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狀物的文章3篇

  狀物文章就是把事物的形狀、顏色、效能等特點,用淺顯的語言文字生動形象地描述出來,藉以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一類記敘文。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寫狀物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寫狀物的文章:鄉村的黃昏

  鄉村的黃昏是秀美、恬靜的。路邊的花呀,草呀,都在徐徐晚風中的撫摸下,安靜的睡了。夜來香卻精神十足地梳妝打扮,準備迎接“黃昏的音樂會”,她們用絢麗的晚霞做胭脂,塗紅嬌美的臉蛋;用金色的陽光做長裙,套上柔韌的腰肢;向小河哥哥要一朵浪花,插在自己五彩的秀髮垂進潺潺的流水裡。靜靜梳洗著。頑皮的小河也不在跳躍,安分地淌著。河裡的睡蓮閉起了眼臉,彎彎的睫毛上掛著水珠兒。河裡的小魚兒都回家去了。想必是他們的爸爸媽媽召喚他們吃飯吧!

  河裡洗衣服的婦女已經洗完了衣服,邊走邊談論著村裡的新鮮事,放羊的小朋友也牽著羊慢慢往家走,口袋裡塞滿了又酸又甜的棗。到地裡幹活的人也不幹了,有的開著拖拉機往家裡駛去,有的抗著農具往家走,個個汗流浹背,衣服都被浸透了。不一會兒,各家各戶的煙囪都冒出了縷縷炊煙,廚房裡響起了鍋碗瓢盆的交響曲,飯菜的香氣飄出了家院,散到街上,飄向遠處。吃過晚飯,一些老人都一個個從家裡出來了,叼著菸袋卷蹲在一起談古論今,說牛郎織女,講論三國、談劉備 這時,一彎新月隱隱約約的掛在夜空中。

  寫狀物的文章:開啟心窗的一雙手

  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和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雨滴滑落地上的聲音,再到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在我的耳中都是動聽的樂音。

  每一次坐在琴前,聽著美妙的樂音從指間流出,我都會感到有一股暖流充斥著全身。儘管這音樂斷斷續續,但每一遍下來,媽媽總會嘖嘖讚歎。

  記得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有一天發現我的記憶力和模仿力很強,一首童謠聽過兩遍立馬就能記住。於是,媽媽帶我去了一家音樂教室。整齊悅耳的琴聲從教室傳來。我好奇的走進去,原來是幾個哥哥姐姐在彈電子琴。媽媽問我想不想學,我點了點頭。

  我學會的第一首曲子是《採荼撲蝶》。以前沒學的時候,我總是雙手放在琴健上,左一下右一下,受陶醉也僅次於電視上鋼琴家彈奏時的動作。現在不同了,讓我著迷的是優美的琴音“1-2-3-4-5-6-7……”,一遍一遍,先單手練,再雙手練,左手在低音區,右手在高音區。

  但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中途也有過放棄的念頭,因為總是這幾個一成不變的音階,使我感到枯燥乏味。電子琴班的其他同學也一樣,一副無精打采的感覺。老師大概看出了我們的心事,把我們叫過去,關上琴,給我們說故事。這讓我們驚詫不已。老師笑著說:“我像你們這麼大時,學東西總也堅持不了,偶然的機會讓我愛上了音樂,於是就下決心練好電子琴,使音樂成為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看看我們,伸出雙手,“我完成了目標,這雙手就是最好的證明”。

  老師的手很粗糙,很多長時間與琴健接觸的地方已磨起了繭子。忽然間,我們明白了老師的用意,都慚愧的埋頭練琴。就是這雙手,讓我懂得了何為堅持。所以我堅持下去,一遍一遍反覆練習。腦海中也時常浮現出這雙大手。我在探索音樂世界的路上,三年過去,我的欣賞水平不僅提高了,而且一首歌聽過幾遍總能彈出幾句。

  付出讓我有了收穫,是音樂,也是那雙手,使我學會了堅持,更磨鍊了我的意志。

  寫狀物的文章:我家的水仙

  半個月前,爸爸媽媽從省城帶回了一份禮物。我高興地開啟一看,原來是一個洋蔥。這可讓我大失所望。“洋蔥”?得知我失望的原因後,爸爸媽媽哭笑不得,“你再仔細瞧瞧”!

  我揉揉眼睛,再一看,不覺紅了臉,原來是個水仙花的球莖啊!只不過形狀顏色近乎相同,所以讓我看錯了。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洋蔥聞起來辣,外面還有一層薄皮兒,水仙的球莖圓潤光滑。如果說洋蔥是個性格直爽大方的假小子,那麼水仙就是個文靜乖巧的小姑娘了。

  媽媽找來一個橢圓形的小花盆注滿水,把水仙球莖放進去,又變戲法似的從身生掏出一把鵝卵石,依次放進花盆壓住球莖的底部。儘管我家不是頭一次種水仙,但看完媽媽這一連串的動作,還是有點不可思議。“這就種好了?”“沒錯,大功告成!”媽媽轉身將水仙放在我的書桌上。

  過了近一週時間,我發現小巧玲瓏的球莖像花瓣一樣微微張開,頂端還冒出了嫩嫩的綠芽,可把我高興壞了!似乎滿屋子都充斥著淡淡的花香,瀰漫著生的欣喜。底部的根鬚如同一條條小蚯蚓。直至如今,又過了一週,嫩芽兒又長高了一大截,和蔥管一般,但頂端卻圓溜溜的,像一個姑娘的手指,更像一片蔥鬱茂密的小樹林。

  媽媽說,再過一些時間,水仙就會開花了。我於是盼望著水仙花的花季,水仙花的樣子我早已記不清了,所以常在腦海中想象水仙花的樣子。但有一點我記得很清楚:水仙花沒有牡丹玫瑰名貴豔麗,卻深受人們喜愛,因為水仙和蘭花一樣,樸素、純潔,總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和美感!

  

寫狀物的文章