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存在的困難推薦

  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走上了創業的道路,。創業初期會遇到那些相關的問題。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創業初期存在的困難,希望你們喜歡!

  創業初期存在的困難有哪些

  1.道路的選擇

  創業初步成功後,無論創業者如何選擇自己的道路,企業都需要經歷一個休整階段,它不在時間的長短,但卻是不可能跳躍的階段。正如人的成長要經歷青春期的煩惱一樣,這一階段企業會湧現許多管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的未來發展,也會影響到企業價值的體現。創業初步成功後,企業的未來和創業者自身的命運、結局,便成為眾人關注的重心。一般而言有以下三大類結果。

  ①創業者讓渡企業的控制權,把企業讓渡給他人養育。創業者可以選擇出售企業,也可以為企業找到一個好婆家,自己成為企業的一員。上市或尋找投資都可實現企業控制權的讓渡,具有傳奇色彩的公司大都如此。

  ②創業者讓渡企業的管理權,為企業找一個好保姆,聘請職業經理人來促進企業未來的更大發展,自己則成為真正的企業家。1999年華帝七位老闆就自敲下課鈴,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

  ③創業初步成功後,創業者仍集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於一身。

  2.找到管理危機

  創業者在創業成功後,尤其應該考慮為企業管理做些什麼。成功管理的關鍵不在於排除所有的問題,而在於把注意力集中到企業當前階段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上,這樣企業才能成長、成熟並壯大起來,去面對下一個階段的到來。

  3.工作量增大

  創業者疲於奔命,顧此失彼。創業成功後,人員增多,業務繁忙,企業面臨的問題越來越複雜。然而,創業者習慣於發號施令,事必躬親,唱獨角戲;員工也習慣於接受命令,對創業者有依賴心理,從而導致創業者日常事務過多,工作量劇增。不可避免的結果便是創業者感到力不從心,不堪重負,但又沒有抓住重點。

  4.決策得不到有效執行

  創業成功後,企業開始有現金流入或者贏利,招聘、遷址、購置新裝置、培訓等,忙得不亦樂乎,於是管理費用急劇上升。企業經營的範圍和地域也會擴大,管理開始變得複雜起來,問題也多了起來。幸好,創業者一如創業過程中那樣果斷,員工也依然貫徹執行決策,但是,創業者無法一一監督、評估決策的執行,企業也缺乏相應的機制與政策,因此,決策執行的效果大打折扣。

  5.利潤難以提高

  創業可能更多地源於創業者對市場機會的前瞻,企業所從事的業務具有獨創性或具有某種競爭優勢。創業成功後,會有許多跟進者進入市場,企業的優勢會逐漸減弱,競爭壓力增大,業績增長率會隨之下降。另外,企業越是成功。創業者越是感到志得意滿,有時甚至覺得無所不能,擴大經營和多元化便在所難免。攤子太大和對新業務不甚瞭解,難免會出現失誤,從而侵蝕企業的利潤。

  6.缺乏創新創業

  成功後,老員工容易陶醉於曾經取得的成功,喜歡向他人講述傳奇式的創業歷程。創業者考慮的是企業的未來,而老員工考慮的是創業者應該如何獎賞如何分配勝利成果,考慮的是如何在企業保持相應的權力與地位。老員工不願繼續艱辛地奮鬥,安於現狀,於是,小富即安的思想在企業蔓延,甚至會影響創業者本人。這樣,企業很容易失去繼續創新的動力。

  7.新舊交替的矛盾

  創業開始後,新老員工之間經常會出現矛盾衝突。新員工會說“我原來那家企業如何如何”,老員工會說“我們原來怎樣怎樣”。對於新員工而言,什麼事情都會讓他困惑不解,一切都沒有定規,規章制度束之高閣,薪酬制度是由不同的特例組成的大雜燴,企業行為就是創業者個性的寫照。老員工討論的是過去的“好時光”,說話辦事都有一套他們自己的規矩。由於企業沒有什麼成文的政策,那些資歷較深的員工就是企業的活檔案,一旦他們離職,企業立刻就會陷人一片混亂。

