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種植怎樣進行田間管理

  甘草在種植的時候我們要進行好田間管理,管理好甘草有助於甘草的生長,具體要怎樣進行田間管理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甘草種植田間管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甘草田間管理

  間苗與定苗幼苗長出1片~2片真葉時間苗,苗距保持在5釐米左右,當苗長出3片~4片真葉時定苗,株距10屋米~15釐米。

  灌溉甘草雖然是深根性抗旱植物,但在幼苗期因為根扎得較淺,抗旱能力不強。所以在幼苗長至4片真葉後澆頭水,要細流淺灌或噴灌,不可大水漫灌。注意保持幼苗的溼潤,澆水次數既不宜多也不可太少,以保證苗期水分供給。成株期後很少灌水。7月~8月雨水多時,及時排水,做到田間無積水,防止爛根。栽培甘草的關鍵是保苗,一般植株長成後不再澆水。

  中耕除草苗出齊後應及時中耕除草,做到田間無雜草.這是優質高產的關鍵。有條件的可在播種後未出苗之前進行封閉除草,用豆黃隆***20%氯嘧黃隆***可溼性粉劑每667平方米2袋、配乙草胺每667平方米2瓶~4瓶噴灑田間。出苗後可噴灑殺單子葉的滅草劑,消滅雜草。

  追肥第一次追肥於定苗後進行,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開溝施入。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釐米時施尿素,每667平方米15千克。

  甘草形態特徵和種植環境

  甘草為多年生草本,高30~100釐米。全身披有白色短柔毛和腺毛。地上莖直立,下部木質化,小枝有稜角,綠色。葉互生,為奇數現狀複葉。小葉3~8對,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全緣,頂端小葉較大。總狀花序,腋生,花梗極短,基部下方有一卵形小苞片,花萼鍾狀,綠色,花冠蝶形,紫紅花或藍紫花。果實為莢果,狹矩形,彎曲成鐮刀狀或半環狀,褐色,密披刺狀絨毛。種子5~8粒,卵圓形而微扁,表面平滑,褐色。

  甘草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可耐-10℃的低溫。由於甘草是一種深根性植物,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適合生長,容易引起爛根死苗。土壤以砂質壤土為好,黏性土及排水不良的低凹地不宜栽培甘草。

  甘草採收加工

  1.採收

  用種子繁殖的甘草在播種後一般生長4年,根莖繁殖則生長3年後便可以採收。在每年的秋季採收為佳。採收時把甘草根和根莖挖起,抖去泥土,以待加工。

  2、加工方法

  將挖起的甘草根和根莖,就地或運回加工,先按不同規格分開,然後攤開晒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