學體系,確定了以“面向企業、立足崗位、注重素質、強化應用、突出能力”為指導思想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理論教學體系體現“三個服務”原則:基礎理論教學要為專業技術課教學服務,理論教學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把素質教育貫穿於教學全程,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服務,注重培養學生對技術成果的吸納和綜合應用能力。建立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基礎實訓、專業實訓及校內、外實訓教學相結合的綜合實訓教學一體化,完成實訓教學。促進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實施“四年九學期制”,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1.2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人才要求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為了適應新世紀化學工業的發展而設定的,是由原來的化學工程、有機化工、無機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細化工、煤化工、工業催化等專業合併而成的寬口徑專業,覆蓋面寬、涉及領域廣[3]。該專業具有兩大特色:一是覆蓋面廣。研究領域涉及無機化工、有機化工、精細化工、材料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醫藥化工、微電子化工等諸多領域;二是工程特色顯著。該專業以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為兩大支撐點,化學工程主要研究化工過程及裝置的開發、設計、優化和管理。化學工藝則研究以石油、煤、天然氣、礦物、動植物等自然資源為原料,通過化學反應和分離加工技術製取各種化工產品。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涉及的工程放大技術、系統優化技術和產品開發技術,不僅在化工領域,而且在醫藥、材料、食品、生工等眾多相關領域均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培養的學生應有較強的工程能力和工作適應性,需掌握化工生產技術的基本原理、專業技能與研究方法,具有從事化工生產控制、化工產品和過程的研究開發、化工裝置設計與放大的初步能力[4]。

  1.3應用型化工人才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高等工程教育強調綜合素質的基礎作用和工程素質的定型作用。培養應用型化工特色人才,核心就是培養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教育教學基本規律,堅持育人為本,教學為綱,根據學生需要,圍繞學生能力拓展和知識結構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由基本技能、專業能力、綜合能力三層次訓練組成,將課外創新活動和社會實踐有機融合。借鑑德國成功的經驗,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專案實現能力及創新能力。實踐教學根據能力要求可分為3個層次:基礎實踐層、專業實踐層、綜合和創新實踐層。基礎實踐層以強化“三基”,培養基礎能力為目的,將基礎化學實驗分為3個層次和5個模組,構成一個彼此相連,逐層提高的體系[5]。通過化學專題研究訓練,強化了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性;認知實習在實踐教學體系中處於承上啟下階段。學生在與自己相近或相關的崗位上經過認知實習,瞭解專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能力、素質,有利於他們結合自己的興趣,規劃未來發展,在專業方向的選擇、課程模組的選擇上會更加理性。2周金工實習和1周電工電子實習,實現基礎能力培養目標;專業實踐層是在理論教學和基礎能力培養的基礎上,通過專業基礎實驗、課程設計、工程實訓等實踐教學的環節實現專業能力培養;綜合和創新能力是對技術基礎知識、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綜合體現,反映學生整體素質。通過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配合第二課堂科技活動,達到培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目的。總之,各層實踐教學活動層層遞進、相互滲透,達到培養目標規定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要求。

  2圍繞工程能力培養,實施實踐教學改革

  2.1突出強化實踐鍛鍊,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教師是實踐教學體系的主導者,也是實踐教學體系的實踐者。要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必須要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按照這一思路,為所有的實驗室配備了具有碩士學位的專職實驗教師,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派合肥學院高學位高職稱的教師到企業去鍛鍊6~12個月,增加教師的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根據學院要求成立了實驗技術教研室,這不僅是名稱和內涵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轉變,建立實驗技術教研室,由教授、博士擔任主任,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為成員,研究實踐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進行實驗教學、實驗課程內容和方法改革等工作。目前,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實踐教學有關的合肥學院院級教研立項6項,安徽省教育廳立項3項,獲得教學成果獎合肥學院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安徽省三等獎一項。聘請企業和設計院等單位人員擔任教師,讓學生參與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提高實踐能力。

  2.2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提供實踐教學載體

  實驗室和實習基地是完成實踐教學內容所必需的保障平臺。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加強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課程為支撐的基礎化學實驗室建設,和以化工原理為支撐的化工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作為一門最能反映專業特色,與專業科學技術發展關係最為密切的實踐性課程,必須跳出原有的框架,重新構建一個能夠全面反映化學工程學科發展方向、適合按專業大類組織實驗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框架。根據化學工程與工藝核心課程化工熱力學、傳遞過程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分離工程和技術化工工藝學作為構架,遵循以下原則:緊扣化工過程研究與開發的方法論;充分考慮工程學與工藝學實驗的適當平衡;具有典型性、力求先進性、增加綜合性;實驗內容既符合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發展規律,又具有鮮明的先進性和特色,建立了化工熱力學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根據專業和學生髮展需要,在專業方向上設立分離工程和精細化工2個化工專業方向,並建立精細化工和分離技術2個實驗室,建立膜材料和膜過程院級重點實驗室1個。校外實習是強化專業知識、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綜合性教學環節,校外實習基地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場所,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紐帶[6]。以校企互利雙贏為機制,開展產學合作,和中鹽四方集團等14家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與企業合作共建實驗室2個。每年由校內和企業教師共同指導學生進行實習,並在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由企業提出課題,真題真做,學生將所學知識和生產實際相結合,取得在書本上得不到的收穫。中鹽四方集團、東華集團工程技術人員指導學生設計多次獲合肥學院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獎。

  2.3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著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為了達到實驗課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更高目標,以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出發點,以學生個性化能力培養為重點,學院制定了《合肥學院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學分管理暫行辦法》,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起來,收到明顯的效果。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以化學工程師之家和學生參與教師科研為主要內容開展第二課堂科技活動。化工工程師之家於2007年11月建成執行。以培養“未來的工程師”為目標、以工程設計為核心、以模型製作為基礎,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通過加強合作促進團隊精神;通過模型製作提高工程應用能力;通過工程設計提高工程素養;通過企業化運作模式培養學生效率意識、責任意識和管理能力。作為第二課堂的重要平臺,重點培養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管理能力、協調組織的領導能力和團隊精神。通過借鑑企業化管理模式,營造企業氛圍,培養學生效率意識、責任意識和管理能力,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累計培訓學生500人以上。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生在各種全國性競賽中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績。2010年,在科技部等單位舉辦的青年科技創新競賽獲得二等獎,“三井化學”杯第四屆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二等獎和華南地區第四屆大學生化工設計創業大賽二等獎。近3年來,學生髮表論文34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9篇。

  3結語

  作為培養高階工程應用型化學工程與工藝人才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實踐性教學在培養學生能力、素質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正引起越來越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合肥學院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一些探索、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實踐教學體系建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師資隊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質量外部監控體系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等諸多因素,只有充分分析各因素關係,系統優化,才能建立起一個適應時代要求,更加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