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緩解痛經的方法

  有一部分女性經常會發生月經痛的現象,有的時候痛的人面色慘白,冷汗連連。那麼你知道緩解痛經的食療方法有哪些嗎?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食療緩解痛經的技巧

  1、玄胡益母草煮雞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後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

  具有通經、止 痛經 、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2、烏豆蛋酒湯: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於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並有和血潤膚功效。

  3、姜艾薏苡仁粥:乾薑、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溼及潤膚功效。適用於寒溼凝滯型痛經。

  4、益母草香附湯: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適用於痛經,並能光豔面板。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於婦女寒性痛經症及面色無華者。

  5、姜棗紅糖水:乾薑、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淨,乾薑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緩解痛經的妙招

  1、保持溫暖

  保持身體暖和將加速血液迴圈,並鬆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痙攣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熱的藥草茶或熱檸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熱敷墊或熱水瓶,一次數分鐘。

  指壓法:足部含有一些指壓點,被認為與骨盆部位的氣路相連。在腳踝雙邊的凹陷處,皆有指壓點。輕輕地用拇指與其它指尖捏後,延著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腳作完,換左腳,各指壓數分鐘。

  2、練習瑜伽操

  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舉例如下,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保持這姿勢,直到感到不舒服為止。

  3、補充礦物質

  鈣、鉀及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痛經。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較未服用者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幫助身體有效率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夕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4、避免咖啡因

  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因此,應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腸。

  5、服用維生素

  許多病人在每天攝取適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之後,很少發生經痛。所以建議服用綜合維生素及礦物質,最好是含鈣並且劑量低的,一天可服用數次。

  6、作運動

  尤其在月經來潮前夕,多走路或從事其他適度的運動,將使你在月經期間較舒服。

  7、服用止痛藥

  當痛經開始時,用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止痛藥,效果好的止痛藥會在20分鐘-30分鐘後起效,並持續12小時不會疼痛。但這個方法對身體多少有點傷害,若是疼的可以忍受,建議還是不要採用。

  8、看喜劇放鬆大腦

  當我們全神貫注於影片時,體內產生大量內啡肽,能切斷疼痛訊號,暫時止痛。一旦感到愉悅,身體更釋放出多巴胺,活化腦細胞膜發揮止痛功效。

  9、保持頭低臀高姿勢

  痛經時跪在床上、抬高臀部,保持這種頭低臀高的姿勢能改善子宮的後傾位置,方便經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減輕疼痛和腰背不適症狀。

  10、慢慢爬行

  可減緩子宮收縮時的疼痛,放鬆腹部的肌肉。通過慢慢爬行,可練習呼吸,以舒緩痛經。

  11、多吃素

  研究發現,蔬菜、豆類等低脂肪飲食,可改變體內調節性激素的結合球蛋白,進而減少引發痛經的物質合成。特別是大豆,富含一種植物性的雌激素,抑制痛經的效果最為顯著。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