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成功創業的故事

  受到近些年我國高等院校連年擴招的影響,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為了緩解不斷增大的就業壓力,國家出臺了多種政策,支援和鼓勵大學生在讀期間就嘗試創業。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用平凡的刻刀 一個80後大學生創業的故事

  2012年,肖治鵬畢業於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誰也沒想到,這位剛離開校園兩年的大學生,頭頂已戴著多個光環:書畫藝術名家、中國青年篆刻家、中國鋼筆畫家、中國當代資深書畫家、中國書畫藝術領域百傑、中國古文化優秀傳授者、中華文化藝術愛心使者。

  近日,小編有幸與肖治鵬見面,難以想象,一副副美麗的畫卷竟然出自眼前這位"呆萌"的小夥子。剛滿25歲的他,在湛江已小有名氣。 肖治鵬告訴小編,他不僅擅長篆刻,而且鋼筆速寫和鋼筆作畫也是強項。從2006年開始,他的作品在國內外榮獲了眾多藝術類獎項。

  在旁人眼裡,肖治鵬是個愛琢磨的人,手裡一拿到新東西,總愛刨出個所以然,趴在桌子仔細琢磨,一晃就是幾個小時。特別是在接觸篆刻那段時間。剛開始,大家看到他在橡皮擦上雕刻著自己的名字,以為只是一時興起,玩玩而已。可時間久了,發現他不僅在橡皮擦上雕刻,而且喜歡在貝殼或石頭玩起了"刻字繪 畫"。

  "篆刻是我從小就喜歡的東西,記得當時自己想一門子心思學習更專業的篆刻技術,所以要求家人能幫忙找老師給我輔導,但沒有得到他們的支援和理解,心情很低落,"肖治鵬說。

  雖然沒有家人的支援,肖治鵬並不氣餒。他暗暗告訴自己:我能行!就這樣,一個人毅然在自學篆刻的路上慢慢前行。凡是遇到不懂的,他就跑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回來湊著眉頭琢磨一會就懂了。肖治鵬一直堅信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理念,這也折射出他身子上的一股韌勁。

  在高中時,肖治鵬遇上了第一位"引路"人--楊克棟老師。這樣,肖治鵬的藝術之路迎來了大轉機,短短几年時間裡,連續獲得了不少榮譽。"自己的 努力終有收穫,當時不少旁人投來讚許的眼光,可是家人還是不太支援我'玩弄'篆刻,但我知道選擇走自己喜歡的路才有意義"肖治鵬笑著說。

  2008年,肖治鵬考上了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學習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大學期間,他利用更多的空餘時間去創作,且積極參加各種書畫篆刻方面的比賽。至2009年4月,肖治鵬被授予"中國當代資深書畫家"的稱號,同年5月,他的作品在"第五屆'歐陽詢'全國書畫大賽"中獲金獎,在"中國首屆 '八大山人杯'文學藝術大獎賽"中獲篆刻一等獎。6月他的作品又在"第五屆'華夏杯'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中獲得金獎。

  一直以來,肖治鵬都在藝術的海洋中探索。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貝殼的內壁是可以作畫的,且更富有的藝術價值。於是,他開始嘗試在貝殼上作畫。

  剛開始,他用鋼筆、簽字筆、大頭筆為工具作畫,但發現在這些顏料在貝殼上的效果不佳,用手輕輕一抹就變得模糊。後來他把工具改選為油性筆,出乎意料的是,油性筆的作畫,質感光滑且不掉色,像陶瓷裡面的花紋一樣。

  在一般人看來,貝殼繪畫難度遠超於紙,與紙上作畫相比較,貝殼作畫花費時間長又耗工具。"貝殼不像宣紙平整,可供繪畫的只有內殼壁。而內壁也是 凹凸不平的曲面,作畫過程中很困難,但這恰恰是貝殼藝術品創作的特色所在,一般在凹凸貝殼上的畫面更有立體感。"肖治鵬如此說道。

