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項解讀提綱預習法

  同學們你們知道提綱預習法嗎?提綱預習法,就是通過預習,把所學的內容列成不同形式的提綱、提煉概括為有邏輯聯絡的綱要結構,使之脈絡清晰,層次分明。下面我們舉例來解讀提綱預習法。比如,我們學習歷史《秦的統一》這一課時,可以運用提綱預習法這樣預習:

  一、秦滅六國和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1.秦滅六國

  2.中央集權的建立

  二、鞏固統一的措施

  1.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

  2.焚書坑儒

  三、修築長城和開發邊疆

  1.北擊匈奴,築長城

  2.南征越族,鑿靈渠

  通過上述預習法我們可以看到,每一課的預習根據情況都可以先立若干大提綱,然後再列出若干小提綱。用不同的數字符號分出層次,形成一定的層次結構。另外,預習提綱還可以用問題的方式列出。比如,在預習函式時,可以列出提綱:

  目的:能用對映觀點來理解函式概念,掌握函式符號fx的表示方法及意義。

  重點、難點:函式的概念。

  提綱: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函式的定義是什麼?

  2.什麼是函式定義中的定義域、對應法則、值域?

  3.高中函式的定義與初中函式定義有什麼區別與聯絡?

  4.對映與函式的有哪些想同處與不同處?

  5.決定對映與函式的關鍵要素有幾個方面?

  6.對映定義中集合A、B與函式定義中集合A、B的元素有何異同點?

  7.對映與函式之間的有什麼關係?如何用對映的觀點來定義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