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複習方法訣竅

  較高的生物綜合能力,離不開基礎知識的紮實。這就要求我們在帶領學生複習時,首先靜下心來,把課本認真地梳理一遍;其次要學會構建一些知識網路並親自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加深和鞏固對知識的理解,才能將課本知識變為自己的學問,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合的關於高考生物複習的方法訣竅,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夯實基礎。

  綜合能力的考查離不開基礎知識。在二輪複習中,應靜下心來把生物課本梳理一遍,加強和鞏固對知識的理解,並及時解決有疑問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自己構建一些知識網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變課本知識為自己的學問,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另外,對基本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實驗設計應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思路,這樣遇到具體的實驗題型才能臨陣不亂。

  二:回顧反思。

  在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的基礎上,將原先做過的試卷及練習題整理出來,看看自己試題練習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對知識的理解不準確造成的,可以督促自己去進一步理解知識;如果是審理不嚴造成的,應提醒自己加強審題,提高正確率。在此基礎上,認真對待每一次的測試,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三:精選精練。

  在距高考還有3個月的時間中,每個學生都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複習計劃。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嘗試去做一些綜合能力較強的題目,以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爭取拿高分;基礎較差的同學,以基本題目的練習為主,保證不丟基本分。

  四:關注熱點。

  關注社會熱點,關注生活,熟悉情景,在解題的時候就能較快地進入狀態,找到答案。比如:人類基因組計劃、基因工程、沙塵暴、生態農業、西部大開發、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環境汙染、物種絕滅與生物多樣性的銳減以及最近的瘋牛病、口蹄疫等等。並且嘗試著將這些情景與課本知識聯絡起來作一些解答。

  五、藉助資料練重點

  1、可以把本學期的各階段考試試卷按次序整理好,通過試卷分析一下自己的各階段知識掌握情況,弄清自己哪一階段的知識掌握較好,哪一階段的知識存在漏洞,做到自己心中有數。然後根據分析結果,有針對性的進行知識點彌補,並選作一些題目進行再檢測和鞏固。同時也要把試卷上的錯題再重點練習一下,這就是最具有針對性的錯題再練,效果會非常好。

  2、把自己的複習資料***如學校訂的練習冊,自己買的工具書等***進行甄別,留下自己認為較好的一兩本就可以了***甄別時要有側重點,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或留下知識系統較好的資料,或留下題目較系統、較全面地資料***,然後把資料上的內容系統地再複習一下。複習時注意兩方面內容:1.藉助資料注意知識系統的建立,建立完善的知識系統往往是知識遷移的基礎,同時也是知識綜合的基礎。2.注意重點題目的再練,特別是當初自己做錯的題目和老師重點講過的題目。

  六、與教材對話

  所謂與教材對話,實際上就是要用好教材。教材是我們複習的主要依據,掌握好教材上的內容是根本所在。在看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面面俱到

  我們把一本教材分成以下的幾個部分,首先是前言,這是在每一章節的前面都有的一個匯入的語言。很多同學往往忽略這部分,實際上,前言對整個章節的內容起到了概括引領的作用,有時也會作為背景性的資料出現。瞭解了前言部分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正文部分的基本內容;第二是正文部分,這是教材的核心內容,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就不再贅述;第三是旁文,教材的旁邊會提供一些小資料,或者提出一些需要同學們思考的問題,這些基本上都是對於教材內容的補充,在看書時加以關注,一方面有利於拓展知識面,另一方面有利於學生把握重點,引發學生的思考;第四是教材中的插圖,有模型,有座標曲線,也有示意圖,這些是內容的表現方式,不僅是高考直接考察的內容,而且也是幫助學生加強理解的輔助工具;第五是課後的閱讀資料,這部分一般不做考試要求,但是這些課外閱讀資料與正文有一定聯絡,關注之後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正文,事實上,考試題目的背景有時候也會採用這些材料。

  2.自我檢測

  對於某一部分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是心中有數的。同時,通過課本後的思考題目也可以進行自測。有的同學會說,這些題目高二的時候已經做過了,現在還有必要再做一遍嗎?其實複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重複不斷加強的過程。當然,作為高三複習,僅僅依靠課後的題目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一定的習題來鞏固。一般建議大家在老師的推薦下選擇合適的複習資料,題海戰術要不得。

  3.知識結構化

  在複習過程零散的知識串起來,形成網路。最初的學習階段,我們是循序漸進,逐步掌握分散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結合的。當我們全部掌握之後,就需要回過頭來將這些散的知識梳理成體系,使知識全部立體、清晰地在自己的腦中形成一幅組織結構圖。

  七、與題目對話

  與題目對話,就是要求有效利用題目,達到訓練的效果。只是把書本上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作用並不大。考試解題是一種技能,技能是必須通過訓練來提高的。就像溜冰、游泳,如果記住要領不練習,就會溜冰了?游泳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技能的提高唯有依靠不斷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盲目進行,越多越好。首先要選好的題目,科學的題目,而不是一味攻克難題。建議大家可以做一些近年的高考題,這些題目本身就是考試題目,很有代表性。

  做題過程中,也要對題目勤加反思。做完一道題不能滿足於題目的答案,應該多想一想能否改變題目的條件,該怎樣解答?解題的方法是不是隻有唯一的一種?可不可以另闢蹊徑,嘗試新的解題思路。這樣,做一道題,你所收穫的就不僅僅是這道題本身。

  八、與老師和同學對話

  老師和同學都是資源,如何利用?

  首先,複習過程中,儘量做到與老師同步,老師對高考的把握肯定強於學生,接受老師的建議、方法、思路對於提高複習的效率是很有幫助的。其次,還應該儘量走在老師的前面,做好課前預習。瞭解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上課時重點關注。在重點問題上高度關注,已經掌握的就可以相對放鬆。一堂課中自始至終都是高度緊張,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瞭解自己的情況,做到張弛有度,才是真正的提高課堂效率。一次提高課堂的效率。另外,老師不可能一一照顧到每個學生,所以學生要有主動性,多跟老師交流,每位老師都十分樂意幫助同學。

  有時候與同學交流的效果甚至會比請教老師要好。那是因為同學間的的思維比較接近,而且周圍的同學更多,大家群策群力,共同進步。

  九、與自己對話

  簡單的說,就是學會自我觀察,自我反思。簡單舉幾個例子,比如心理狀態是否已經調節好,高三一年中很辛苦的,但也是非常有收穫的。我們能否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迎接高考,進行復習,是非常重要的。再比如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方式,比如上課時記筆記,記好了之後,留出來空白。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有新的理解的時候,都應該在空白處標記出來。而且建議大家準備一個錯題本,做錯的題目實際上是寶貴的資源,能夠提醒你在以後的複習中避免,那麼現在的錯誤就是非常有價值的。可以把平時的題目都進行分析,可以有效客服複習中存在的問題。

  高考本身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需要大家在複習過程中不斷領悟。以上幾點,不僅僅適用於生物,希望可以對同學們其他科目的複習也有一個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