  另外,創業者會記著這些曾經追隨自己的老員工,因此,老員工在企業裡有極高的權威,而新招聘的員工考慮的是如何發揮自己的能力,如何證明自我,於是,新員工成了挑戰老員工的對立面。

  8.家庭壓力開始增大

  作為堅實的後盾,家人在創業者的創業過程中給予了無私的奉獻,他們希望創業者能夠取得成功。創業成功後,配偶希望創業者更多地關心家庭,兒女希望創業者能夠盡到父母的責任,而創業者比以前更忙更累,無暇顧及,家庭壓力開始增大,尤其是有家庭的女性創業者。

  創業初期應避開這10種錯誤

  1.單幹。有多少已經取得了成功的創業公司只有一個創始人?拉里·埃裡森***Larry Ellison***的Oracle***甲骨文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是個例外。

  建立公司確實是艱苦的工作,它往往需要一個以上的人來創業。什麼事情都有高潮和低谷,更不用說那些很少有人能夠獨自承擔的任務。沉重的打擊和挫折使得你在沒有他人鼓勵的情況下有時很難繼續。你需要人幫助做市場規劃,並且構建產品或服務,還有必須籌集資金以建立創業企業。

  在大多數情況下,獨自應對這一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並且是令人生畏的。朋友和合夥人的一點幫助就可以幫助你建立創業公司。

  2.不做商業計劃或縮減有用的內容。有一個可靠的商業計劃在決定未來的成功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歸根到底,商業計劃是通過回答下列問題來引導創業公司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的:

  本公司的宗旨是什麼?誰是潛在的客戶?使命和價值是什麼?公司所需的方向是什麼?誰是公司的競爭對手,他們在做什麼?這家公司如何衡量成功?

  換句話說,完善的商業計劃決定著創業企業的各個方面。當公司停滯不前或者將要開創新的企業時,隨時可以參考商業計劃。

  沒有必要以在商業學校那樣的正式方式去創造商業計劃。但是還是建議要有一個商業計劃,因為它將有助於從長遠的角度確定公司的方向。

  3.不正確地處理資金。當談到創業時,找資金是非常大的事情,並且需要你對錢做適當的處理。

  很多創業者其中一個最大的錯誤是花費太多,當企業的創始人變得過於著急並且僱用大量的員工時,往往可能發生這種情況。首先,創業者可能相信所有的新員工都是需要的,但是這可能將僅僅意味著更快的耗盡創業企業的資金。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一開始時要只聘請那些真正需要的員工並且逐步配備人員。

  創始人可能會經不起誘惑而很快花掉很多錢,支出不必要的費用,而不是充分利用這些資金,它們只是被白白浪費了。

  如果風險投資公司交給某家公司一大筆錢,就可能會期待很快取得豐厚的成果。你不能再這樣混日子了。該去工作了。

  你得把錢留出一部分,考慮這些問題:如果企業突然不得不承擔昂貴的變更費用,並且資金不足,問題被擱置起來時該怎麼辦?如果必須做備份計劃時,原始計劃又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投資者退出或者客戶不付款該怎麼辦?如果突然發現企業的關鍵環節成本太高又該怎麼辦?你有沒有錢來處理這種情況?

  沒有對資金的適當管理和使用,新的企業就可能永遠不會揚帆啟航。可以肯定的是,擅長數字的人可以在這方面提供幫助。

  4.不能夠儘快轉換業務重心調頭。每個創業者都會說,沒有什麼事情能夠按照計劃進行。但是能夠及時轉換工作重心是達到成功的一部分。諾基亞曾經有過造紙廠並且製造橡膠靴。而最後,它是一家電信公司。

  Odeo曾經作為一個播客平臺而存在。但是當蘋果推出了自己的播客平臺時,Odeo不得不轉換重心。現在Odeo是Twitter的社交類媒體出口。

  為了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要為每一種最糟糕的情況準備一個備用計劃,但是也可以靈活處理,並且在萬一最初的提案行不通的情況下,能夠轉換重心。

