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魚苗怎麼養

  隨著娃娃魚***大鯢***生態學和繁殖學方面的研究深入,人工繁殖得到突破,解決了苗種供求的瓶頸關係,大鯢人工養殖場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不過娃娃魚苗怎麼養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娃娃魚的特徵:

  大鯢,即 娃娃魚,是 兩棲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全長可達1米及以上,體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點類似 蜥 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壯扁平。大鯢頭部扁平、鈍圓,口大,眼不發達,無眼瞼。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後五, 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鰭狀物。娃娃魚的體色可隨不同的環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體表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佈滿粘液。身體腹面顏色淺淡。現存最大的三種大鯢,中國大鯢身長可達1.8米,日本大鯢身長可達1.5米,隱鰓鯢身長可達0.75米。共通點是體形扁長,四肢很短,前肢4指,後肢5趾,趾間有蹼,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誤以為魚類,其實屬兩棲動物,水中用鰓呼吸,水外用肺兼面板呼吸,面板只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

  娃娃魚苗的養殖技術:

  1 苗種池建造

  大鯢苗種池一般以水泥結構的水池為好,面積以1~2㎡為宜,水深20~30cm,由於苗種階段大鯢面板比較嬌嫩,要求池底和池壁都貼上瓷磚,減少大鯢與粗糙池面的摩擦而受損傷,養殖池使用前一週徹底消毒。新修的養殖池有較強的鹼性,強鹼對大鯢有強刺激,造成大鯢面板和機體損傷,因此新修養殖池要泡水兩個月,中途要換水2~3次;如果要求時間短,可以用草酸先泡10d左右,再用清水泡2次,一個月後可投放幼苗。

  2 苗種選購及運輸

  大鯢苗種採購最好是就近選購熟悉的繁養殖場自然繁殖的苗種,並要求繁養場具有《大鯢水生野生經營利用許可證》,同時要做好檢疫工作。在選購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2.1 首先檢查幼苗或種鯢的健康狀況,要求無病無傷,活動規律正常。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的魚苗首選自然繁殖的,因為其抗病性好,免疫力強。買前先要停食2d,這樣在運輸途中魚才不會吐食,脹破肚子,特別是小苗。如果要購買帶鰓魚苗,不但要在氧氣袋中充氧,在氣溫較高時期還要在包裝箱中採取瓶裝冰等方法降溫。

  2.2 在運輸前要制定最佳的運輸方案,比如交通線路和運輸時間的選擇。選擇最近的和避開運輸高峰期,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運輸任務。

  2.3 運輸回來的幼鯢先彆著急開袋入池,應該把魚和運輸袋一同先放進池子浸泡一會,待袋內溫度和池中溫度一樣時再開袋。幼魚入池前可用一定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幾秒,防毒消菌再入池。前2d不要急於投喂,讓其餓2d,適應環境後再投食。

  3 幼苗飼養

  剛脫膜的幼鯢體長為2.0cm左右,側臥於水裡,運動量十分少,游泳能力較弱,依靠尾巴在水中作擺動,一般1~2h遊動1次。剛孵出的幼鯢,經過30d左右,卵黃已消耗殆盡,此時幼鯢開始攝食。適時投餌時間非常重要,投餌過早,幼鯢還沒有開口,不具備攝食能力,餌料生物在水中不僅要耗去水中大量氧氣,影響幼鯢生長,而且排洩物還產生汙染;投餌太遲,幼鯢卵黃能量耗盡捕食能力下降,捕不到餌料,或者已閉口不進食,最後死亡。目前普遍採用的幼鯢開口餌料是人工培育的紅蟲。開口餌料要求:一是個體大小適口;二是活動能力較弱,游泳速度慢於幼鯢,便於幼鯢攝取;三是要乾淨,無泥、無汙物;四是最好是活體;五是餌料量要充足。

  早期由於幼鯢活動能力差,為便於管理和清洗養殖池,一般置於塑料籃中飼養,每平方分米不超過5尾,隨著大鯢的長大要適時分稀,到6~7cm可直接放入水泥池中飼養,飼養過程中用水要求過濾保障水質清新,無汙染,水不宜太深,以能覆蓋魚體,魚能自由遊動即可。池中保持微流水,每天要求清洗魚池。

  4 投喂量

  大鯢性貪食,在自然界的生活習性是晝伏夜出,養殖投食選擇傍晚投喂為好,投喂量以幼鯢吃到7~8成飽為宜。在幼鯢時期,有時少量由於攝食過多,至腹部腫脹過大,無法遊動,浮在水面無法沉在水下,對這些幼鯢應單獨放置於塑料籃中,放置於淺水區,讓其平臥儘量減少其活動,經過2~3d,待其腹部消腫,再放入池中。

  5 食性轉換

  幼苗大約經過5個月左右的飼養,體長可達到10~12cm,這時要適時轉換食性,改成以小魚蝦為食。具體做法是:選擇新鮮魚肉,剔除魚刺,剁成魚糜和紅蟲一起投喂。開始夾雜小量魚糜,並相應減少紅蟲量,3d後再逐漸增加魚糜量減少紅蟲量,最終達到全部投餵魚糜,經過15~20d,幼苗食性可全部轉換吃食魚肉,轉換食性的幼鯢可投喂適***魚蝦。

  6 消毒管理

  大鯢幼苗養殖中,消毒管理工作至關重要,搞好該項工作要做好以下幾點:

  6.1 養殖池和工具消毒:苗種養殖工具,要做到專池專用,每次使用後都要用食鹽或高錳酸鉀浸泡。同時每10d對養殖池和苗種用聚維酮碘等魚用消毒液適量浸泡0.5h。

  6.2 餌料消毒,投喂餌料要求新鮮,無論是紅蟲還是魚肉在投喂前都要用5%的食鹽水浸泡15min,用清水漂洗後再投喂。

  6.3 在日常養殖中要特別注意儘量不要觸碰幼鯢,如要分池等操作採用小抄網。對有機械損傷、撕咬受傷,病變幼鯢要及時隔離治療。

  *** 同時切忌養殖場之間儘量減少串聯,如觸碰了其他養殖場有病的魚,雙手和其他物品都要嚴格消毒,當天最好不要進入自己養殖區,以防病害相互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