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

  高二是學生們在高中階段的“斷層”時期,不同於高一的興奮,也沒有高三那般緊張,這個時期容易出現動盪和茫然,那高二的同學該如何好好學習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1. 筆記本 上課認真聽講,無論是高一還是高三的複習階段,一定要跟著老師走,指上課,老師是不會在課堂上浪費你的時間的,他是有計劃的,有目的的,有些同學總以為高三老師上課是浪費時間,悶了頭在底下做所謂自己的題,這樣你錯過了老師講經典題,易錯題的機會,不如認真聽加以理解總結為好,如高一高二上課更要認真聽,記好筆記,當然筆記儘量是自己看的懂的快速筆記,千萬不要為記一個清楚的筆記忽略了聽課理解的問題,那得不償失,首先要搞懂,老師講授的例題都是很經典的,其中包含著常用的解題思路,一定要跟住老師,細細體會。老師講課時往往就一個問題擴充套件開,比如有一個結論推廣到好幾個。趕快記在筆記本上,做好標記。所以要各科備有筆記本,快速記錄,課後總結做記號。

  2. 錯題本 每次的考試、做題下來那錯題是最有價值的,一張滿分的卷子,沒有疑問的卷子過,只有那些錯誤題你可不能輕易放過,整個考試卷意義就在此,趕快弄到錯題本上,到高三為節約時間直接將錯題剪下,往錯題本上一貼,那張卷子不要了,高三成堆的卷子不可能在看他,價值就在那錯題上。錯題弄懂弄通,找出錯因,找出題目的規律,找出不同的解題方法,不能在同一個坑裡栽兩次,錯誤不是不能犯但只能是初犯不能是慣犯,兩次都不允許。把一道錯題改對了往往比做了一百道新題更有價值。

  3. 知識點本 也就是剛剛說的課堂上也許只能是一個快速筆記,課後還是需要理一下,重要的知識點當作複習一遍再轉抄到知識點本上,另外作業、考試中碰到的沒有搞懂的知識點也要搞懂了及時記上。知識點本要簡明扼要清晰。

  4. 難題本 把平時做題中、考試中碰到的難題,經典題,哪怕是老師黑板上講的你覺得不是很搞的明白的都要歸上去,並總結找規律,你的能力能有幾種解法放幾種上去。

  5. 小本兒 各科通用,記錄下今天難記的一個單詞,或一條公式,或一個知識點,總之,是你覺得這一個單詞或知識點、公式定理讓幾遍都記不住的,記上小本兒,今天下課後看一眼背一下,食堂等買飯拿出來看一眼,即不停重複記憶才能掌握的,相當於我們工作了的人臨時記事本。

  6. 除做好以上工作外還要有一個良好習慣及精神 一個習慣

  任何科目不管文科理科要善於理解性的記憶,任何科目要善於歸納、總結記憶,特別是歸納總結,不能只悶頭做題,做十條不如做一條能總結歸納出同一類。到複習的最後階段,總結不僅意味著對錯誤試題的總結,對老師講義的總結、對自己感受體會的總結,更重要的是對考試經驗的總結、甚至包括對自己生理、心裡反應的總結。當然,這種總結不一定以書面的形式儲存下來,有時即使心中的總結也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在總結這一環節不可缺少的一步是不時的回頭來看看自己的總結,想想自己在不同階段的體驗,只有這樣以前所做的工作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二

  制訂計劃 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是取得理想成績的第一步。計劃要具體、可測量、有行動方案、合理、有時間安排。例如計劃中有“學好英語”,就不如具體轉化為一天內背多少英語單詞,讀多少篇英語課文,達到什麼水平;例如計劃中有“上課不做小動作,上課不開小差”,計劃中就應該有用什麼辦法制止小動作,小差的出現。再例如把你的學習成績從最後一名提高到前十名,就不太現實,不如計劃把成績從不及格提高到及格,再由及格提高到70或80分,這樣的計劃就比較合理。在計劃中把大目標分成許多合理的小目標,一個一個地完成,同時成功的體驗還可以增強自己的信心,鼓勵你繼續穩步前進,個人的能力也隨之逐步提高,為實現下一個目標打好基礎。假如你的計劃比較周密,執行得也比較好在開學的第三週就開始了迴圈往復式的複習,期中、期末老師領著複習前你已經複習了一遍,你一定知道自己哪一部分掌握得好,哪一部分需要重點關注,考試時你的心態也好。如果期中、期末考試到了,你還一點也沒有準備,以前學過的也忘得差不多了,老師領著複習,你就像聽新課一樣,你能取得好成績嗎?

