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碩士開題報告範文

  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基礎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層次人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一、課題來源理論、依據:

  寫作是我國英語教學中以往重視不夠的一個層面。多年來,國內外英語教育界一直都在探討英語寫作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以便更具實效地培養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英語寫作是一個對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組織能力、自我監控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高度複雜的思維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必須從初中抓起。對初中的英語寫作教學進行探究,提出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採用檔案袋評價法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教育部2001年7月制訂並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階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評價建議”部分明確指出:“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英語課程評價應根據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控。”英語課程標準從素質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評價理念和要求,強調“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效果,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在探討形成性評價手段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認為,檔案袋評價是當前符合形成性評價理念的一種有效的質性的評價方法。

  多元智慧理論的創始人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種智慧***言語-語言智慧、音樂-節奏智慧、邏輯-數理智慧、視覺-空間智慧、身體-運動智慧、自知-自我認知能力、交際-人際關係智慧、自然觀察者智慧***,只是其組合和發揮程度不同。對於評價,加德納認為,評價的主要目的應是幫助學生,有用的評價應能向個體提供有益的反饋--智慧強項和弱項的資訊,亦即能力傾向,並提出繼續學習方向的建議。

  該理論給本研究的啟示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智慧領域,所以我們要為學生提供一個發展他們優勢的學習空間。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習者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背景,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他人***包括教師或其他學習者***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主動探究、主動發現和主動建構而獲得的。教學只有將學生置於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併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和取得好的效果,否則教學便只是一種簡單的灌輸和填充。

  該理論給本研究的啟示是:評價者的類別要多元化,評價過程要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進行。通過生生、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使被評價者願意吸收眾人的評價意見,在深刻反思的基礎上形成個人見解。

  二、國內外研究狀況: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對傳統課程評價正規化進行反思與批判的基礎上,北美出現了許多全新的質性評價方式,其中包括最常用的檔案袋評價。檔案袋評價也可稱之為“學習檔案評價”或“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九十年代以後,Blog出現於美國,2000年開始流行,把Blog應用到教學中後,每個學習者就可以利用Blog來完成部分作業,這就形成了一個電子檔案袋。如今美國、英國、希臘等有很多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學生和教師都可以申請自己的Blog空間,並可以隨時釋出自己的學習內容、研究興趣,並與教師和同學之間進行分享和交流。

  近年來,我國教育界也開始關注這種評價方法,有的學校配合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檔案袋評價的實驗研究,收到較好的效果。這種評價理念與我國的新課程理念相一致,它強調學生參與,注重學生髮展。Blog在中國內地教學中的應用自2002年剛剛起步,大部分都還停留在認識、瞭解及初步探索運用階段上。

  近幾年來,“過程寫作法”引起了國內外教育者的廣泛關注。過程寫作法的倡導者認為,寫作是一種思維形式或解決問題的行動,一種複雜、迴圈式的認知、創造和互動性過程。檔案袋評價作為一種新型的形成性發展評價工具,著力收集顯示學習者在某學習領域裡的努力與進步的資訊資料,探究各個時段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通過編制“成長檔案”來把握每個學習者的學習軌跡。

  三、論文的目標及主要創新點:

  對檔案袋評價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幫助實驗班學生建立以Blog為載體的網路成長檔案袋,屆時,我們可以隨意地瀏覽各學生的成長檔案袋,並利用網路論壇的形式來評價成長檔案袋。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自主學習的能力,整體提高實驗班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在實驗前對實驗班學生做過一個上網目的的調查,結果為:60.7%的人玩遊戲,34.1%的找朋友聊天,29.1%的人關注影視文藝動態,24.3%的人發E一mai1,18.6%的人選擇下載軟體。疏於引導的學生將網路作為新一代遊戲機房,完全不能領會計算機網路對他們成長的真正意義。如果希望學生能夠在課堂之外繼續寫作,為什麼不幫助他們用Blog,讓他們完全擁有自己文字的控制權呢這不是課堂空間,學生們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釋出他們自己的Blog.如果師生雙方互相經常性地閱讀雙方的Blog,在現實見面的時候也就會更節約時間、更指向重點,更加增進了師生間的瞭解,照顧學生的面也可以加大,更利於因材施教。