  5.開始時目標太小。如果一個創業者跳出傳統思維模式太多***意思是瞄準一個很小的利基市場***,那麼成功就可能是難以企及的。創業企業孵化器Y Combinator創始人,投資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在“會扼殺創業企業的18種錯誤***The 18 Mistakes That Kill Startup***”中解釋到,許多創業者認為瞄準一個較小的人群會比較安全,因為競爭不會那麼激烈。但是“如果你真的做出了什麼好東西,你肯定就會有競爭對手,所以你最好還是面對”,保羅·格雷厄姆說。“你想避免競爭,只有放棄真正偉大的創意才行”。

  6.選擇了錯誤的創業地點。選址對於企業來說一直很重要。在正確的位置開店是關鍵,同時要把成本、潛在客戶的地理位置以及整個行業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

  例如,羅蘭·H·梅西***Rowland H. Macy***最初在馬薩諸塞州開了一家商店,但是沒有成功。所以,他從錯誤中吸取了教訓,並且將他的公司搬遷到了紐約市第六大街。企業成功了並且產生了被稱為梅西百貨***Macy's***的零售業巨頭。

  再來看看這個,許多成功的高科技公司往往出現在矽谷,西雅圖,俄勒岡州波特蘭以及波士頓等高科技中心。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凸顯位置問題重要性的原因:保羅·格雷厄姆觀察到“大多數風險投資基金創業企業”位於距離投資機構大約一個小時車程的位置。這可能是因為投資者們是通過他們的社交網路中的其他人瞭解到創業企業的。因此為了獲得資金,最好將創業企業的位置選址在接近風險投資公司的位置。

  7.忽視直覺。企業家的直覺與眾不同。這可能就是許多人的創業企業取得很大進展的原因。所以不要忽視直覺。這一點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

  但是要確保這有趣的直覺與進行數字運算達到完美的平衡,檢視關鍵績效指標並且在研究的基礎上發展經營策略。

  8.在不適當的時間創業。當開創創業企業時,時間就是一切。然而某些情況下根本無法控制***如經濟或自然災害***,所以要安排在正確的時間開創企業。不要介意詳盡的科學方法。只要確保公司不會啟動過早或者等待的過久。

  啟動太快可能會把整個企業置於風險之中。考慮如下問題:這是人們真正想要的產品或服務嗎?準備好推向市場了嗎?畢竟,沒有比出於擊敗競爭對手或者開始營利的願望而匆忙將產品投放到市場更糟糕的事情了。要確保創業公司在向公眾提供產品或服務之前就己經準備好了。

  另一方面,也不要等太久。否則有可能所有的資金會被耗盡或者競爭對手會第一個將這種產品引入市場。要確保一切都準備好了而且不會拖延。設定期限並且滿足期限要求。

  9.招聘程序出錯。確保招聘啟動的不要太快。這樣會耗盡企業資金。但招聘程序中需要不斷調整的那部分是要招募到合適的人。

  這麼多創業企業倒閉是因為僱用的人***也許是一個對於工作角色來說缺乏訓練的朋友***對於公司來說是不適合的,或者是因為有人因為個性不協調不能融入團隊。一定要讓有資格的人員在創業企業工作。

  確保記錄下工作中所有事情。相信沒有人想被你的前僱員抓住某些條款起訴吧。

  10.受太多的外來因素影響。無論是建議或批評,有時來自外部的反饋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如果肖恩•帕克***Sean Parker***沒有建議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搬到加利福尼亞並且將他的專案的名稱從‘Thefacebook’改為‘Facebook’,Facebook還會騰飛嗎?

  當然,太多的反饋也可能是有害的。隨著公司的發展,很多人會說對於公司來說什麼是最好的。但是如果遵從每個人的建議,企業將不再與最初的想法相似。被帶到太多不同的方向對於企業來說沒有好處。

  儘管馬克•扎克伯格聽取了肖恩•帕克的忠告,但是他仍然堅持他對Facebook未來的設想。他沒有接受所有的建議。他只採用了他知道會對他的公司有益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