  課前預習 是教師講課前事先學習新課,逐句、逐段看書,這一句是什麼意思,這一段主要說明一個什麼問題,關鍵詞是什麼,不認識不理解的字可查字典。這一節課主要講幾個問題?有幾個公式?應用到以前哪些知識?如果忘了查一查。通過預習,簡單的題應會做,還有哪些沒弄懂的記下來,老師講時集中精力聽講,就會迎刃而解。預習有兩大優點:1、聽課效果好。一般的問題自己解決,不懂的問題,由於急於學會,上課防止開小差,不會對老師講的不感興趣。對應用到的以前的知識提前複習,對學習差的學生也可以起到笨鳥先飛的作用。2、培養了自學能力。一個人不管他上到高中、大學、還是研究生,總要離開老師、離開學校,獨立面對社會上的許多新問題,自己學習、自己解決。通過預習,逐漸培養了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這是課前預習的最大優點,也是我們上學的一個主要目的,通過讀書培養能力,最終離開老師這個柺棍,獨立學習,你將終身受益。

  專心聽講 按要求教師講一節課要用四節課的時間備課,備重點難點的處理方法、備引入新課的方法、備本節課的教學方法、備如何複習和本節課有關的以往的知識、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等等,教師都要仔細斟酌,教師都是本、專科以上的大學生,要講好這節課還要下這麼多功夫。所以專心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講,下課要多用幾節課的時間也達不到這樣的結果。最近一個學生到我這裡心理諮詢,說“我上課愛睡覺,控制不了自己,怎麼辦?”,我瞭解了他的作息時間,晚上12點不睡,看書、上網,我說你本末倒置了,上課睡覺,聽不懂,晚上補,化費了時間,耗散了精力,成績提不高,你要調整你的作息時間。

  及時複習 聽過教師的講課,先看書再做作業,是一種良好的習慣。這一遍看書,比預習時對知識感受深刻的多,作業速度快且正確率高。有的同學為了趕時間,課後不看書,就立即做作業,不會作了再問同學、問老師,或者死鑽硬摳,認為這樣完成作業速度最快。其實下課先看書及時複習再做作業,做作業的質量才會又快又好。學習是一種綜合素質的比賽,有的同學意志堅強,能管住自己,能持之以恆,所以能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

  獨立作業 有的同學不太相信自己,做一道題和別人對一道答案,或者怕完不成受批評,或者急著完成任務去玩,乾脆抄別人的作業,交上去,完成任務拉到。如果課前預習,專心聽講,又及時複習了,不會做的作業就不會太多了,不能獨立做作業的原因就是因為前幾個環節做得不好。炒作業,是一種惡習即騙了老師,又騙了自己常此下去,學習成績不好是很自然的事。

  解決疑難 通過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和同學們討論,或問老師,或再看一遍課本,當天問題當天解決,不留知識缺陷。通過課前預習,專心聽講,及時複習,獨立作業不會做的作業就不會太多了。就好像認識一個人一樣,第一次見面剛認識;下次見面,點點頭認識,見過面;第三次見面是朋友了;第四次見面是老朋友了。學習新知識也是這樣,經過四遍的學習,一般的沒有問題了,但如果這作業和以前的知識有聯絡,比較綜合,或者這個型別的題你沒有見過,需要自由發揮、創造,可能你還會有疑難的問題,這時就要馬上解決。如果不及是解決疑難,使知識缺陷不斷增加,產生惡性迴圈,必然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要備一個疑難記事本,把出現的問題都記錄下來,考試前再集中複習一遍,考試中就不會做錯了。你不要認為糾正了,就不會在出錯了,大腦記憶東西有一個反覆的過程,過了一段時間,糾正的疑難又模糊了,如果考試前再集中複習一遍,考試就萬無一失了。

  系統小結 學完一章一個單元后,以教材為依據、參照課堂筆記、作業和有關資料進行系統小結,把本章所學的知識總結出一、二、三個大問題,大問題中又有幾個小問題,用幾句精煉的語言準確地表述出來;或者用列表總結法或者用繪製學習地圖法總結,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形成一個知識體系。系統小結是學習者把課本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深刻地理解知識、牢固地記憶知識和靈活地應用知識的過程,可以達到發展智力、增加能力的目的。系統小結和課前預習一樣都是培養能力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堅持下去,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課外學習 課外學習包括閱讀課外書籍、社會調查、科技活動、學習電腦、學科經賽、參加社會實踐等。課外學習活動是學生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自己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鞏固課內學習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培養自己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進一步激發求知慾望和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