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怎樣養鵝

  疣鼻天鵝也是最優雅的鳥類,常見於歐洲的公園中,但是中國不太常見。駱賓王曾做詩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年少時候的駱所做,足以見其才氣.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冬天養鵝的方法

  一、精選雛鵝 應選擇體型大、生長快、耐粗飼、抗病力強的品種鵝或雜交鵝。要求雛鵝健壯活潑、反應靈敏,卵黃收縮良好,毛幹後能站穩,叫聲有力,用手握住其頸部提起時,雙腳能夠迅速收縮。對腹大、歪頭以及卵黃收縮不好的弱雛要堅決淘汰。

  二、溫室育雛 剛出殼的雛鵝要進行溫室飼養。育雛溫度為1~5日齡28℃~30℃,6~15日齡25℃~28℃,16日齡後可控制在18℃~20℃,相對溼度以控制在50%~65%為宜。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8~12只,溫室可用空閒房屋,塑料棚育雛更好。

  三、科學飼養 剛出殼的雛鵝飲0.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呈微粉紅色即可***,每100毫升中加維生素C5毫升,葡萄糖5克,紅糖3克,日喂3次,連喂5天。2~4日齡喂用開水泡過的小米,日喂4~5次,夜間喂1次;5~10日齡日喂3~4次,夜間2次,日糧中米飯佔20%~30%,青飼料佔70%~80%。11~20日齡逐漸喂配合飼料。飼料配方:玉米50%,米糠20%,優質草粉10%,魚粉8%,生長素1%,貝殼粉0.5%,抗生素及各種微量元素0.5%,豆粕10%。30日齡後至主翼羽長出前以粗料為主,適當補充精料,使其充分運動。粗飼料以選擇優質青乾草粉或農作物秸稈粉,喂前要充分浸泡。飼料配方:玉米20%,花生餅4%,米糠10%,統糠59%,魚粉4%,抗生素1%,貝殼粉1%,沙子1%。礦物質、微量元素按產品說明新增。

  四、快速育肥 冬鵝經過40~50天的飼養,主羽已長出,體重達2.5公斤時,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糧進行強度育肥20~30天,鵝個體重可達5公斤。參考飼料配方:玉米35%,粉渣30%,米糠或優質草粉20%,高粱6.5%,貝殼粉3%,食鹽0.5%,沙子1%,豆粕4%。

  五、疾病防治 每次進鵝前及出售後要用2%的福爾馬林或20%的石灰水對鵝舍、用具消毒。選擇免疫過的鵝進場或進場後立即注射小鵝瘟血清或小鵝瘟疫苗。勤掃鵝舍,勤換墊草,定期對飼槽、飲水器具清洗消毒。嚴禁用被農藥汙染的農作物秸稈、草、菜餵鵝,嚴防農藥中毒。

  鵝的分佈範圍

  一、獅頭鵝是中國惟一的大型鵝種,因前額和頰側肉瘤發達呈獅頭狀而得名。獅頭鵝原產於廣東饒平縣溪樓村。現中心產區位於澄海市和汕頭市郊;在北京、上海、黑龍江、廣西、雲南、陝西等20多個省區均有分佈。 獅頭鵝體型碩大,體軀呈方形。頭部前額肉瘤發達,覆蓋於喙上,頜下有發達的咽袋一直延伸到頸部,呈三角形。喙短,質堅實,黑色,眼皮突出,多呈黃色,虹彩褐色,脛粗蹼寬為橙紅色,有黑斑,面板米色或乳白色,體內側有面板皺褶。全身背面羽毛、前胸羽毛及翼羽為棕褐色,由頭頸至頸部的背面形成如鬃狀的深褐色羽毛帶,全身腹部的羽毛白色或灰色。

  母鵝就巢性強,開產日齡為160~180天,一般控制在220~250日齡。產蛋季節通常在當年9月至次年4月,這一時期一般分3~4個產蛋期,每期可產蛋6~10枚。第一個產蛋年產蛋24枚,平均蛋重176g,蛋殼乳白色。種公鵝配種一般都在200日齡以上,2歲以上的母鵝,年平均產蛋28枚,平均蛋重217.2g。

