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形成的原因

  腦梗一般指腦梗塞,動脈阻塞後出現相應部位腦組織的破壞,可伴發出血。發病機制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狀的性質因病變累及的血管不同而異。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腦梗的相關醫學知識。

  :

  病因

  腦梗塞主要有血栓形成及栓塞兩類。

  ***一***非栓塞性腦梗塞的病因有:

  1.動脈硬化症:在動脈血管壁內,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基礎上形成血栓。

  2.動脈炎:腦動脈炎症性改變多可使血管壁發生改變,管腔狹窄而形

  腦成血栓。

  3.高血壓:可引起動脈壁的透明變性,動脈內膜破裂,使血小板易於附著和集聚而形成血栓。

  4.血液病:紅細胞增多症等易發生血栓。

  5.機械壓迫:腦血管的外面受附近腫瘤等因素的壓迫,可以出現血管閉塞的改變。

  ***二***栓塞性的腦梗塞的病因常是血流帶進顱內的固體、液體、或氣體栓子將某一支腦血管堵塞。其病因很多,主要為心源性與非心源性兩類:

  1.心源性:急性或亞急性心內膜炎,一般發生在心臟病的基礎上。病變的內膜上由於炎症結成贅生物,脫落後隨血循入顱發生腦栓塞。諸如風心病、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臟病、心臟腫瘤、心臟手術等都易造成栓子脫落。尤其這些心臟病,出現房顫時更易將栓子脫落,均可造成腦栓塞。

  2.非心源性:氣栓塞、長骨骨折時的脂肪栓塞、肺靜脈栓塞、腦靜脈栓塞都是非心源性腦栓塞的原因。有的查不到栓子的來源稱為來源不明的腦梗塞。 腦梗塞是由於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損傷使腦動脈管腔狹窄,進而因多種因素使區域性血栓形成,使動脈狹窄加重或完全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病。

  腦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體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許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見於45~70歲中老年人。

  中醫對腦梗塞的認識

  本病中醫稱中風,由於發病後一般意識清楚,因此多屬中風中經絡。關於中風的病因學說,唐宋以前多以“外風”學說為主,以“內虛邪中”立論,如《金匱要略》認為:絡脈空虛,風邪乘虛入中。唐宋以後,特別是金元時期,突出以“內風”立論,可謂中風病因學說上的一大轉折。如劉河間力主“心火暴盛”;李東垣認為“正氣自虛”,朱丹溪主張“溼痰生熱”;王履從病因學角度歸類提出“真中”、“類中”,其中有外邪侵襲而引發者稱為真中,無外邪侵襲而發病者稱為類中。張景嶽又倡導“非風”之說,提出“內傷積損”的論點。

  併發症

  1、心肌梗死是腦梗塞的常見併發症,目前發病機制不明,有研究表明,很多腦梗塞病人,在急性期,常常伴有心肌缺血的表現,但是這種改變大部分病人在度過急性期後能夠改變,有部分病人,可能發展成為心肌梗死。所以,對腦梗塞病人,我們要進行常規心電圖檢查,如發現有心肌梗死,應對應心腦血管病症採取同時治療方案。

  腦梗塞2、肺部感染是腦梗塞病人最常見的併發症。有很多研究表明,肺部感染成為腦梗塞的最主要的致死因素。腦梗塞病人的肺部感染一般與以下因素有關病人長期臥床,產生的沉積性肺炎,因此,在護理工作中,提倡勤翻身,勤吸痰。照顧不當,引起病人飲水或飲食嗆咳而引發的戲入性肺炎。病人使用抗生素不當,造成菌群失調,加上病人多為老年、抵抗力差,也增加了易感因素。

  3、尿路感染:見於留置導尿管的病人,或大小便失禁,得不到良好護理的病人,常用治療細菌性尿路感染的藥有起效迅速的西藥抗生素,及安全可靠,預後效果好的中藥銀花泌炎靈片等。

  4、腎功能不全: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併發症,主要與以下方面因素有關:腦梗塞是一種"應激"狀態,體內的高腎上腺素水平,容易造成腎動脈收縮,影響腎血流量。很多藥物如甘露醇、抗生素也會對腎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5、褥瘡:病人長期臥床,如果不經常翻身的話,病人的某些骨隆突部分,會對固定的組織壓迫,造成區域性組織長期缺血、壞死,就形成了褥瘡。預防褥瘡的最好方法是勤翻身,條件許可,應給病人使用氣墊床。

  6、關節攣縮:腦梗塞病人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康復訓練,患側的肌肉會發生廢用性萎縮,在肌肉萎縮和張力升高的共同作用下,關節長期不能正常活動,會造成病人關節畸形、攣縮。患處的關節活動會變得很疼痛。

  7、應激性潰瘍:出血性中風病人和大面積腦梗死病人,常常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也是臨床上常見併發症和常見死亡原因。

  8、繼發性癲癇:無論是出血性還是缺血性中風,在過度急性期後,原來腦內的病灶可能會留下"瘢痕", 如果成為異常放電灶,就有可能誘發癲癇,以大發作為主。如果病人發生繼發性癲癇,就要開始正規的抗癲癇治療。

  9、腦梗塞後的精神科問題:這個問題越來越得到了關注。

  10、痴呆:目前,有報道說,腔隙性缺血灶和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聯絡。更有的病人,出現了廣泛的皮質下的動脈硬化、梗死,出現認知功能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