  本論文研究的創新點即:把Blog引入教學,充分發揮其教育特性,激發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在傳統的互動交流學習之外,Blog又引入了一種全新的教學及評價方式,從而使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獲得更為有效的交流方式,從而能更好的輔助教育教學,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手段、理論、實踐意義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本著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則,主要採用實驗法。本實驗把檔案袋評價作為自變數,把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作為因變數。設定實驗班和對比班。被試各班在年齡、性別、學生基礎、智商水平等方面基本相同。可直接進行實驗班和對比班的對比。在實驗中,抓好實驗班的鞏固率,嚴格實施研究計劃,以保證實驗班和對比班實驗資料處理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並輔之以下研究方法:觀察法,以課堂觀察為主。訪談法,教師訪談與學生座談。問卷法,對教師、學生、家長等進行問卷調查。

  採取的主要手段是:1.完善“硬評價”--實施分層評價和二次評價。“硬評價”是指嚴格按照已制定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小測、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等進行量化得分。2.嘗試“軟評價”--突出評價的發展功能。“軟評價”是指教師、學生、家長定期不定期的對學生進行評語式的評價,肯定學生的優點,中肯的指出不足,淡化分數和等級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建立學習檔案袋。針對評價內容、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1***。教師評價。***2***。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3***。家長評價。***4***。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等。

  通過檔案袋評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學生通過對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進行自我評價,能規範學生自己的行為,激勵他們學習,幫助他們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策略,同時培養合作精神。檔案袋評價體現了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同伴、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評價,實現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同時也使教師獲得教學反饋,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再提高、再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

  五、已讀的國內外主要參考文獻:

  Bailey,K.M.2004.Learning About Language Assessment: Dilemmas, Decisions and Direct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Genesee,F.& Upshur,J.2001.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rt,D.2004.Authentic Assessment: A Handbook for Educators.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Payne,D.A.2003.Applied Educational Assessment.Toronto: Nelson Thomson Learning.

  Tierney,R.J.Carter,M.A. & Desai,L.E.1991.Portfolio Assessment in the Reading-Writing Classroom. Norwood : Christopher Cordon. Tong,L.2005.The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to English Writing in High Schools.Unpublished Master of Education Thesis,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Wolf,D.P.1989.Portfolio Assessment: Sampling Student Work. Educational Leadership.

  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課題組,2001,建立學生寫作檔案對英語教學的意義,《中小學外語教學》,第7期,5-9頁。

  蔡培,2006,《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北京。

  查偉新,2007,資訊科技學科中用Blog構建學生檔案袋,

  高旭陽,2006,寫作檔案袋:過程寫作法實施的有效載體,《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

  李英,2004,《新課程教學設計》,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

  李兆增,2003,英語學習檔案袋評價,《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第10期,39-41頁。

  李志巨集,2003,《新課程學生髮展性評價》,新華出版社,北京。

  劉巨集武,2004,《主動參與教學模式》,中央民族大學初出版社,北京。

  彭鋼,2004,《新課程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

  唐文剛,2007,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探究,《大眾科學》,第10期。

  萬偉,2004,《新課程教學評價方法與設計》,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

  尹世寅,2004,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的一些建議,《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第1期,25-30頁。

  英語課程標準研製組,2002,《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2,《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階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

  篇2:語文教育碩士開題報告

  經典文學作品在新課改中的地位

  一 選題背景

  1.1時代背景

  課改作為一個浩大的工程,擁有較長的週期和較多的內容,我們必須循序漸進,仔細論證分析,對於抱我課程的目標方向,課程的結構方向,課程的內容方向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要進行客觀公正的進行評價性的分析考證,一切尊崇發展學生的學習知識的能力為背景,優化教學內容,深化教育理念,使得課程和教學內容與時代接軌;既要注重對經典文學作品的保留和開發,又要挖掘出新的時代作品,既要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學作品,也要接受和採納外國優秀的文學瑰寶,在拜讀古代奇文,賞析當代佳作的同時,也應該涉及現在文藝作品,做到與時代更好的接軌。經典文學作品,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人類文化的沉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近些年來,因為新課改的之風越吹越烈,人們便錯誤的認識為新課改就是要拋棄老的文學作品,而另起門戶拋棄傳統經典文學作品。

  1.2學科背景

  二 選題意義

  三 國內外文獻的研究

  四 主要內容

  五 研究方法

  六 計劃進度

  七 產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