  成年公鵝體重8.85kg,母鵝7.86kg。70~90日齡上市未經肥育的仔鵝,公鵝平均體重6.18kg,母鵝5.51kg。獅頭鵝平均肝重600g,最大肥肝可達1.4千克,肥肝佔屠體重量的13%,肝料比為1:40。

  二、埃姆登鵝原產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部的埃姆登城附近。19世紀,經過選育和雜交改良,曾引入英國和荷蘭白鵝的血統,體型變大,中國臺灣省已引種。埃姆登鵝全身羽毛純白色,著生緊密,頭大呈橢圓形,眼鮮藍色,喙短粗,橙色有光澤,頸長略呈弓形,頜下有咽袋。體軀寬長,胸部光滑看不到龍骨突出,腿部粗短,呈深橙色。其腹部有一雙皺褶下垂。尾部較背線稍高,站立時身體姿勢與地面成30~40°角度。

  雛鵝全身絨毛為黃色,但在背部及頭部有不等量的灰色絨毛。在換羽前,一般可根據絨羽的顏色來鑑別公母,公雛鵝絨毛上的灰色部分比母雛鵝的淺些。

  母鵝10月齡左右開產,年平均產蛋10~30枚,蛋重160~200g,蛋殼堅厚,呈白色。母鵝就巢性強。成年公鵝體重9~15kg,母鵝8~10kg。肥育效能好,肉質佳,用於生產優質鵝油和肉。羽絨潔白豐厚,活體拔毛,羽絨產量高。

  三、圖盧茲鵝又稱茜蒙鵝,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鵝種,19世紀初由灰雁馴化選育而成。原產於法國南部的圖盧茲市郊區,主要分佈於法國西南部。後傳入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圖盧茲鵝體型大,羽毛豐滿,具有重型鵝的特徵。頭大、喙尖、頸粗,中等長度,體軀呈水平狀態,胸部寬深,腿短而粗。頜下有面板下垂形成的咽袋,腹下有腹皺,咽袋與腹皺均發達。羽毛灰色,著生蓬鬆,頭部灰色,頸背深灰,胸部淺灰,腹部白色。翼部羽深灰色帶淺色鑲邊,尾羽灰白色。喙橘黃色,腿橘紅色。眼深褐色或紅褐色。

  開產日齡為305天。年產蛋30~40枚,平均蛋重170~200g,蛋殼呈乳白色。公鵝性慾較強,母鵝就巢性不強。成年公鵝體重12~14kg,母鵝9~10kg。強制填肥後每隻鵝平均肥肝重可達1.0kg以上,最大肥肝重量可達1.8kg。

  鵝的文化知識

  晉王羲之愛鵝,不管哪裡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鵝走起路來不急不徐;遊起泳來,悠閒自在,王羲之愛鵝,也喜歡養鵝,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從鵝的體態姿勢、行走姿態上和游泳姿勢中,體會出自然就是美的精神以及書法運筆的奧妙,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他認為執筆時食指要像鵝頭那樣昂揚微曲,運筆時則要像鵝掌撥水,方能使精神貫注於筆端。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煉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

  王羲之愛鵝出了名。在他居住的蘭亭,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養鵝,後來乾脆取名“鵝池”。池邊建有碑亭,石碑刻著"鵝池"兩字,字型雄渾,筆力遒勁。人們讚歎不絕。提起這塊石碑,又有一個美妙的傳說。

  傳說有一天,王羲之拿著羊毫毛筆正在寫“鵝池”兩個字。剛寫完“鵝”字 時,忽然朝廷的大臣拿著聖旨來到王羲之的家裡。王羲之只好停下筆來,整衣出去接旨。在一旁看王羲之寫字的王獻之,也是一個有名的書法家,他看見父親只寫好了一個“鵝”,“池”還沒寫,就順手提筆一揮,在後接著寫了一個"池"字。兩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諧,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更是成了千古佳話。

  有關王羲之愛鵝的佳話,另有一則是豪而不舉的傷心事,《晉書·王羲之傳》記:“***羲之***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什麼意思?王羲之聽說有個老太養了一隻善於鳴叫的鵝,想買而不能得手,連忙率了一幫親朋好友趕過去觀賞。孰料那個老太聽說有名的王羲之要上門做客,就把那隻鵝殺了做菜來款待貴客。王羲之見此情景,懊喪嘆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