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疼痛的鍛鍊方法

  腰椎病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如今患上腰椎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其發病已經涵蓋各個人群中。如果患者不採取一些行動措施的話,那麼後果會更加嚴重,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腰椎病的表現:

  1馬尾神經症狀

  主要見於中央型髓核脫出症,臨床上較少見,可出現會陰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礙。女性可出現尿失禁,男性可出現陽萎,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全性癱瘓。

  2腰痛

  95%以上的腰椎病患者有此症狀,患者自覺腰部持續性鈍痛,平臥位減輕,站立則加劇,一般情況下尚可忍受,可適度活動或慢步行走。另一種為突發的腰部痙攣樣劇痛難以忍受,需臥床休息,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3下肢放射痛

  80%患者出現此症,常在腰痛減輕或消失後出現,表現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後側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直達足底部,重者可為由腰至足部的電擊樣劇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輕者可行走呈跛行狀態,重者需臥床休息,喜歡屈腰屈髖屈膝位。

  4下肢麻木冷感及間歇性跛行

  下肢麻木多與疼痛伴發,少數患者可表現為單純麻木,有少數患者自覺下肢發冷發涼,主要是因為椎管內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所至,間歇性跛行的產生機理及臨床表現與腰椎管狹窄相似,主要是由於髓核突出的情況下,可出現繼發性腰椎管狹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學症狀。

  一:

  抬腿伸腰運動

  仰臥位進行。前4拍為左右交替直腿抬舉,抬舉度數愈大愈好。第一拍抬左腿,第二拍復原,第三拍抬右腿,第四拍復原。後四拍為伸腰運動,第五拍為雙手抬舉,第六拍為伸腰運動***使腰離開床***,第七拍腰復平,第八拍為上舉雙手復原。共做4個8拍。

  伸腿伸腰運動

  俯臥位,雙肘屈曲於床面上。第一拍為直腿後伸運動,第二拍上半身後伸、挺胸抬頭***此時只有肘、腹在床面上,後伸使下肢與上半身呈弓狀***,第三拍雙下肢復平,第四拍上半身復平,共做4個8拍。

  屈髖抬伸運動

  仰臥位,第一拍屈雙髖雙膝,第二拍抬起上半身,第三拍上半身復原,第四拍屈髖屈膝復原。共做4個8拍。

  二:

  1. 懸垂法 利用門框或單槓等物進行懸垂鍛鍊。方法:懸垂時要放鬆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達到牽拉的目的。懸垂的動作一定要緩慢而輕,避免因跳上跳下操作腰椎。懸垂鍛鍊要逐漸增加運動量,並持之以恆。

  注意事項:動作要輕柔,緩上慢下,儘量讓家人在一旁協助保護。

  2.伸腰法 如不適宜做懸垂鍛鍊者可選擇伸腰鍛鍊。方法:雙腳叉開與肩同寬,全身放鬆。隨著雙臂緩慢上舉的同時用鼻緩緩吸氣。雙臂高舉過頭頂,抬頭仰望天空,腰部向上直撐到最大限度,停片刻。然後,隨雙臂慢慢放下的同時用嘴慢慢呼氣。照此法反覆做36 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最好選擇空氣清新地方做。

  注意事項:以自己能夠承受的力量做,不要急速用力,適應後可逐漸用勁。

  3.倒走法 倒走時要選擇平坦而又安全的場地進行退步走。方法:走時要挺胸收腹,平視前方,雙手自然前後揮動,儘量少回頭。倒走速度應根據自己的能力而定,要循序漸進,每次一般倒走15 分鐘,每日兩次。

  注意事項:要控制好速度,小心摔倒。平衡功能差的人不宜採用此法。

  4.下蹲法 兩腳叉開與肩同寬,雙手平舉,緩慢深蹲,腳尖著地,腳跟抬起。下蹲要到位,初練下蹲時,可扶牆等物半蹲,逐漸增加下蹲次數。每日做2 次,每次下蹲36 次。

  注意事項:動作輕柔,下蹲要慢,防止摔倒。開始深蹲有困難,可先淺蹲再深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