  貝殼作畫初有成效後,肖治鵬又開始向高難度挑戰,後來選用了生蠔殼、螃蟹殼等材料作畫,同樣也創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因畫結友,如今,肖治鵬組建了一個5人的創作團隊,命名為"大鵬藝術坊",其中主要的聯合創立人張鑑榮、朱惠妙、凌偉森、樑偉鵬等。"大鵬藝術 坊" 迄今為止繪製的貝殼鋼筆畫純手工工藝品約200多件,石頭鋼筆畫純手工工藝品近600件。近日,大鵬藝術坊在2014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也展出了部分藝 術品。

  正如古代名人張衡所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在同年齡人眼裡,肖治鵬就是愛拼、肯幹、聰明的人。他除了擅長於篆刻、貝殼作畫外,長卷鋼筆畫也是特長之一。

  在近期,肖治鵬創作了三幅鋼筆畫得意之作:《世界現代建築》、《美麗湛江》、《美麗廉江》。目前,長卷鋼筆畫《美麗湛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睞,也得到了市政府領導的認可。

  據悉,長卷鋼筆畫《美麗湛江》主要是呈現了赤坎區和開發區的特色建築物,其規格為長1000釐米,寬10釐米,由6本宣紙冊頁拼接而成,摺疊後看似一本《新華字典》。創作這幅《美麗湛江》長卷鋼筆畫是從去年12月開始,創作時長為1周。   "我是一個不斷追夢的人。未來我會努力鑽研帶有自己風格的藝術作品。我會在篆刻的藝術海洋裡不斷翱翔。立足湛江,開創屬於自己的文化產業,創作出更多匪夷所思的藝術作品。"肖治鵬說。

  2:柯焱:大二男生自做手工藝品5萬元開女士精品店入2萬

  男生做的手工藝品竟讓眾多女生自嘆不如,還被女生們瘋狂搶購,在武漢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大二男生柯焱因此成為名人***如圖***。最近,憑藉打工、眾籌得來的5萬塊錢,柯焱在學校附近開辦的女生精品店,在黃家湖大學城周邊已小有名氣。

  黑色襯衫搭配休閒褲,再加上一副黑框眼鏡,柯焱是同學眼中標準的文藝青年,而最讓大家驚歎的是他做手工藝品的好技術。

  大一入校,面對眾多社團招新,柯焱就對桌上擺滿手工藝品的手工社感興趣,很快成為少有的幾個加入手工社的男生之一,一有機會就找學姐學手工,從最簡單的紙花、塑花、絲網花,到用串珠勾勒動物、卡通人物形象,用竹籤、筷子等日常用品製作埃菲爾鐵塔、吉他等。

  柯焱表示,他從小喜歡做手工,加入社團後他從最簡單的紙花、塑花、絲網花做起,到用串珠勾勒動物、卡通人物形象,後來還用竹籤、筷子等信手拈來的物品創作埃菲爾鐵塔、吉他等,期間他挑戰了對男生來說最難的針線活,自己裁製了一款6寸大的不織布蛋糕……一年多時間裡,柯焱做了100多個各種手工藝品。

  柯焱表示,因為經常和女生一起討論手工藝品的製作,他發現具備文藝氣息、獨一無二的手工藝品最受女生歡迎,同時精品店裝飾也採用了蔓藤綠葉、舊桌布、絲網花等自己原創的設計。

  隨著手藝越來越純熟,今年4月,柯焱萌生了開一家精品店的想法。

  柯焱告訴記者,高考***微博***結束後他曾瞞著家人獨自去上海一家餐廳當服務員,兩個月掙了7000多元錢;大一寒假期間,他又在武昌火車站附近找了一家餐館做服務生,掙了6000多元錢。再加上他在大學生眾籌網上籌集的2萬元創業資金,以及向同學、朋友借的錢,柯焱順利籌得了5萬元啟動資金。

  經過一個多月的選址、籌劃,6月份,他的精品店“大美ZaKKa”在黃家湖東瀾岸商業區正式開業。貨源除了從批發商那裡進的貨外,還有附近幾所大學手工社的作品,以及自己親手做的手工製作。與眾不同的貨源,讓柯焱有了“別人有的我這裡都有,我這裡有的別人不一定有”的自信。

