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胃的按摩方法

  養胃保胃不是隻有吃藥或飲食才能做到,通過按摩手法也能達到養胃保胃的功效。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希望能為各位提供些許幫助。

 

  ***一***

  1.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內外側正中腕橫紋上二寸之內、外關穴位處,正反各旋揉36次。然後再以同樣的方法旋揉右手臂。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點揉此穴能寬胸理氣,寧神和胃。治療心悸失眠、胸脅痛、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胃腸官能症等。外關穴屬手少陽三焦經,能治療熱 症感冒、偏頭痛、胸脅痛、耳鳴、耳聾、上肢癱瘓、肩臂痛等症。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經常旋揉內外關,對改善自我症狀、預防心絞痛發作有一定的效果。

  2.用一隻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隻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100下,再倒回到肚臍,再 按摩80—100下。可雙手交換,逆時針方向以同樣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功能,讓腸胃受到負載壓力,如果長期堅持,腸胃排洩也能有所改善。建議在晚上上床後按摩,按摩時,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

  3.飯後、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64圈。完畢搓熱雙手按摩小腹。
 

  ***二***

  1、雙手疊加,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摩揉腹部各10遍。

  2、雙手疊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臍,微微顫動腹部1~3分鐘,頻率為每分鐘120~180次。



  3、雙手叩打帶脈3~5分鐘,即雙手握拳,叩打腰部兩側,以自身耐受為度。

  4、沿足大趾內側緣、小腿內側脛骨內側緣自下而上推足太陰脾經路線,每次10遍,之後點按太白***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處***、陰陵泉***位於膝關節內側,脛骨內側髁凹陷處***及壓痛點各半分鐘。

  5、沿足陽明胃經小腿路線自上而下推小腿前外側,重點點按足三裡***膝眼直下3寸處***、豐隆穴***小腿前外側,外膝眼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處***及壓痛點。

  6、點揉中脘***位於肚臍上方4指處***、內關穴***位於腕掌側,腕橫紋中央上約兩拇指的距離***各1~3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對於功能性胃腸疾病有一定療效,但對於器質性疾病如腫瘤、潰瘍病等,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以防貽誤病情。
 

     ***三***

  1、保養脾胃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2、脾胃不好,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素食為主、葷索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乾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儘量少吃。

  3、脾胃不好注意冷暖。在春季氣候變化無常時,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洩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4、脾胃不好要多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瑜伽等。適當的鍛鍊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迴圈,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