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毛豆的種植技術

  毛豆是一種菜用栽培的大豆,在未成熟時收穫,食用其鮮嫩的豆粒。近年來菜農利用冬暖大棚進行毛豆早春栽培獲得成功,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毛豆種植技術

  一、品種選擇

  選用對日照要求不嚴,容易結莢的早熟品種,濟南地方品種大粒黃豆適宜冬暖大棚早春栽培,該品種株高65cm左右,莢大、粒大而圓,生育期80d。

  二、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大棚栽培毛豆產量高,需肥量大,應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充分腐熟雞糞2000kg,過磷酸鈣30kg,硫酸鉀25kg,撒施後深耕30cm,耙細耙平,然後起壟,壟寬30cm,高15cm,壟間距60cm。

  三、適時播種,適度密植

  2月下旬播種,5月1日前可形成批量商品。毛豆根的再生能力很弱,應在壟上開穴直播。可以通過適當密植來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結莢數。一般穴距10―20cm,每穴播種2―3粒。播種時穴底要平,種粒分散,覆土不宜過深,以蓋細土2―3cm為宜。每畝播種量5-8kg。播種後覆蓋地膜,增溫保溼,促進出苗。子葉頂土時,破膜孔引苗。

  四、精細管理,科學追肥

  1.溫度播種後棚內晝溫保持25℃―30℃,夜溫保持在15℃以上,促進幼苗迅速出土。出苗後降低溫度,晝溫20℃―25℃,夜溫12℃―15℃,促進花芽分化。開花期適宜晝溫20℃―28℃,切忌出現30℃以上的高溫,否則開花少,花期延長,夜溫15℃左右,不能低於12℃。結莢期適當降低溫度,晝溫20℃―25℃,夜溫15℃以上。

  2.肥水播種時施足底水,出苗前一般不澆水。苗期十分乾旱時可澆小水,以促進發根。在幼苗出現2片真葉時,第1次追肥,每畝施N、P、K複合肥10kg。開花結莢期需水量大,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結莢期結合澆水進行第2次追肥,每畝追N、P、K複合肥15―20kg。在結莢鼓粒期,每畝用200―300g磷酸二氫鉀加500g尿素對水50kg,根外追肥2次,促進籽粒膨大。

  3.摘心花期摘心,可抑制徒長,防止倒伏,促進早熟。摘心一般在盛花以後立即進行,將主莖先端摘去1―2cm即可。

  五、適期採摘,分批上市

  棚栽毛豆自播種後80―90d可採摘青莢,供應市場。採摘標準是:豆莢充分長大,豆粒飽滿鼓起,莢色由深綠色變成淺黃綠色。適時採摘,豆粒糖分高,品質好;採摘過早,則癟粒多,產量和品質下降;採摘過遲,則豆粒變硬,糖分減少,味變淡。採摘豆莢時不要一次性整株連根拔起,應在田間分批採摘,摘下的青豆莢應放在陰涼處貯存,從而保持鮮嫩,增加收益。

  防治毛角秧苗徒長的措施

  1、播種密度不宜太大,以免出苗後幼苗擁擠。同時,出苗約有30%後及時拆除地面覆蓋物。

  2、及時間苗和定植。

  3、加強通風透光,控制溫、溼度。在秧苗出土後、定植前均應進行通風透光、降低溫溼度,加強低溫鍛鍊,控制秧苗的過度生長。

  4、合理進行肥水管理。營養土的製備中,應該注重磷、鉀肥用量,控制氮肥用量。苗床內嚴格控制水分和追肥,需要追肥時,不能偏施氮肥。

  5、及時間苗。定植前20天左右,秧苗常常出現過度擁擠現象,此時應當適當移動秧苗,使大小秧苗分開,並擴大單株的生存空間。

  6、藥劑控制徒長。一旦出現秧苗徒長,除了採取上述有關措施外,還可用50%矮壯素2000-2500倍液混合就苗海藻酸碘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