  經過4個月的苦心經營,柯焱告訴記者,除去成本,他幾乎每天都會進賬600元以上,平均月收入2萬元。中秋節三天,每天盈利千餘元。

  生意越來越紅火,柯焱還特意聘請了1名全職員工和5名學生兼職幫他打工,他也騰出時間創作更多作品。談到未來規劃,柯焱說,他準備把這家女生精品店從黃家湖擴張到中心城區。

  3:方依依:開旗袍私人定製店定位高階贏在氣質

  身高一米七五,碩士學歷,在全國大大小小的模特大賽中獲獎無數。90後美女方依依有足夠多的光環。不過,除了表演外,她的興趣更多集中在服裝設計上。

  方依依的外婆就是家鄉小有名氣的服裝設計師,專門設計旗袍。她4歲那年,喜歡上外婆的一件旗袍,外婆欣然改好後送給了她。人生的第一件旗袍,就此在她心間種下服裝設計師的夢想。

  大三開服裝工作室 一年積累數百客戶

  2011年2月,還在念大三的方依依決定成立一家自己的服裝工作室,主打自己設計的服裝。因為,開工作室是她一直以來的理想,並且一直慢慢發酵,到她認為時機成熟之時。“從大一開始,我就一直做模特,這讓我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更提高了我的審美品位,讓我眼界更寬。”其實,除了做模特外,方依依的積累從大一就無意中開始了。彼時,有繪畫和表演專長的她在一家高階會所擔任舞蹈老師和茶藝師,該會所裡基本都是高階顧客,他們中經常有人對方依依身上的服裝表現出興趣,而這些服裝多半是方依依自己設計的。有空時,她就會幫客戶設計服裝。所以,當她的第一家工作室開張時,就有一些客戶主動找上門。“還有些客戶是我做模特時認識的朋友,那些從事藝術工作的女孩,對我設計的服裝也比較喜歡。”就這樣,用最原始的口口相傳的方式,方依依的第一間工作室雖然選址於一個普通的小區裡,但生意一點也不差,甚至說比較好。短短一年時間,她的工作室便積累了近400名客戶。

  有了這些客戶基礎,2013年2月,方依依的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服裝店在武漢紡織大學旁的一家酒店裡開業,主打兩塊業務:成衣銷售和方依依旗袍私人定製。

  隨後,她還穿著自己設計的旗袍,拿下了第51屆國際小姐旗袍皇后桂冠。

  光谷開定製旗袍店 定位高階贏在氣質

  昨日是方依依第二家店開業的日子,在這家店的經營上,她做起了減法:專供私人定製旗袍。

  因為,在第一家店的經營過程中,方依依敏銳地察覺到,該店的客戶有七成來自光谷開發區。於是,今年9月,她在光谷玉樹臨風酒店租下一間房,開始籌備自己的第二家店。“之所以選擇在酒店裡開店中店,其實是覺得我的顧客都不太喜歡喧鬧,他們中更多人都喜歡相對安靜、舒適的購物空間。另外,酒店本身給人的氛圍比較優雅和禮貌,這些都和我的目標客戶的氣質高度契合。”方依依告訴記者,雖然酒店的租金比一般的商業街要高,但考慮到顧客的定位,選址時她還是做了多方權衡取捨。

  記者在方依依的旗袍私人定製店內看到,該店以經營旗袍為主,輔以一些中式大衣等,相比較一些專櫃的唐裝而言,她設計的旗袍款式更時尚。“我設計服裝會中西結合,在材料和版型上有很大的改良。”方依依說。記者隨手拿起一件貂絨大衣,售價4000多元。“我們的定位偏高階,用料大多是真絲、貂絨等自然織物。”

  記者瞭解到,因為前期有客戶基礎,方依依的定製旗袍店在試營業期間就有了不少客戶。除了定做衣服,客戶也可以過來喝喝茶。衣服做好後,店員會根據客戶的要求送貨上門。“把服務的細節做足後,不少客戶一年四季的服裝都會在我們這裡定做。對我們的品牌有一定的忠實程度。”方依依的旗袍店開得很從容。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